一种纳米乳佐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87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学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乳佐剂。所述纳米乳佐剂中含有双功能乳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乳佐剂中使用的既具有乳化能力又能够增强免疫反应的双功能乳化剂,能完全取代吐温80和司盘85等毒副作用较大的乳化剂,对人体更加安全,并且可以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乳佐剂的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好,高效且安全性好。高效且安全性好。高效且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乳佐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乳佐剂。

技术介绍

[0002]佐剂又称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剂,当它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注入机体后,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而其本身无抗原性。近年来,具有良好抗原性及低毒性的新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及核酸类疫苗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新型疫苗通常免疫原性较低,亟需开发高效免疫佐剂配合使用。
[0003]水包油(oil in water,O/W)型纳米乳佐剂能够同时诱导人体免疫系统的Th1型和Th2型应答,其已经被建议用作佐剂组合物。WO 95/17210公开了包含2~10%角鲨烯,2~10%α

生育酚和0.3~3% Tween 80的水包油乳液,以及其单独的或者与QS21和/或3D~MPL组合的用途。WO99/12565公开了包含可代谢油、皂苷和菑醇的水包油乳液组合物,所述水包油乳液还包含3D~MPL。WO99/11241公开了包含可代谢油和皂苷的水包油乳液,其中油和皂苷以1∶1到200∶1之间的比例存在。最具典型的代表是MF59,它是由5%角鲨烯、0.5%聚山梨酯80(吐温80)、0.5%山梨糖醇三油酸酯(司盘85)和94%枸橼酸钠缓冲液(10mM)组成的O/W乳佐剂。其中,角鲨烯是一种人体经胆固醇合成途径合成的可完全代谢的脂类,通过表面活性剂吐温80 和助表面活性剂司盘85在水性缓冲液中高速搅拌至乳状,再经过高压微射流处理,形成稳定的、粒径为160nm左右的乳液体系。MF59首次出现在欧洲一种名为Fluad的许可产品中,该产品是一种针对季节性流感的三价灭活疫苗,可用于65岁以上的成年人,现在已被用于30多个国家的1亿多人。MF59在增强疫苗免疫原性上效果突出,究其原因是其特有的O/W乳液形式,而其各个组分均不能引起相当的佐剂效果。这主要是因为MF59所选用的乳化剂吐温80与司盘85为多元醇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法有效刺激免疫细胞。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当注射剂中的吐温80超过0.2%时,容易造成红疹、溶血和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而MF59中的吐温80为0.5%,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因此,利用同时具有乳化能力和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双功能乳化剂,以开发新型纳米乳佐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乳佐剂。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乳佐剂,所述纳米乳佐剂中含有双功能乳化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乳佐剂,使用了既具有乳化能力又能够增强免疫反应的双功能乳化剂,能完全取代吐温80和司盘85等毒副作用较大的乳化剂,对人体更加安全,并且可以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同时,该佐剂的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好,高效且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07]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六种纳米乳佐剂的外观。
[0008]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六种纳米乳佐剂的粒径分布与TPGS用量的关系。
[0009]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2% TPGS用量的纳米乳佐剂粒径分布。
[0010]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抗pro

03的IgG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变化。
[0011]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IFN

γ水平的变化;图中pool1、pool2、pool 3分别代表pro

03中的三个多肽段。
[0012]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抗pro

03的IgG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变化。
[0013]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IFN

γ水平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纳米乳佐剂,所述纳米乳佐剂中含有双功能乳化剂(所述双功能乳化剂既具有乳化性能又具有佐剂性能)。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乳佐剂还包括油相和水。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相可以为选自花生油、大豆油、椰子油、橄榄油、霍霍巴油、红花油、棉花籽油、葵花籽油、芝麻籽油、玉米油、鱼肝油、鲸油、生育酚、角鲨烯、角鲨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相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1%

50%(w/v,重量体积比,也即油相的重量与整个纳米乳佐剂的体积比值。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各种组分的含量均为重量体积比)。优选地,所述油相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3%

15%,例如3%、5%、7%、9%、11%、13%、15%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3%

7%;5%

11%、7%

13%、9%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相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5%。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可以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8,同时具有能增强免疫反应的功能。
[0020]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为选自含有维生素E琥珀酸酯(即α

生育酚酯结构)的PEG(聚乙二醇)衍生物(简写为TPGS)、含有QS

21结构的PEG衍生物、含有MPL结构的PEG衍生物、以及其它含有免疫刺激分子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EG(聚乙二醇)可以为PEG450、PEG600、PEG750、PEG800、PEG1000、PEG1200等中的至少一种。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TPGS 1000(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0.1%

5%(w/v)。优选地,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1%

4%,例如1%、1.5%、2%、2.5%、3%、3.5%、4%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1%

2.5%;1.5%

3.5%、2%

4%、1%

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2%。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米乳佐剂中还含有缓冲剂。所述缓冲剂可以为选自枸橼酸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Tris缓冲剂、硼酸盐缓冲剂、琥珀酸盐缓冲剂、组氨酸缓冲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乳佐剂中的油相为角鲨烯,
且角鲨烯与双功能乳化剂的重量比是(1

5)∶1,例如1∶1、1.5∶1、2∶1、2.5∶1、3∶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乳佐剂中含有双功能乳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纳米乳佐剂还包括油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相为选自花生油、大豆油、椰子油、橄榄油、霍霍巴油、红花油、棉花籽油、葵花籽油、芝麻籽油、玉米油、鱼肝油、鲸油、生育酚、角鲨烯、角鲨烷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相在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1%

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在所述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0.1%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乳化剂在所述纳米乳佐剂中的含量是1%

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选自含有TPGS、含有QS

21结构的PEG衍生物、含有MPL结构的PEG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PEG为PEG450、PEG600、PEG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全义宋朔尧刘志磊安有才
申请(专利权)人:易慧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