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56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沥池,包括渗沥池本体、设置于渗沥池本体内的排渣机构以及设于渗沥池本体中部排口处的疏通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挡罩以及设置于所述挡罩内的搅动装置,所述挡罩具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开口;所述疏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的排口处的X轴定轨组、疏通模组、Y轴动轨组以及斜向导轨组,所述疏通模组能够在所述斜向导轨组的斜向往复作用力下沿所述X轴定轨组的长度方向开合;在所述渗沥池本体内设有冲洗管以及超声波液面测量仪。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挡罩和搅动装置能周期性有序排出沉淀物,提高排渣的效率,设置疏通模组往复开合,在排出漂浮物的同时,也能动态地防止因漂浮物堆积而造成的堵塞,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沥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沥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渗沥池。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发电厂内的渗沥液主要源于垃圾本身的水分,埋填厂会有部分雨水,餐厨垃圾主要是餐饮企业的废水,通常同垃圾合并处理,垃圾渗沥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同时,渗沥液中也夹带有大量杂质废物,在过滤处理后,会在废水池产生大量沉淀物以及大量漂浮的废物,而这些沉淀物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废水池的容积减小,导致废水池在未达到使用容积时就会溢出,溢出的同时就会把漂浮物一起带出,不仅影响环境,还会造成使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及时排出沉淀的夹带物并保持蓄液容积,还能及时排出漂浮物并能适时排解堵塞的渗沥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渗沥池,包括与渗沥液排水管连通的渗沥池本体、设置于渗沥池本体底部的出泥槽处的排渣机构以及设于渗沥池本体中部排口处的疏通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沿所述出泥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用于承载渗沥液及其夹带物的挡罩以及沿所述挡罩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挡罩内的搅动装置,所述挡罩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泥槽内,所述挡罩具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开口,搅动装置用于搅散疏通渗沥液中的夹带物,所述挡罩转动时,夹带物经搅动装置并沿出泥槽的下端排出;所述疏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的排口处的X轴定轨组、滑动设置于所述定轨组上并能够沿所述定轨组长度方向开合的疏通模组、设置于所述定轨组上方的Y轴动轨组,所述Y轴动轨组上对应于所述疏通模组的位置处设置有斜向导轨组,所述疏通模组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斜向导轨组中以能够在所述斜向导轨组的斜向往复作用力下沿所述X轴定轨组的长度方向开合;在所述渗沥池本体内设有用于冲洗疏通机构的冲洗管以及用于监测渗沥液液面高度的超声波液面测量仪。
[0005]采用上述结构,渗沥液流入渗沥池本体后,渗沥液中的夹带物会沉淀到出泥槽,并经设置的挡罩的开口落入挡罩中,当沉淀到一定容积时,转动挡罩,并同时启动搅动装置,在把沉淀的夹带物从挡罩的开口位置倒出的同时,搅动装置推动沉淀物移向出泥槽下端的排出口,以便快速排出沉淀物并防止沉淀物过多残留,且能恢复渗沥池本体的蓄液容积,以免渗沥液在未达到渗沥池本体的蓄液容积前溢出,一方面能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能保证渗沥池本体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使用的安全隐患;在渗沥液积蓄到渗沥池的排口处时,疏通模组在斜向导轨组的斜向往复作用力下沿X轴定轨组的长度方向开合,对排出的渗沥液及其漂浮物实现往复的夹切作用,在排出漂浮物的同时,也能动态地防止因漂浮物堆积而造成的堵塞,结构简单实用,使用便捷。
[0006]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渗沥池本体内靠近所述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平
台,所述疏通机构设置于所述平台上以位于所述排口内侧的位置处;当所述渗沥池本体内的渗沥液漫过所述平台时,漫过所述平台的部分通过所述疏通机构和排口排出所述渗沥池本体外。
[0007]为了简化安装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挡罩包括罩体、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套,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套筒穿设套接在第一固定套上,所述第二套筒穿设套接在第二固定套上,该第二套筒的穿出端螺接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8]为了简化结构并便于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沿所述挡罩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挡罩内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套筒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套筒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端轴,所述第一端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
[0009]为了更好地保证密封性,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均设有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在对应端的所述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之间均连通设有连接孔,对应端的端轴穿设过连接孔,在每个所述第二让位孔内均嵌设有轴承,对应端的所述端轴均穿设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第一端轴的穿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0]为了更好地保证沉淀物的有序排出,作为优选,在所述出泥槽的下端连通设有排料阀,所述排料阀包括外设有动力电机的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有出料口,在该箱体内设有与动力电机连接的转动轴,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隔板。
[0011]为了保证疏通件的移动稳定性,作为优选,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的排口处的X轴定轨组、滑动设置于所述定轨组上并能够沿所述定轨组长度方向开合的疏通模组、设置于所述定轨组上方的Y轴动轨组;所述X轴定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本体的平台下定轨以及设置于所述渗沥池本体的顶壁上且与所述下定轨平行的上定轨;所述Y轴动轨组上对应于所述疏通模组的位置处设置有斜向导轨组,所述疏通模组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斜向导轨组中以能够在所述斜向导轨组的斜向往复作用力下沿所述X轴定轨组的长度方向开合。
[0012]为了便于排堵同时不干涉渗沥液的流动效率,作为优选,所述下定轨及上定轨均包括轨座以及沿轨座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轨座上的轨槽;
[0013]所述数个疏通件中的每一疏通件均包括疏通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疏通块上、下端并分别滑动插设于所述下定轨和上定轨的轨槽中的上、下滑块;
[0014]所述疏通块包括一同轴设置于所述下滑块上的中轴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中轴部横向两侧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滑块同轴设置于所述中轴部上方;所述第一侧翼上具有沿X轴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翼的方向贯通的宽槽,所述宽槽沿Y轴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第二侧翼沿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得所述第一侧翼的宽槽能够容纳相邻的一疏通块的第二侧翼;所述第二侧翼上具有沿X轴方向远离所述第一侧翼方向贯通的窄槽,所述窄槽使得所述第二侧翼的两侧壁能够相向运动以便于卡入相邻的一疏通块的第一侧翼的宽槽中。
[0015]为了便于调整各个疏通件的移动距离,防止同步移动产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Y轴动轨组包括与所述下定轨和上定轨平行设置的第一Y轴动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Y轴动轨
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的斜向导轨组;
[0016]所述斜向导轨组包括沿Y轴方向过所述第一Y轴动轨中心的Y轴线为对称轴线,对称设置于该对称轴左右两侧的第一左侧斜导轨组以及第一右侧斜导轨组,且所述第一左侧斜导轨组和第一右侧斜导轨组呈“八”形分布;
[0017]所述第一左侧斜导轨组包括沿X轴方向向左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左侧斜导轨,所述若干第一左侧斜导轨与所述第一Y轴动轨的X轴线之间形成若干个夹角α1,所述若干个夹角由α1左至右依次渐大,且所述若干个夹角α1的值为等差设置;
[0018]所述第一右侧斜导轨组包括沿X轴方向向右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右侧斜导轨,所述若干第一右侧斜导轨与所述第一Y轴动轨的X轴线之间形成若干个夹角β1,所述若干个夹角β1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渗沥液排水管连通的渗沥池本体(1)、设置于渗沥池本体(1)底部的出泥槽(11)处的排渣机构以及设于渗沥池本体(1)中部排口(101)处的疏通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沿所述出泥槽(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用于承载渗沥液及其夹带物的挡罩以及沿所述挡罩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挡罩内的搅动装置,所述挡罩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21)及第二支架(2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泥槽(11)内,所述挡罩具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开口,搅动装置用于搅散疏通渗沥液中的夹带物,所述挡罩转动时,夹带物经搅动装置并沿出泥槽(11)的下端排出;所述疏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的排口处的X轴定轨组(100)、滑动设置于所述定轨组(100)上并能够沿所述定轨组(100)长度方向开合的疏通模组、设置于所述定轨组(100)上方的Y轴动轨组,所述Y轴动轨组上对应于所述疏通模组的位置处设置有斜向导轨组,所述疏通模组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斜向导轨组中以能够在所述斜向导轨组的斜向往复作用力下沿所述X轴定轨组(100)的长度方向开合;在所述渗沥池本体(1)内设有用于冲洗疏通机构的冲洗管(10)以及用于监测渗沥液液面高度的超声波液面测量仪(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池本体(1)内靠近所述排口(101)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平台(12),所述疏通机构设置于所述平台(12)上以位于所述排口(101)内侧的位置处;当所述渗沥池本体(1)内的渗沥液漫过所述平台(12)时,漫过所述平台(12)的部分通过所述疏通机构和排口(101)排出所述渗沥池本体(1)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包括罩体(30)、第一套筒(31)以及第二套筒(32),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套(201),在所述第二支架(22)上设有第二固定套(202),所述第一套筒(31)穿设套接在第一固定套(201)上,所述第二套筒(32)穿设套接在第二固定套(202)上,该第二套筒(32)的穿出端螺接设有连接盖(33),所述连接盖(33)与第二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沿所述挡罩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挡罩内的第一螺旋叶片(431)和第二螺旋叶片(432)、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31)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套筒(31)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轴(40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432)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套筒(32)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端轴(402),所述第一端轴(401)与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该第一螺旋叶片(431)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432)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内均设有第一让位孔(301)和第二让位孔(302),在对应端的所述第一让位孔(301)和第二让位孔(302)之间均连通设有连接孔(303),对应端的端轴穿设过连接孔(303),在每个所述第二让位孔(302)内均嵌设有轴承,对应端的所述端轴均穿设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第一端轴(401)的穿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泥槽(11)的下端连通设有排料阀,所述排料阀包括外设有动力电机的箱体(8),在所述箱体(8)上设有出料口,在该箱体(8)内设有与动力电机连接的转动轴(81),在所述转动轴(81)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隔板(82)。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的排口处的X轴定轨组(100)、滑动设置于所述定轨组(100)上并能够沿所述定轨组(100)长度方向开合
的疏通模组、设置于所述定轨组上方的Y轴动轨组;所述X轴定轨组(100)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沥池本体(1)的平台(101)下定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东阳陈绍敏胡代均刘雍姚进蒲佳杭赵阳赵红兵姚冰王康宁徐瑶胡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欧姆重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