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39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及使用该系统进行清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开设有出气口,第二腔室开设有进气口,其中还包含有:过滤单元,其含尘气体入口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洁净气体出口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阻尼挡板,包含有:分布板,分布板围绕过滤单元设置;阻尼挡片,阻尼挡片固定设置在分布板上,用于阻隔粉尘颗粒附着于所述过滤单元;喷吹系统,包括:脉冲管路,用于对过滤单元进行双脉冲喷吹;喷吹管路,一端设置有与过滤单元的洁净气体出口对应的喷吹口,另一端与脉冲管路相连。通过设置双脉冲管路及阻尼挡片,减少反吹清灰过程中的粉尘颗粒回流,提升了滤管再生的效率。提升了滤管再生的效率。提升了滤管再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尘气体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通过脉冲反吹进行过滤器清灰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气化、石油催化裂化、生物质气化、垃圾焚烧及冶金等行业中,常产生高温含尘气体,为了满足工艺过程要求及相关环保排放标准,均需要对上述工艺过程的产生的含尘气体进行高温净化除尘。
[0003]工业除尘多采用试管型过滤管来实现,除尘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含尘气体的过滤和过滤管的再生两个阶段。通过施加与过滤方向相反的脉冲反吹气流对过滤管进行反吹,使粉尘层脱落进入灰斗从而实现滤管的再生。
[0004]但是,通过脉冲反吹对过滤管进行再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脉冲反吹过程的负压回吸阶段,部分细小粉尘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重新附着到过滤管表面,对过滤管再生是不利的,降低了过滤管清灰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包括:
[0007]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开设有出气口,其中还包含有:
[0008]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含尘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过滤单元的洁净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0009]阻尼挡板,包含有:
[0010]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围绕所述过滤单元设置;
[0011]阻尼挡片,所述阻尼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分布板上,用于阻隔粉尘颗粒附着于所述过滤单元;
[0012]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包括:
[0013]脉冲管路,用于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双脉冲喷吹;
[0014]喷吹管路,一端设置有喷吹口,所述喷吹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洁净气体出口对应,另一端与所述脉冲管路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管,每一个所述过滤管的洁净气体出口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喷吹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脉冲管路包含有脉冲控制仪,所述脉冲控制仪用于控制所述脉冲管路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双脉冲喷吹。
[0017]进一步的,所述脉冲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含有:
[0018]第一储气装置;
[0019]第一脉冲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气装置;
[0020]所述第二管路,包含有:
[0021]第二储气装置;
[0022]第二脉冲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
[0023]所述脉冲控制仪,分别与所述第一脉冲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脉冲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脉冲控制阀的开启和/或关闭。
[0024]进一步的,所述分布板的自由端在延伸至与所述过滤器底部平齐后,呈渐缩状。
[0025]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阻尼挡片固定端之间的间距为2cm

4cm。
[0026]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片与所述分布板自由端方向的夹角为30度

60度。
[0027]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片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或锯齿形。
[002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系统进行清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9]开启所述脉冲管路,通过所述喷吹口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喷吹清灰;
[0030]关闭所述脉冲管路,停顿第二预设时间;
[0031]开启所述脉冲管路,通过所述喷吹口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第三预设时间的喷吹清灰;
[0032]关闭所述脉冲管路,停顿第四预设时间;以及
[003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过滤单元上粉尘残留低于预设标准。
[00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喷吹清灰的压力是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喷吹清灰的压力的2

5倍。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通过设置双脉冲回路,在滤管再生阶段根据预设脉冲周期及喷吹压力对过滤管上的粉尘进行反吹,降低了单脉冲反吹过程中负压回吸导致的粉尘在过滤单元表面的二次沉积,并且,通过在过滤单元设置阻尼挡板,还能够进一步地减少负压回吸时过滤单元表面附着的粉尘,最终提高过滤单元滤管清灰再生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阻尼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灰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004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开设有进气口14,第二腔室12开设有出气口13,其中还包含有:过滤单元15,过滤单元15的含尘气体入口151设置在第一腔室11内,过滤单元15的洁净气体出口152设置在第二腔室12内;阻尼挡板16,包含有:分布板161,分布板161围绕所述过滤单元15设置;阻尼挡片162,阻尼挡162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分布板161上,阻隔粉尘颗粒附着于所述过滤单元15;
[0045]喷吹系统,喷吹系统包括:脉冲管路21,用于对所述过滤单元15进行双脉冲喷吹;喷吹管路22,一端设置有喷吹口221,喷吹口221与过滤单元15的洁净气体出口152对应,另一端与脉冲管路21相连。
[004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由过滤器10和喷吹系统两部分组成。
[0047]过滤单元10内部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通过过滤单元15联通。
[0048]以图1为例,过滤器内部设置有隔板17,隔板17将过滤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并且,隔板17上设有插孔,过滤单元15穿过该插孔,联通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0049]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过滤器过滤的含尘气体多为煤气化、石油催化裂化、生物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开设有出气口,其中还包含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含尘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过滤单元的洁净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阻尼挡板,包含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围绕所述过滤单元设置;阻尼挡片,所述阻尼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分布板上,用于阻隔粉尘颗粒附着于所述过滤单元;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包括:脉冲管路,用于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双脉冲喷吹;喷吹管路,一端设置有喷吹口,所述喷吹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洁净气体出口对应,另一端与所述脉冲管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管,每一个所述过滤管的洁净气体出口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喷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管路包含有脉冲控制仪,所述脉冲控制仪用于控制所述脉冲管路对所述过滤单元进行双脉冲喷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尘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含有:第一储气装置;第一脉冲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气装置;所述第二管路,包含有:第二储气装置;第二脉冲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所述脉冲控制仪,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忠礼邵长鑫陈锋常程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