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82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万向轮、拉门、工作台、计算机控制台和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台顶部右端设置滑动装置,通过滑动装置内侧的动力传输装置为齿轮的旋转提供动力,使齿轮配合齿条进行旋转,从而使动力传输装置沿着连接座的滑槽进行滑动,使待检测的零件检测完毕后进行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减少人工的使用,还通过动力传输装置顶部中端设置同步升降装置,通过第二电机配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步带动两组螺纹杆进行旋转,同步带动两组滑块沿着滑杆进行升降到检测仪的正下方,同步对两组滑块的零件放置槽内的待检零件进行检测,提高对待检零件的检测效率。检测效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零件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零件是机器组成的基本要素,实现机器生产职能的执行部分把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传动部分保障机器中各部分协调工作的检测与控制系统构成。
[0003]检测装置用于对刚生产好的产品的质量、品质进行检测,看其是否满足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
[0004]零件在生产过后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零件表面进行检测,人工检测由于人工眼睛疲劳可能会漏掉一些达不到标准的零件,使其投入使用,因此需要使用同检测装置,通过计算机辅助检测装置对零件表面自动检测,减少人工检测的费用和时间,提高零件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0005]现有的检测装置,大都只是单纯的通过升降对检测槽内待检测的零件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还需要人工将其输送到合适的位置对其放置,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大都只是对一个检测槽内的零件进行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四角各连接一组万向轮,所述固定座前端开设两个收纳槽,两组所述固定座前端的收纳槽前端设有拉门,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左端设有计算机控制台,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动装置,所述工作台顶部右端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内嵌入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顶部设有同步升降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工作台顶部右端设有两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中端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内侧顶端设有检测仪,所述连接座内侧中端开设一组滑槽,所述连接座的滑槽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组齿条,所述齿条内嵌入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滑座,两组所述连接座内侧设有滑座,所述滑座背部中端连接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滑座背部与第一传动轴的后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前端贯穿导向杆后与主动锥齿轮进行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前端左右两侧与从动锥齿轮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贯穿导向杆、滑座两侧中端的第二传动轴与对应的连接轴进行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与对应的齿轮进行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箱,所述滑座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
组衔接座,两组所述衔接座顶部中端通过壳体进行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左端连接内部设有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顶部左端后与主动齿轮进行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外侧与从动齿轮进行连接,所述衔接座外侧等距开设三组方槽,所述衔接座外侧中端的方槽内嵌入螺纹杆,所述衔接座外侧前后两端的方槽内各嵌入一组导向杆,两组衔接座中端的螺纹杆分别插入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内,所述衔接座通过外侧的两组导向杆、螺纹杆与滑块进行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宽度小于工作台的宽度,且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滑座的宽度为连接座宽度的三分之一,且滑座的高度小于连接座的高度。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顶部开设有零件放置槽,且所述零件放置槽的长度、宽度均小于检测仪的长度和宽度。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长度等于两组衔接座的长度加上两组衔接座的间距。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顶部右端设置滑动装置,通过滑动装置内侧的动力传输装置为齿轮的旋转提供动力,使齿轮配合齿条进行旋转,从而使动力传输装置沿着连接座的滑槽进行滑动,使待检测的零件检测完毕后进行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减少人工的使用。
[0017]本技术通过动力传输装置顶部中端设置同步升降装置,通过第二电机配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步带动两组螺纹杆进行旋转,同步带动两组滑块沿着滑杆进行升降到检测仪的正下方,同步对两组滑块的零件放置槽内的待检零件进行检测,提高对待检零件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动力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同步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同步升降装置结构内部示意图。
[0024]其中:固定座

1、万向轮

2、拉门

3、工作台

4、计算机控制台

5、检测装置

6、滑动装置

61、动力传输装置

62、同步升降装置

63、连接座

611、衔接块

612、检测仪

613、齿条

614、齿轮

615、滑座

621、第一电机箱

622、第一电机

623、第一传动轴

624、导向杆

625、主动锥齿轮

626、从动锥齿轮

627、第二传动轴

628、连接轴

629、第二电机箱

631、第二电机

632、壳体

633、衔接座

634、主动齿轮

635、从动齿轮

636、螺纹杆

637、滑杆

638、滑块

6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固定
座1、万向轮2、拉门3、工作台4、计算机控制台5和检测装置6;
[0027]其中,固定座1底部四角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组万向轮2,方便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座1前端开设两个收纳槽,用来收纳电机箱、维修工具等,两组固定座1前端的收纳槽前端通过旋转杆连接拉门3,用来遮挡收纳槽内的机箱和维修工具,固定座1顶部通过气体焰焊接工作台4,工作台4顶部左端通过气体焰焊接计算机控制台5,检测装置6包括滑动装置61,工作台4顶部右端焊有滑动装置61,滑动装置61内嵌入动力传输装置62,为滑动装置61进行动力传输,动力传输装置62顶部焊有同步升降装置63。
[0028]请参阅图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底部四角各连接一组万向轮(2),所述固定座(1)前端开设两个收纳槽,两组所述固定座(1)前端的收纳槽前端设有拉门(3),所述固定座(1)顶部设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顶部左端设有计算机控制台(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滑动装置(61)、动力传输装置(62)和同步升降装置(63),所述工作台(4)顶部右端设有滑动装置(61),所述滑动装置(61)内嵌入动力传输装置(62),所述动力传输装置(62)顶部设有同步升降装置(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61)包括连接座(611)、衔接块(612)、检测仪(613)、齿条(614)和齿轮(615),所述工作台(4)顶部右端设有两组连接座(611),所述连接座(611)顶部中端设有衔接块(612),所述衔接块(612)内侧顶端设有检测仪(613),所述连接座(611)内侧中端开设一组滑槽,所述连接座(611)的滑槽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组齿条(614),所述齿条(614)内嵌入齿轮(6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工业零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62)包括滑座(621)、第一电机箱(622)、第一电机(623)、第一传动轴(624)、导向杆(625)、主动锥齿轮(626)、从动锥齿轮(627)、第二传动轴(628)和连接轴(629),两组所述连接座(611)内侧设有滑座(621),所述滑座(621)背部中端连接内部设有第一电机(623)的第一电机箱(622),所述第一电机(623)的输出轴贯穿滑座(621)背部与第一传动轴(624)的后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24)前端贯穿导向杆(625)后与主动锥齿轮(626)进行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626)前端左右两侧与从动锥齿轮(627)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627)的另一端通过贯穿导向杆(625)、滑座(621)两侧中端的第二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秀锦
申请(专利权)人:类聚数据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