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48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步骤2、碳纤维预制体浸渍;步骤3、碳纤维预制体成型;步骤4、一次碳化;步骤5、增密;步骤6、二次碳化;步骤7、产品灰分;步骤8、机加;步骤9、化学气相沉积:对机加后的产品进行化学气相沉积表面涂层处理,温度为1000~1100℃,通入碳源气体和稀释气体,沉积时间为20~60h。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压的方式制备碳碳埚托可以减少生产时间,相较于制作预制体加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碳埚托的方式,模压能够节约30~60%的生产时间,且产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洁,提高机加工的效率。提高机加工的效率。提高机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碳复合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制造上,碳/碳复合材料被工程师们广泛采用。在提拉法制备单晶硅的铸锭炉中,由于硅蒸汽会与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产生腐蚀效果。碳/碳复合材料在使用中,碳纤维起到了阻止硅蒸汽与碳继续反应的作用,因此碳/碳复合材料所制备的热场材料有较大的性能优势。
[0003]目前行业内制作碳碳埚托主要有两种成型方式,一种是使用先制作碳纤维预制体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另外一种是使用原料进行模压得到。
[0004]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洁,能够成型结构复杂的产品,适合大批量生产等。生产成本与预制体加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相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目的是为了降低大批量生产时的成本。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采用2.5D针刺碳毡,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短切纤维网胎、9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和短切纤维网胎四层结构交替叠加,然后在表面穿入针刺纤维束,制得碳纤维预制体;
[0008]步骤2、碳纤维预制体浸渍:在进行碳纤维预制体的浸渍前,先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烘箱中以40~90℃的温度进行保温0.5~2h,再用酚醛树脂先驱体采用温度为40~70℃水浴保温0.5~2h;随后将碳纤维预制体放置在真空浸渍罐中浸渍,并且抽真空0.5~1h,将酚醛树脂溶液抽入碳纤维预制体中,直至酚醛树脂树脂溶液完全浸没碳纤维预制体,继续抽真空0.5~1h,随后进行加压浸渍,使得酚醛树脂先驱体浸渍液进一步填充碳纤维预制体内部的大孔隙,加压浸渍的温度为40~80℃,利用氮气加压至1~3MPa,加压浸渍的时间为1~3h,浸渍制备完毕之后将碳纤维预制体进行烘干,在温度为40~90℃的烘箱中保温12~24h;
[0009]步骤3、碳纤维预制体成型:将碳纤维预制体装填至模具中,压制成型;采用阶梯加压从0~30MPa对模具进行加压,采用阶梯方式对模具升温140~200℃,达到工艺温度后保温3~5h,自然冷却开模;
[0010]步骤4、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的产品进行高温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保温筒放置于碳化炉内,通入惰性气体,采用阶梯升温方式升温至800~1000℃并保温3~5h,随炉冷却取出;
[0011]步骤5、增密:将一次碳化后产品放入树脂浸渍炉,树脂液没过产品,在2~3MPa下
加压对产品进行增密;
[0012]步骤6、二次碳化:将浸渍增密后产品进行二次碳化,重复步骤4的碳化过程;
[0013]步骤7、产品灰分:将二次碳化后产品放置于高温炉内,采用阶梯升温至1800℃~2100℃,并保温4h,通过高温析出产品灰分;
[0014]步骤8、机加:根据最终产品尺寸,机加工得到最终产品;
[0015]步骤9、化学气相沉积:对机加后的产品进行化学气相沉积表面涂层处理,温度为1000~1100℃,通入碳源气体和稀释气体,沉积时间为20~60h。
[0016]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碳纤维预制体成型后,形成准3D网络结构,其密度为0.3~0.6g/cm3。
[0017]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两次烘箱中的温度均为50~80℃,酚醛树脂先驱体水浴保温的温度为50

60,加压浸渍的温度为50~70℃。
[0018]优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通入的惰性气体为氮气。
[0019]优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阶梯升温的温度为850~950℃。
[002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7中,阶梯升温的温度为1900~2000℃。
[002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9中,化学气相沉积处理时的温度为1050℃,沉积时间为40h。
[0022]优选地,在所述步骤9中,所述碳源气体为天然气、丙烷或丙烯中的一种。
[0023]优选地,在所述步骤9中,所述稀释气体为氢气或氮气。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压的方式制备碳碳埚托可以减少生产时间,相较于制作预制体加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碳埚托的方式,模压能够节约30~60%的生产时间,且产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洁,提高机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采用2.5D针刺碳毡,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短切纤维网胎、9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和短切纤维网胎四层结构交替叠加,然后在表面穿入针刺纤维束,制得碳纤维预制体;形成准3D网络结构,其密度为0.3g/cm3,提高了碳纤维预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0031]步骤2、碳纤维预制体浸渍:在进行碳纤维预制体的浸渍前,先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烘箱中以40℃的温度进行保温2h,再用酚醛树脂先驱体采用温度为40℃水浴保温2h;随后将碳纤维预制体放置在真空浸渍罐中浸渍,并且抽真空1h,将酚醛树脂溶液抽入碳纤维预制体中,直至酚醛树脂树脂溶液完全浸没碳纤维预制体,继续抽真空1h,随后进行加压浸
渍,使得酚醛树脂先驱体浸渍液进一步填充碳纤维预制体内部的大孔隙,加压浸渍的温度为40℃,利用氮气加压至3MPa,加压浸渍的时间为3h,浸渍制备完毕之后将碳纤维预制体进行烘干,在温度为40℃的烘箱中保温12h;
[0032]步骤3、碳纤维预制体成型:将碳纤维预制体装填至模具(如图1所示)中,压制成型;采用阶梯加压从0~30MPa对模具进行加压,采用阶梯方式对模具升温140~200℃,达到工艺温度后保温5h,自然冷却开模;
[0033]步骤4、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的产品进行高温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保温筒放置于碳化炉内,通入氮气,采用阶梯升温方式升温至800~1000℃并保温5h,随炉冷却取出;
[0034]步骤5、增密:将一次碳化后产品放入树脂浸渍炉,树脂液没过产品,在3MPa下加压对产品进行增密;
[0035]步骤6、二次碳化:将浸渍增密后产品进行二次碳化,重复步骤4的碳化过程;
[0036]步骤7、产品灰分:将二次碳化后产品放置于高温炉内,采用阶梯升温至1800℃~2100℃,并保温4h,通过高温析出产品灰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碳埚托的模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采用2.5D针刺碳毡,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短切纤维网胎、90
°
方向碳纤维无纺布和短切纤维网胎四层结构交替叠加,然后在表面穿入针刺纤维束,制得碳纤维预制体;步骤2、碳纤维预制体浸渍:在进行碳纤维预制体的浸渍前,先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烘箱中以40~90℃的温度进行保温0.5~2h,再用酚醛树脂先驱体采用温度为40~70℃水浴保温0.5~2h;随后将碳纤维预制体放置在真空浸渍罐中浸渍,并且抽真空0.5~1h,将酚醛树脂溶液抽入碳纤维预制体中,直至酚醛树脂树脂溶液完全浸没碳纤维预制体,继续抽真空0.5~1h,随后进行加压浸渍,使得酚醛树脂先驱体浸渍液进一步填充碳纤维预制体内部的大孔隙,加压浸渍的温度为40~80℃,利用氮气加压至1~3MPa,加压浸渍的时间为1~3h,浸渍制备完毕之后将碳纤维预制体进行烘干,在温度为40~90℃的烘箱中保温12~24h;步骤3、碳纤维预制体成型:将碳纤维预制体装填至模具中,压制成型;采用阶梯加压从0~30MPa对模具进行加压,采用阶梯方式对模具升温140~200℃,达到工艺温度后保温3~5h,自然冷却开模;步骤4、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的产品进行高温一次碳化,将压制成型保温筒放置于碳化炉内,通入惰性气体,采用阶梯升温方式升温至800~1000℃并保温3~5h,随炉冷却取出;步骤5、增密:将一次碳化后产品放入树脂浸渍炉,树脂液没过产品,在2~3MPa下加压对产品进行增密;步骤6、二次碳化:将浸渍增密后产品进行二次碳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志何留阳范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