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的赋予新鲜度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85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加香组合物中添加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加香组合物的已加香组合物,以及包含所述已加香组合物的已加香消费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的用途。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善的赋予新鲜度的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freshnes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加香组合物中添加至少一种香料前体(pro

perfume)化合物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加香成分的已加香组合物,以及包含所述已加香组合物的已加香消费品。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香料(perfume,日化香精)工业对能够延长和增强加香组合物的加香效果的添加剂特别感兴趣。嗅觉清新的已加香组合物对于各种应用,例如精细或功能性香料或化妆品制剂都是合乎需要的。特别是在织物洗涤和软化领域,一直需要改善加香成分的效果,因为它们更有效并且感觉清新,特别是在洗涤、软化和干燥后的较长时间段内。在此方面,特别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并改善对衣物的清新度的感知,因为织物洗涤产品或织物柔软剂的用户认为此方面特别重要。
[0003]众所周知,许多特别适合此类应用的活性物质在衣物上缺乏持久性(tenacity),或者在漂洗时不会留在衣物上,因此它们的加香效果和衣物的清新度只能短暂地而不是非常强烈地被体验到。鉴于这种类型的应用在香料工业中的重要性,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在持续,特别是为了寻找新的、更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0004]现已令人惊奇地发现,通过将香料前体化合物添加到加香组合物中,可以改善所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特别地,令人惊奇地发现,通过添加香料前体化合物,可以增强并延长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
附图说明
[0005]图1.用包含3

(十二烷基硫代)
‑1‑
(2,6,6

三甲基环己
‑3‑

‑1‑
基)丁
‑1‑
酮(D)或δ

大马酮的织物柔软剂配方处理后毛巾香味强度的对比感官评估。
[0006]图2.用包含4

(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丁
‑2‑
酮和4

mbo(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1‑

‑1‑
基)丁
‑2‑
酮(I)或香堇酮(Ionone,紫罗兰酮)的混合物的织物柔软剂配方处理后毛巾香味强度的对比感官评估。
[0007]图3.用包含3

(十二烷基硫代)
‑1‑
(2,6,6

三甲基环己
‑3‑

‑1‑
基)丁
‑1‑
酮(D)或δ

大马酮的织物柔软剂配方处理后毛巾清新度的对比感官评估。
[0008]图4.用包含4

(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丁
‑2‑
酮和4

(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1‑

‑1‑
基)丁
‑2‑
酮(I)或香堇酮的混合物的织物柔软剂配方处理后毛巾清新度的对比感官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嗅觉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控制挥发性芳香剂(fragrance,香氛)化合物的释
放曲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香氛配方的影响,并丰富其使用时的感官体验。将香料前体化合物添加到加香组合物中可以增加加香组合物中高挥发性香料原料(PRM)的释放曲线的控制和持久性的维度,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人惊讶地改善了的清新度或香味强度感知。
[0010]本专利技术涉及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或已加香消费品的清新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组合物或已加香消费品中添加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的步骤。
[0011]另一形态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或已加香消费品的香味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组合物或已加香消费品中添加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的步骤。
[0012]“加香组合物”应理解为能够赋予享乐效果的组合物。换句话说,要被认为是加香组合物,该组合物必须被香料业领域的技术人员认可为能够以主动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赋予或改变嗅觉感知,而不仅仅是赋予气味。
[0013]被称为“清新度”的气味描述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气味清新度代表香料香气感知空间中的一个潜在维度。通常,清新的气味可以在前调中找到,前调是在嗅闻香氛时首先感觉到的,而那些与清新最不相似的气味则则在基调中遇到,例如东方香(oriental)、粉香和动物香香气。
[0014]被称为“香味强度”的气味描述符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香味强度描述了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主要调和物(accord)或数种调和物,特别是所有调和物,即加香组合物的最突出调和物或数种调和物,特别是所有调和物的香味强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将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添加到加香组合物中。
[0016]香料前体(pro

perfume)或芳香剂前体(pro

fragrance)是这样一种化合物,它能够在外部影响下以延长PRM(香料原料)的加香效果的方式释放一种、两种或最多三种香料化合物,也称为PRM。因此,香料原料通过香料前体化合物的(化学)裂解从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
[0017]导致香料前体化合物裂解的外部影响可以是“光”。通过“光”,是指任何形式的电磁辐射,不限于任何特定波长。从这种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PRM通常在较低波长(较高能量输入)下更有效。
[0018]某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的裂解也可能由空气/氧气触发。因此,PRM可以在空气(环境空气)或氧气存在下通过氧化从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
[0019]此外,PRM可能会因热量而从某种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通过“热量”,是指由升高的温度引起的任何能量输入。
[0020]此外,PRM可能会因湿气而从某种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这样的香料前体化合物可以显示出对水引发的裂解敏感的化学键并且因此可以在水的存在下被裂解。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的pH值可能会引发和/或支持裂解。
[0021]此外,PRM可能会在暴露于酶时从某种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这样的香料前体化合物可以显示出可以在酶存在下有效裂解的化学键。
[0022]在某些情况下,PRM可能会从某种香料前体化合物中释放出来,不仅基于一种类型
的释放机制,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给予、改善、增强或修饰加香组合物的清新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加香组合物中添加至少一种香料前体化合物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香料前体化合物是下式(I)的化合物:其中:a)w代表1至10000的整数;b)n代表1或0;c)m代表1至6的整数;d)P代表氢原子或易于产生有气味的α,β

不饱和酮、醛或羧酸酯的基团,并且由下式(II)表示:其中波浪线指示所述P与X之间的键的位置;R1代表氢原子、C1至C6烷氧基或C1至C
15
直链、环状或支链的烷基、烯基或链二烯基,可能取代有C1至C4烷基;并且R2、R3和R4代表氢原子、芳环或C1至C
15
直链、环状或支链的烷基、烯基或链二烯基,可能取代有C1至C4烷基;或者R1至R4基团中的两个或三个键合在一起形成具有5至20个碳原子并且包括与所述R1、R2、R3或R4基团键合的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该环可能取代有C1至C8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基或烯基;并且条件是至少一个P基团满足如上所定义的式(II);e)X代表从由式i)至xiv)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官能团:式中,波浪线如前所定义,粗线指示所述X与G之间的键的位置,并且R5代表氢原子、C1至
C
22
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或芳基,可能取代有C1至C6烷基或烷氧基或卤素原子;并且条件是当P代表氢原子时X可能不存在;f)G代表衍生自具有1至22个碳原子的环状、直链、脂环或支链烷基,环状、直链、脂环或支链烯基,苯基,烷基苯基或烯基苯基烃基团的多价基团(具有m+1价),所述烃基团可能有取代基并含有1至10个从由卤素、醇、醚、酯、酮、醛、羧酸、硫醇、硫醚、胺、季胺和酰胺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官能团;并且g)Q代表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w=1且n=1),或代表从由聚(烷基亚胺)、肽(例如赖氨酸)或选自纤维素、环糊精和淀粉的多糖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阳离子季铵化硅聚合物,或衍生自从由式A

1)、A

2)、A

3)、B

1)、B

2)、C

1)、C

2)、和C

3)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或无规共聚物:其中阴影线指示所述单体单元与G之间的键的位置;Y代表氧或硫原子或NR7基团;o、p、q、r、s、t、u和v都彼此独立地代表0至1之间的分数,其中o+p+q=1,r+s=1且t+u+v=1,并且条件是o或p,以及r和t不等于0;R6代表氢原子或来自天然或非天然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苏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的侧链;R7同时或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C1‑
C
16
烃基;R8同时或彼此独立地代表:

氢或卤原子;

C1‑
C6烃基,其可选地包含1至4个从由氧和硫原子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杂原子;

式COOR*的羧基,其中R*代表氢原子、可选地包含1至30个氧原子的C1‑
C
60
烷基或烯基;

OR7基团或COR7基团;或者

吡咯烷酮单元,由氮原子连接;并且M代表氢原子、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的香料前体化合物是下式的化
合物: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其中R代表C1‑
C
20
烷基或烯基,优选C6‑
C
15
烷基或烯基,更优选C
12
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的香料前体化合物为3

(十二烷基硫代)
‑1‑
(2,6,6

三甲基环己
‑3‑

‑1‑
基)丁
‑1‑
酮、4

(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1‑

‑1‑
基)丁
‑2‑
酮、4

(十二烷基硫代)
‑4‑
(2,6,6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丁
‑2‑
酮,或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加香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赋予果香和/或木香和/或清新和/或花香和/或青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优选地,该加香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赋予果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至少一种赋予木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至少一种赋予清新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和至少一种赋予花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种赋予果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是从由A组、B组、C组、D组化合物或它们的任何混合物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其中:

A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2

甲基丁氧基)乙酸烯丙酯、(3

甲基丁氧基)乙酸烯丙酯、(环己基氧基)乙酸烯丙酯、1

(5,5

二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4‑
戊烯
‑1‑
酮、1

(3,3

二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4‑
戊烯
‑1‑
酮、1

(5

乙基
‑5‑
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4‑
戊烯
‑1‑
酮、1

[(1RS,2SR,4SR)

二环[2.2.1]庚
‑2‑
基]
‑5‑
己烯
‑2‑
酮、1

(螺[4.5]癸
‑7‑

‑7‑
基)戊
‑4‑

‑1‑
酮、2

环己基

1,6

庚二烯
‑3‑
酮、1,4

环己烷二甲酸二乙酯、2,2

二甲基丙酸(

)

(2S)
‑1‑
氧代
‑1‑
(2

丙烷基氧基)
‑2‑
丙烷基酯、(+/

)

3,7

二甲基

1,6

辛二烯
‑3‑
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B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乙酸苄酯、丙酸苄酯、4

苯基
‑2‑
丁酮、乙酸环己酯、乙酸3

甲基
‑2‑
丁烯
‑1‑
基酯,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C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5

庚基二氢

2(3H)

呋喃酮、6

己基四氢

(2H)

吡喃
‑2‑
酮、2,2,5

三甲基
‑5‑
戊基环戊酮、4

癸内酯、(1'R)
‑2‑
[2

(4'

甲基

3'

环己烯

1'

基)丙基]环戊酮、2

(5

己烯
‑1‑
基)环戊酮,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D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乙酸三环[5.2.1.0
2,6
]癸
‑3‑

‑8‑
基酯、乙酸三环[5.2.1.0
2,6
]癸
‑4‑

‑8‑
基酯、丙酸三环[5.2.1.0
2,6
]癸
‑3‑

‑8‑
基酯、丙酸
三环[5.2.1.0
2,6
]癸
‑4‑

‑8‑
基酯、2

甲基丙酸(1R/S,2R/S,6R/S,7R/S,8S/R)

三环[5.2.1.0
2,6
]癸
‑3‑

‑8‑
基酯、2

甲基丙酸(1R/S,2R/S,6R/S,7R/S,8S/R)

三环[5.2.1.0
2,6
]癸
‑4‑

‑8‑
基酯,或它们的任意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种赋予木香气味香调的加香成分是从由E组、F组、G组、H组化合物或它们的任何混合物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其中:

E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乙酸4

(2

甲基
‑2‑
丙烷基)环己酯、1

(八氢

2,3,8,8

四甲基
‑2‑
萘基)
‑1‑
乙酮、4

(2

甲基
‑2‑
丙烷基)环己醇、广藿香油、2

乙基己酸(+/

)

甲酯、1

[(1RS,2RS)

1,2,8,8

四甲基

1,2,3,4,5,6,7,8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1

((2RS,3RS)

2,3,8,8

四甲基

1,2,3,4,5,6,7,8

八氢萘
‑2‑
基)乙烯酮、1

[(2RS,3RS,8aRS)

2,3,8,8

四甲基

1,2,3,5,6,7,8,8a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1

[(1RS,2RS,8aSR)

1,2,8,8

四甲基

1,2,3,5,6,7,8,8a

八氢
‑2‑
萘基]乙酮、雪松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F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

)

(3E)
‑3‑
甲基
‑4‑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

)

(1E)
‑1‑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1‑
戊烯
‑3‑
酮、(E)
‑3‑
甲基
‑4‑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G组的加香成分是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3,7

二甲基

1,6

辛二烯
‑3‑
醇、3,7

二甲基

1,6

壬二烯
‑3‑
醇、3,7

二甲基
‑1‑
辛烯
‑3‑
醇、3,7

二甲基
‑3‑
辛醇、4

环己基
‑2‑
甲基
‑2‑
丁醇、2

(叔戊基氧基)丙酸丙酯、(2Z)

4,8

二甲基

2,7

壬二烯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