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及实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40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包括中转塔和伸缩臂,所述中转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立柱,旋转立柱的顶端向上延伸出中转塔的顶部,伸缩臂的一端与旋转立柱固定安装,伸缩臂的另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漂浮气球和喷嘴,中转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输入腔、输出腔和混药腔,输入腔内设置有驱动旋转立柱转动的动力机构。本申请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多个中转塔按照一定间距布置,并通过水管串联,在供水过程,伸缩臂做圆周转动和伸缩运动,使喷嘴按照涡旋线的路径运动,对农作物进行喷药,无需其他动力驱动,适合户外田地使用,对虫害区域进行全覆盖喷药杀虫,覆盖面广,设备简单、可靠,成本投入少,适用广泛推广应用。适用广泛推广应用。适用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及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虫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了极大危害,不但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对作物产量和数量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对农业发展而言,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采用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39349.6,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无人侦察机侦查农作物受灾情况,无人侦察机携带高清摄像头对农作物进行拍摄,农户可从显示器上看到农作物受灾的实施情况;中央处理器对高清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进行处理,并通过图形处理模块处理出农作物的分布图及病虫害的分布图,通过显示器显示农作物的受灾情况;步骤二,农户根据步骤一中侦查的农作物受灾情况分布图,利用喷药无人机对农作物受灾区域喷洒农药,本方法能够实现对农作物受灾情况的定期准确监控,从而有利于农户对农作物受灾情况的准确判断,并且配合喷药无人机可实现对农作物的定点定量喷药,从而避免农药污染。
[0004]农作物种植面积广,病虫害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现局部受虫害,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全覆盖喷药杀虫,上述方案硬件设施要求高,受很多环境因素影响和约束,且覆盖面积有限,无法满足大面积喷药杀虫的需求,成本高,推广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及实施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包括中转塔和伸缩臂,所述中转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立柱,旋转立柱的顶端向上延伸出中转塔的顶部,伸缩臂的一端与旋转立柱固定安装,伸缩臂的另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漂浮气球和喷嘴;
[0008]中转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输入腔、输出腔和混药腔,输入腔内设置有驱动旋转立柱转动的动力机构,中转塔的四周分别安装有导入管、导出管和药剂瓶,通过导入管输送有压水源,该水源由输入腔进入输出腔,一部分水源由输出腔进入导出管排出,另一部分水源由输出腔进入混药腔,药剂瓶内的药液通过泵药机构泵入混药腔内,水源与药液混合后,输送至喷嘴排出;
[0009]伸缩臂内设置有牵引绳索,中转塔上转动连接有绕绳辊,且绕绳辊与中转塔的上表面卡接固定,牵引绳索的端部固定绕卷在绕绳辊的表面,当伸缩臂圆周运动过程中,牵引绳索盘卷在绕绳辊的表面,牵引绳索的长度变短,使伸缩臂的长度随之缩短。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臂包括多个单元臂板,各个单元臂板相互转动连接,且在连接处
设置有扭簧,使相邻单元臂板之间具有弹性,保证所述伸缩臂可自动伸直,单元臂板内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牵引绳索穿过限位环,牵引绳索远离绕绳辊的一端,与伸缩臂的末端固定在一起。
[0011]优选地,所述伸缩臂的下侧安装有导流水管,导流水管的一端与喷嘴的进水口连接,导流水管的另一端与旋转立柱的顶端连接,旋转立柱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通过该贯穿孔,使导流水管与混药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叶轮,叶轮转动安装在输入腔内,叶轮的旋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旋转立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0013]优选地,所述泵吸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塔内的泵送腔,泵送腔内滑动连接有磁吸塞,磁吸塞的端固定安装有拉簧,泵送腔的四周包裹有励磁线圈,泵送腔与混药腔之间,以及泵送腔与药剂瓶之间均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输入腔的四周嵌设有发电线圈,且所述叶轮的外围嵌设有多个永磁铁。
[0014]优选地,所述输出腔和混药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安装有单向阀门。
[0015]优选地,所述绕绳辊转动套装在旋转立柱的表面,绕绳辊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销,中转塔的上表面底斜面定位槽,所述伸缩销可卡入所述底斜面定位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倾斜导向槽,伸缩销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可沿倾斜导向槽往复滑动。
[0016]优选地,所述伸缩臂远离中转塔的一端安装有磁吸块,所述伸缩销与所述磁吸块磁吸吸附。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申请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多个中转塔按照一定间距布置,并通过水管串联,在供水过程,伸缩臂做圆周转动和伸缩运动,使喷嘴按照涡旋线的路径运动,对农作物进行喷药,无需其他动力驱动,适合户外田地使用,对虫害区域进行全覆盖喷药杀虫,覆盖面广,设备简单、可靠,成本投入少,适用广泛推广应用。
[0019]2、本申请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不仅能够用于喷药,还可用于浇灌,通过叶轮的驱动带动伸缩臂运转,导入管的流量与伸缩臂的运动呈正相关关系,使施药和浇淋更加均匀,防止局部施药过重,造成作物农药污染严重,以及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0020]3、本申请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通过设置磁吸塞的往复移动,使泵送腔抽吸药剂瓶内的药液,泵送至混药腔内,此过程,叶轮的转速与磁吸塞的往复频率呈正相关关系,达到联动添药的效果,该中转塔临时混药的设计,一是,能够针对不同病虫害进行不同区域的差异化施药,二是,伸缩臂受阻、故障等原因,停止转动,可以联动泵药的动作停止,避免药物浪费和污染,安全更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中转塔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中转塔、2伸缩臂、3旋转立柱、4漂浮气球、5喷嘴、6输入腔、7输出腔、8混药腔、9导入管、10导出管、11药剂瓶、12牵引绳索、13绕绳辊、14限位环、15导流水管、16叶轮、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泵送腔、20磁吸塞、21励磁线圈、22单向流通管、23发电线圈、24永磁铁、25单向阀门、26伸缩销、27底斜面定位槽、28倾斜导向槽、29导向块、30磁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参照图1

5,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包括中转塔1和伸缩臂2,中转塔1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立柱3,旋转立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包括中转塔(1)和伸缩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塔(1)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立柱(3),旋转立柱(3)的顶端向上延伸出中转塔(1)的顶部,伸缩臂(2)的一端与旋转立柱(3)固定安装,伸缩臂(2)的另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漂浮气球(4)和喷嘴(5);中转塔(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输入腔(6)、输出腔(7)和混药腔(8),输入腔(6)内设置有驱动旋转立柱(3)转动的动力机构,中转塔(1)的四周分别安装有导入管(9)、导出管(10)和药剂瓶(11),通过导入管(9)输送有压水源,该水源由输入腔(6)进入输出腔(7),一部分水源由输出腔(7)进入导出管(10)排出,另一部分水源由输出腔(7)进入混药腔(8),药剂瓶(11)内的药液通过泵药机构泵入混药腔(8)内,水源与药液混合后,输送至喷嘴(5)排出;伸缩臂(2)内设置有牵引绳索(12),中转塔(1)上转动连接有绕绳辊(13),且绕绳辊(13)与中转塔(1)的上表面卡接固定,牵引绳索(12)的端部固定绕卷在绕绳辊(13)的表面,当伸缩臂(2)圆周运动过程中,牵引绳索(12)盘卷在绕绳辊(13)的表面,牵引绳索(12)的长度变短,使伸缩臂(2)的长度随之缩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2)包括多个单元臂板,各个单元臂板相互转动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扭簧,使相邻单元臂板之间具有弹性,保证所述伸缩臂(2)可自动伸直,单元臂板内转动连接有限位环(14),所述牵引绳索(12)穿过限位环(14),牵引绳索(12)远离绕绳辊(13)的一端,与伸缩臂(2)的末端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2)的下侧安装有导流水管(15),导流水管(15)的一端与喷嘴(5)的进水口连接,导流水管(15)的另一端与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荆瑞俊付嵘贺晓红赵学楠肖雅萍赵志国马瑞燕张泂然张武云李卫伟郝丽萍李宪伟李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