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93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调湿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防水透气层、功能调湿层和背胶层;所述功能调湿层的外侧被防水透气层完全包裹;所述背胶层设于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所述功能调湿层是浸泡有功能液体的木纤维固化后制成;所述功能液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三聚氰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湿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频高速5G通信技术时代已经到来。5G基站是实现5G通讯的必备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电路板等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部分设备关闭,设备内外会产生较大温差,从而在冷热交换界面空气中的水汽常会通过液态水的形式析出,出现凝露的现象;当液态水与设备内部的灰尘混合后,会产生相应的导电通道,造成电源短路、电子元器件失效等故障,更严重者会造成火灾、炸机等严重事故。因此,有必要对5G基站机柜内腔进行调湿防凝露处理。
[0003]现有的防凝露调湿方式通常多采用冷凝除湿机或者加热设备进行除湿处理,一方面这种除湿方式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够工作,即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增大了5G基站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其整体结构体积较大,无法整合在一起并设置在5G基站机柜箱体内,进而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不能够对5G基站机柜箱体实现快速高效节能安全的防凝露调湿处理效果。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CN112248598B公开了一种防凝露调湿片,由反渗透层、保水层和吸水层组成,其中,所述吸水层内嵌于所述保水层中,所述保水层的外侧被所述反渗透层完全包裹;所述保水层设置有大小均匀的细孔;所述反渗透层由基膜层和涂覆在所述基膜层表面的选择层组成。该专利技术替代了现有主要以冷凝除湿机或者加热器进行抽湿或外接热源的“需动力”防凝露除湿方式,利用材料对水分子的“双向”调节功能,对电力设备箱体内部进行“自动”调湿,然而该类材料长期使用的耐候性和防渗水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凝露调湿效果好,耐候性佳,防渗水性优,使用寿命长的防凝露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于连续规模化生产。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是由防水透气层、功能调湿层和背胶层组成;所述功能调湿层的外侧被防水透气层完全包裹;所述背胶层设于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所述功能调湿层是浸泡有功能液体的木纤维固化后制成;所述功能液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三聚氰胺3

5份、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40

50份、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4

8份、偶联剂2

4份、无机填料10

20份、发泡剂8

10份、引发剂1

2份、溶剂60

80份。
[0007]较佳的,所述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来源无特殊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是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CN105218778B中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
[0008]较佳的,所述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的来源无特殊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是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CN106008755B中实施例5的方法制成。
[0009]较佳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0010]较佳的,所述无机填料为海泡石、硅藻土、沸石粉、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
[0011]较佳的,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1000

1500目。
[0012]较佳的,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按质量比(2

4):1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0013]较佳的,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引发剂VA

044。
[0014]较佳的,所述溶剂为水。
[0015]较佳的,所述防水透气层的厚度为0.05

0.3mm;所述功能调湿层由1

5层浸泡有功能液体的木纤维固化后制成,所述浸泡有功能液体的木纤维固化后厚度为1

3mm。
[0016]较佳的,所述防凝露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功能液体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均匀;步骤S2、将木纤维浸泡于步骤S1的混合物中5

20s后、进烘道在80

100℃下固化15

30min,烘干至恒重,收卷;最后采用激光切割成切片;步骤S3、采用全自动背封机将切片填充进由防水透气层形成的包装袋内,进行封装;步骤S4、撕去背胶层一面的离型纸,贴附在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
[00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凝露调湿材料,是由防水透气层、功能调湿层和背胶层组成;所述功能调湿层的外侧被防水透气层完全包裹;所述背胶层设于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各层材质的合理选取,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作用,能赋予材料防凝露调湿效果好,耐候性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同时使材料很容易粘贴在电力设备内部,可对其内部的湿气进行调湿处理,防止设备内部出现凝露的现象,而且功能调湿层的外侧被防水透气层完全包裹,可有效防止调湿材料因空气湿度过大,吸水量过多而发生渗水的弊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5G基站机柜使用。
[0018](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凝露调湿材料,所述功能液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三聚氰胺3

5份、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40

50份、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4

8份、偶联剂2

4份、无机填料10

20份、发泡剂8

10份、引发剂1

2份、溶剂60

80份;各原料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能改善防凝露调湿性能,结合了环糊精、多孔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调湿材料等调湿材料的优点;其中各原料的互溶性较好,木纤维在功能液体的浸泡下,各组分通过“毛细作用”渗透在木纤维里,在后续的热固化过程中,三聚氰胺上的氨基能与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上的环氧基发生环氧开环反应;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能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共聚反应,形成多重互穿网络结构,将各调湿功能组分牢固的固定在木纤维里,有效改善了现有防凝露调湿材料的防凝露调湿性能,提高了性能稳定性,赋予了材料优异的耐候性,有效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引入三聚氰胺、聚氨酯、环糊精季铵盐结构,在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等多重作用下,能进一步改善防凝露效果和耐候性。
[0019](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凝露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于连续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防水透气层、功能调湿层和背胶层组成;所述功能调湿层的外侧被防水透气层完全包裹;所述背胶层设于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所述功能调湿层是浸泡有功能液体的木纤维固化后制成;所述功能液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三聚氰胺3

5份、端环氧基水性聚氨酯树脂40

50份、反应型β

环糊精季铵盐4

8份、偶联剂2

4份、无机填料10

20份、发泡剂8

10份、引发剂1

2份、溶剂60

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海泡石、硅藻土、沸石粉、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1000

15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凯施晓丽庞佩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葆润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