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75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体外侧的扇叶连接支架和动力扇叶;所述无人机体所述无人机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块;在所述无人机体下设置有收缩气囊,收缩气囊内侧连接有连接进气管,所述连接进气管末端位置连接安装有气囊冲击层,所述气囊冲击层内装有固体叠氮化钠,所述固体叠氮化钠被撞击后通过连接进气管对收缩气囊内部进行填充气体,因为固体叠氮化钠被撞击后能够产生大量气体的缘故,有效避免无人机发横倾斜过度损坏扇叶连接支架和动力扇叶,从而有效的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太阳能板方向可以有效的提高无人机的整体续航能力。高无人机的整体续航能力。高无人机的整体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现有的无人机通常是由无人机体、扇叶连接支架、动力扇叶、摄像头等组成,传统的无人机在因为特殊原因掉落到地面上时很容易因为没有防护措施造成各部位的损伤,对于使用者来说以一笔较大的损失,本专利技术通过无人机体下设置有收缩气囊,收缩气囊内侧连接有连接进气管,连接进气管末端位置连接安装有气囊冲击层,气囊冲击层内装有固体叠氮化钠,无人机直接降落时撞击到地面上时,气囊冲击层会与地面直接先接触,固体叠氮化钠在撞击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大量的氮气会沿着连接进气管通向收缩气囊张,原本内部没有气体的收缩气囊在大量气体的涌入下会向四周鼓起,形成较大的橡胶圈,可以有效的进行保护无人机,避免无人机发横倾斜过度损坏扇叶连接支架和动力扇叶。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无人机在因为特殊原因掉落到地面上时很容易因为没有防护措施造成各部位的损伤,对于使用者来说以一笔较大的损失。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无人机在因为特殊原因掉落到地面上时很容易因为没有防护措施造成各部位的损伤,对于使用者来说以一笔较大的损失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体外侧的扇叶连接支架和动力扇叶;所述无人机体所述无人机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块;在所述无人机体下设置有收缩气囊,收缩气囊内侧连接有连接进气管,所述连接进气管末端位置连接安装有气囊冲击层,所述气囊冲击层内装有固体叠氮化钠,所述固体叠氮化钠被撞击后通过连接进气管对收缩气囊内部进行填充气体。
[0007]优选的,所述收缩气囊的中间连接有连接圆盘柱,所述连接圆盘柱的内部与连接进气管外径相同的通孔道。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圆盘柱的通孔道下末端外侧是下置底板,所述下置底板整体成为收缩气囊与地面的隔绝板和气囊冲击层的安装板。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扇叶与扇叶连接支架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接螺丝,用于动力扇叶连接安装到扇叶连接支架上。
[0010]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体前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位置凹与无人机体前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块中间连接有蛇形连接杆,所述蛇形连接杆末端安装有太阳能板,蛇形连接杆拉出任意长度弯曲其朝向。
[0012]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的下端安装有放置连接框。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块的右端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旋钮,所述固定旋钮转动对蛇形连接杆形成挤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在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中,当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直接降落时撞击到地面上时,气囊冲击层会与地面直接先接触,固体叠氮化钠在撞击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大量的氮气会沿着连接进气管通向收缩气囊张,原本内部没有气体的收缩气囊在大量气体的涌入下会向四周鼓起,形成较大的橡胶圈,有效避免无人机发横倾斜过度损坏扇叶连接支架和动力扇叶,从而有效的对无人机进行防护。
[0016]2、在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中,无人机以及较小通常续航能力都比较弱,一般无人机电池板面都是固定的,使用时,可以将蛇形连接杆拉出婉弯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太阳光线较强的方向,太阳光线较强能够更快的对无人机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无人机的整体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收缩气囊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收缩气囊位置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蛇形连接杆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无人机体;2、动力扇叶;3、扇叶连接支架;4、蛇形连接杆;5、太阳能板;6、放置连接框;7、摄像头;8、固定旋钮;9、收缩气囊;10、下置底板;11、连接圆盘柱;12、固体叠氮化钠;13、气囊冲击层;14、连接进气管;15、连接螺丝;16、连接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1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体1外侧的扇叶连接支架3和动力扇叶2;无人机体1无人机体1上设置有连接凸起块16;在无人机体1下设置有收缩气囊9,收缩气囊9内侧连接有连接进气管14,连接进气管14末端位置连接安装有气囊冲击层13,气囊冲击层13内装有固体叠氮化钠12,固体叠氮化钠12被撞击后通过连接进气管14对收缩气囊9内部进行填充气体,当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直接降落时撞击到地面上时,气囊冲击层13会与地面直接先接
触,因为两分子叠氮化钠撞击后产生两分子钠和三分子氮气,理论上每克固体叠氮化钠12能够产生五百五十四毫升的氮气,因此气囊冲击层13内部的固体叠氮化钠12在撞击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大量的氮气会沿着连接进气管14通向收缩气囊9张,原本内部没有气体的收缩气囊9在大量气体的涌入下会向四周鼓起,形成较大的橡胶圈,可以有效的进行保护无人机,避免无人机发横倾斜过度损坏扇叶连接支架3和动力扇叶2,从而有效的对无人机进行防护。
[0024]如图1、图2所示,收缩气囊9的中间连接有连接圆盘柱11,连接圆盘柱11的内部与连接进气管14外径相同的通孔道,固体叠氮化钠12产生的氮气会沿着连接进气管14通过。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圆盘柱11的通孔道下末端外侧是下置底板10,下置底板10整体成为收缩气囊9与地面的隔绝板和气囊冲击层13的安装板,安装板用于防止收缩气囊9直接与地面接触被扎破起不到防护作用的现象发生同时用于安装气囊冲击层13。
[0026]如图1所示,动力扇叶2与扇叶连接支架3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接螺丝15,用于动力扇叶2连接安装到扇叶连接支架3上,无人机体1前部设置有摄像头7,摄像头7的位置凹与无人机体1前表面,使用者通过无人机上的摄像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体(1)外侧的扇叶连接支架(3)和动力扇叶(2);所述无人机体(1)上设置有连接凸起块(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人机体(1)下设置有收缩气囊(9),收缩气囊(9)内侧连接有连接进气管(14),所述连接进气管(14)末端位置连接安装有气囊冲击层(13),所述气囊冲击层(13)内装有固体叠氮化钠(12),所述固体叠氮化钠(12)被撞击后通过连接进气管(14)对收缩气囊(9)内部进行填充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气囊(9)的中间连接有连接圆盘柱(11),所述连接圆盘柱(11)的内部与连接进气管(14)外径相同的通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盘柱(11)的通孔道下末端外侧是下置底板(10),所述下置底板(10)整体成为收缩气囊(9)与地面的隔绝板和气囊冲击层(13)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