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68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基坑拆撑阶段提供临时性的补偿支撑,从而有效的减小因拆撑、换撑导致基坑围护墙产生过大变形的问题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它包括楼板传力带,楼板传力带布置在基坑围护墙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之间,楼板传力带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连为一体;楼板预加轴力装置,楼板预加轴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上的楼层板传力牛腿及位于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液压千斤顶。当液压千斤顶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后,楼板传力带与基坑围护墙之间产生的间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核心区市政管网密布,管线、地铁盾构以及既有老旧建筑对变形非常敏感,也对软土地区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是基坑工程中的重点问题。在建造过程中,分坑、钢支撑、双围檩混凝土支撑等方式通过提供合理有效的支撑系统和支撑补偿系统控制了建造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基坑开挖到底后,地下室建造过程中,支撑体系影响到后续结构的施工,因此需要进行换撑(即拆撑,拆除基坑内的基坑内支撑梁),此时支撑承担的力将向基础板或地下室楼层板上转移。拆撑过程中,根据周围环境、现场布置、拆除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可采用破碎拆除、爆破拆除、静态膨胀剂拆除、切割拆除等方法。施工工序一般为由下至上,即从最靠近坑底的基坑内支撑梁开始拆除。由于基坑底部的水土压力较大,水平支撑拆除时围护结构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并传递至地下室楼层板或基础板,产生附加轴力。
[0003]尤其是在,紧邻地铁依旧老旧建筑的深基坑中,出于周边环境变形控制的需要,在基坑开挖阶段采用主动控制方法设计的围护结构对应位置采用伺服系统等装置提供支撑,有效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实现了开挖阶段的围护变形控制,同时减少了围护结构所需的尺寸;然而在拆撑阶段,围护结构由于内部支撑位置、受力的变化以及新传力体系受力后自身的压缩变形,一些基坑的变形幅度甚至增加了100

150%,拆撑阶段产生的变形导致前期为控制变形的努力事倍功半,造成新的危害,可见深基坑拆撑阶段的变形控制对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变形控制影响极大。因此拆撑阶段的变形不能被忽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基坑拆撑阶段提供临时性的补偿支撑,从而有效的减小因拆撑、换撑导致基坑围护墙产生过大变形的问题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包括:楼板传力带,楼板传力带布置在基坑围护墙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之间,楼板传力带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连为一体;楼板预加轴力装置,楼板预加轴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上的楼层板传力牛腿及位于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用于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当液压千斤顶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后,楼板传力带与基坑围护墙之间产生的间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基坑形状、开挖深度、周边场地条件与工程实际情况,在预计变形较大的部
位设计布置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接着,通过液压千斤顶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这个过程中,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相互撑开,使楼板传力带与基坑围护墙之间产生的间隙;再接着,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楼板传力带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间隙;使楼板传力带与液压千斤顶共同形成临时补偿性支撑体系,如此,能够在基坑拆撑阶段提供临时性的补偿支撑,从而有效的减小因拆撑、换撑导致基坑围护墙产生过大变形的问题;确保在控制围护变形的前提下完成拆撑过程。
[0006]作为优选,楼板传力带由传力带钢筋骨架和传力带混凝土板组成,传力带钢筋骨架包括传力带顶部钢筋、传力带底部钢筋及传力带箍筋,所述传力带顶部钢筋伸入到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内,底部钢筋锚入地下室外墙内,传力带混凝土板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一体浇筑成型。如此,满足楼板传力带作为悬挑板的锚固要求,保证楼板传力带能够稳定可靠的形成临时补偿性支撑结构。
[0007]作为优选,楼板传力带的上表面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标高。如此,保证楼板传力带能够配合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形成临时补偿性支撑结构。
[0008]作为优选,楼板传力带厚度大于等于300mm,且楼板传力带厚度大于等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的厚度。如此,能够满足楼板传力带的轴力传递要求以及楼板传力带作为悬挑构件在自重作用下的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的承载力要求。
[0009]作为优选,楼层板传力牛腿为现浇混凝土牛腿,楼层板传力牛腿包括牛腿钢筋及混凝土牛腿,牛腿钢筋伸入到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内,混凝土牛腿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一体浇筑成型。如此,使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地下室楼层板可靠的连为一体,保证楼层板传力牛腿能够稳定可靠的传递液压千斤顶施加的轴力。
[0010]作为优选,牛腿钢筋包括呈上下延伸的抗剪钢筋及横向分布与倾斜分布的抗弯钢筋,混凝土牛腿朝向基坑围护墙的一侧埋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连接有埋板锚筋,埋板锚筋埋设在混凝土牛腿内。
[0011]作为优选,楼层板传力牛腿为钢牛腿,钢牛腿通过锚栓固定在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上。如此,便于楼层板传力牛腿的加工制作以及安装施工。
[0012]作为优选,楼板预加轴力装置还包括支架及自锁装置,支架包括底板、与底板相平行的钢端板及设置在钢端板上的支撑头,钢端板位于底板与支撑头之间,所述液压千斤顶位于底板与支撑头之间,所述自锁装置包括两根螺杆及一一对应的设置在螺杆上的锁定螺母,所述两根螺杆分布在液压千斤顶的两侧,螺杆与液压千斤顶的伸缩方向相平行,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钢端板上设有螺杆过孔,锁定螺母与液压千斤顶位于钢端板的同一侧。如此,在楼板预加轴力装置的液压千斤顶失效时,可以通过自锁装置来保障轴力不再继续损失,具体的,当楼板预加轴力装置的液压千斤顶失效时,支撑头和钢端板将往基坑内侧移动,此时,钢端板将抵在锁定螺母上,通过锁定螺母对钢端板进行限位,使支撑头和钢端板不再继续往基坑内侧移动,以保障楼板预加轴力装置的轴力不再继续损失。
[0013]作为优选,还包括底板预加轴力装置,底板预加轴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的底板传力牛腿及位于底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用于在底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如此,可以通过底板预加轴力装置在基坑底部形成临时补偿性支撑体系,在基坑拆撑初始阶段(最靠近坑底的水平支撑拆除阶段)提供临时性的补偿支撑,有效的减小因围护变形产生的地下室底板附加应力、开裂与渗漏问
题;确保在控制围护变形的前提下完成拆撑过程。
[0014]作为优选,靠近地下室底板的地下室外墙内埋设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上设有预留缺口,所述底板预加轴力装置还包括箱形钢,箱形钢穿过预留缺口并抵在底板传力牛腿上,底板预加轴力装置的液压千斤顶位于箱形钢与基坑围护墙之间。如此,在后续底板预加轴力装置的液压千斤顶拆除后,可以将箱形钢焊接在止水钢板上,以保证止水钢板结构的防水性能。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能够在基坑拆撑阶段提供临时性的补偿支撑,从而有效的减小因拆撑、换撑导致基坑围护墙产生过大变形的问题。其二,整体结构及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经济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的一种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其特征是,包括:楼板传力带,楼板传力带布置在基坑围护墙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之间,楼板传力带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连为一体;楼板预加轴力装置,楼板预加轴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上的楼层板传力牛腿及位于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用于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当液压千斤顶在楼层板传力牛腿与基坑围护墙之间施加轴力后,楼板传力带与基坑围护墙之间产生的间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其特征是,所述楼板传力带由传力带钢筋骨架和传力带混凝土板组成,传力带钢筋骨架包括传力带顶部钢筋、传力带底部钢筋及传力带箍筋,所述传力带顶部钢筋伸入到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内,底部钢筋锚入地下室外墙内,传力带混凝土板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一体浇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其特征是,所述楼板传力带的上表面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标高。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其特征是,所述楼板传力带的厚度大于等于300mm,且楼板传力带厚度大于等于对应的地下室楼层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预加轴力的基坑工程混凝土换撑传力带,其特征是,所述楼层板传力牛腿为现浇混凝土牛腿,楼层板传力牛腿包括牛腿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林祝文畏杨凯文瞿浩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