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6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警示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应用于高空作业车,包括多个视距采集机构以及警报主机,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视频图像,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视距采集机构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警报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以及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上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警报主机与所述视距采集机构无线通讯连接,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根据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反馈的信号发出不同级别的警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极大程度地减少因操作盲点导致的事故,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及设备财产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及设备财产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及设备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警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声光报警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电站/换流站一次设备检修试验经常需要使用到高空作业车,由于一次设备安装密集,如果操作人员视线受阻或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配合失当,在高空作业车伸缩或摆动时作业斗存在误碰、误撞设备的风险增加,高空作业车误碰、误撞设备将造成设备损坏,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而现有技术是采用基于图像技术的警示装置,其利用摄像头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监控,通过视频画面展示目标和对象,在使用过程中,人力实时监视且操作人员视线容易受阻,同时,装置无法展示高空作业车作业斗与周边设备之间的实时距离,导致警示效果不佳,影响使用,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时展示高空作业车作业斗与周边设备之间的实时距离,以提高警示效果以及操作的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应用于高空作业车,包括:
[0005]多个视距采集机构,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视频图像,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视距采集机构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及
[0006]警报主机,所述警报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以及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上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警报主机与所述视距采集机构无线通讯连接,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根据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反馈的信号发出不同级别的警告。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距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天线;
[0008]所述警报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天线;
[0009]其中,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和警报主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天线实现无线通讯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距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天线,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天线与所述警报主机进行通讯连接,用于将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的数据传输至警报主机。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夹持槽位。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扣部上开设有固定孔位。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为整个所述视距采集机构供电的充电电池,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为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口。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于控制充电电池为其他设备供电。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供电线电连接。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警报主机还包括WiFi天线、RS

232接口、主机WAN口、主机LAN口、电源接口以及主机开关。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WiFi天线为2.4G无线WiFi天线。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包括了多个视距采集机构以及警报主机,首先,将多个视距采集机构布置在高空作业车作业斗的不同方位上,以达到无死角探测的效果,保证探测范围以及警示效果,其次,通过设置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能够获取视频图像以及感知作业斗与障碍物的距离,再通过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对视频图像和障碍物距离进行处理,处理后将数据无线传输至警报主机并触发语音播报器发出不同级别的告警,当距离不足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声响的急促程度及影像进行安全操作,降低高空作业车误碰、误撞造成的设备损坏,极大程度地减少因操作盲点导致的事故,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及设备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视距采集机构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视距采集机构的后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视距采集机构的侧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警报主机的主视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警报主机的后视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警报主机的侧视图。
[0027]图中,100、视距采集机构;110、第一壳体;111、无线通信模块;112、充电电池;113、电源开关;114、充电口;115、供电线;120、第二壳体;121、障碍物识别摄像头;122、雷达传感器;123、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天线;124、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天线;125、卡扣部;126、固定孔位;
[0028]200、警报主机;201、主机外壳;202、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天线;203、WiFi天线;204、RS

232接口;205、主机WAN口;206、主机LAN口;207、散热孔;208、主机开关;209、电源接口;210、语音播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内”、“外”、“之间”、“侧边(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请结合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应用于高空作业车,包括多个视距采集机构100以及警报主机200,视距采集机构100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障碍物识别摄像头121和雷达传感器122,障碍物识别摄像头121用于获取视频图像,雷达传感器122用于感知视距采集机构100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警报主机200包括主机外壳201以及设于主机外壳201上的语音播报器210,警报主机200与视距采集机构100无线通讯连接,语音播报器210用于根据视距采集机构100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应用于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视距采集机构,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视频图像,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视距采集机构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及警报主机,所述警报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以及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上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警报主机与所述视距采集机构无线通讯连接,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根据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反馈的信号发出不同级别的警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距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天线;所述警报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天线;其中,所述视距采集机构和警报主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天线实现无线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距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天线,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天线与所述警报主机进行通讯连接,用于将所述障碍物识别摄像头的数据传输至警报主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距融合AI算法技术的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波林洁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西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