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45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声压的共振现象对流量特性的影响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包括:配置于主通路的壳体;形成于壳体的副通路;配置于所述副通路的流量检测部;与流量检测部电连接的电路部;形成于壳体的收纳电路部的电路室;和第1导入通路,其一端在副通路开口且另一端在电路室开口,将副通路与电路室之间连通,流量检测部具有膜片,其膜片正面露出于副通路,膜片背面露出于与电路室连通的封闭室,电路室具有设置于与第1导入通路的另一端开口的开口部相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起部。位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起部。位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起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物理量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检测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展示了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结构,在内部形成有:获取在形成于管道内的主流路中流动的一部分空气的旁通流路;和获取从旁通流路分支并在旁通流路中流动的一部分空气的副旁通流路,在副旁通流路中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具有检测流量的膜片,并且具有膜片的元件正面从副旁通流路中露出,膜片的元件背面从经由换气孔与电路室连通的封闭室露出的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345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物理量检测装置即使装载在各种内燃机上,也要求能够正确地测量流量信号的性能。近年来,已知由装载在内燃机上的物理量检测装置下游的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声压对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流量特性产生影响。由涡轮增压器引起的膜片的元件正面侧和元件背面侧的声压的共振现象影响流量特性,从而产生流量的检测误差。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即在仅由连通路将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换气孔与副通路或主通路间连通的结构中,存在因声压而产生流量的检测误差这样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声压的共振现象对流量特性的影响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0011]是检测在主通路中流动的被测量气体的物理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0012]其包括:配置于所述主通路的壳体;形成于该壳体的副通路;配置于该副通路的流量检测部;与该流量检测部电连接的电路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收纳所述电路部的电路室;和第1压力导入通路,该第1压力导入通路的一端在所述副通路开口且另一端在所述电路室开口,将所述副通路与所述电路室之间连通,能够从所述副通路向所述电路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
[0013]所述流量检测部具有:膜片,其膜片正面露出于所述副通路,膜片背面露出于与所述副通路隔绝的封闭室;和第2压力导入通路,其一端在所述电路室开口且另一端在所述封闭室开口,将所述电路室与所述封闭室之间连通,能够从所述电路室向所述封闭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
[0014]所述电路室具有设置于与所述第1压力导入通路的另一端开口的开口部相对的位
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起部。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声压的共振现象对流量特性的影响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0017]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进一步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叙述、附图而变得明确。另外,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
[0019]图2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3是表示从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外壳拆下盖的状态的图。
[0021]图4是表示盖的背面的立体图。
[0022]图5是在与外壳的接合面切断图2的盖的截面图。
[0023]图6是图5的VI

VI线截面图。
[0024]图7是片式封装件的截面图。
[0025]图8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6]图9是图5的VIII

VIII线截面图。
[0027]图10是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8]图11是说明专利技术产品与比较例的差的图。
[0029]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产品与比较例的声压测量结果的图。
[0030]图13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要说明的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解决作为实际的产品而要求的各种技术问题,特别是为了用作检测车辆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检测装置而解决期望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发挥了多种效果。下述实施例所解决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在所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栏中记载的内容,另外,下述实施例所发挥的各种效果之一是在专利技术效果一栏中记载的效果。关于下述实施例所解决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而且关于通过下述实施例而发挥的各种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说明中进行叙述。因此,对于在下述实施例中叙述的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效果,还记载了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栏和专利技术效果一栏的内容以外的内容。
[0032]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即使编号不同,相同的附图标记也表示相同的结构,形成相同的作用效果。关于已经说明的结构,有时在图中仅标注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0033]<第1实施方式>
[0034]图1是表示在电子燃料喷射方式的内燃机系统1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
[0035]本实施方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用于汽车的内燃机系统1。内燃机系统1具有带涡轮增压器15的发动机2,在主通路22中,从上游侧依次设置有滤气器4、物理量检测装置20、中
间冷却器6、节流阀7、吸气管8,在排气通路9中设置有排气催化剂10。在吸气管8上安装有热式湿度测量装置11、吸气压力传感器12、吸气温度传感器13,用来测量吸入发动机2中的吸入空气的湿度、压力、温度。
[0036]物理量检测装置20检测从滤气器4获取并在主通路22中流动的吸入空气即被测量气体的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由物理量检测装置20检测出的物理量被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入到控制装置(ECU)。控制装置使用作为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输出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来计算发动机2的燃料喷射量和点火时间。
[0037]图2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38]物理量检测装置20在从设置于主通路22的通路壁的安装孔插入主通路22的内部并固定在主通路22上的状态下被使用。物理量检测装置20包括配置在被测量气体流动的主通路22上的壳体。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壳体具有外壳100和安装在外壳100上的盖200。外壳100例如通过对合成树脂制材料进行注塑成形而形成。盖200由板状部件构成,该板状部件例如由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由铝合金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形品构成。
[0039]外壳100具有:用于将物理量检测装置20固定在主通路22上的凸缘111;为了从凸缘111突出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而从吸气体向外部露出的连接器112;和以从凸缘111向主通路22的中心突出的方式延伸的测量部113。
[0040]测量部113形成从凸缘111笔直延伸的又薄又长的形状,具有宽的正面121、背面122和窄的一对侧面123、124。在将物理量检测装置20安装在主通路22上的状态下,测量部113从主通路22的内壁向主通路22的通路中心突出。正面121和背面122沿着主通路22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在测量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检测在主通路中流动的被测量气体的物理量,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于所述主通路的壳体;形成于该壳体的副通路;配置于该副通路的流量检测部;与该流量检测部电连接的电路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收纳所述电路部的电路室;和第1导入通路,其一端在所述副通路开口且另一端在所述电路室开口,将所述副通路与所述电路室之间连通,能够从所述副通路向所述电路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所述流量检测部具有:膜片,其膜片正面露出于所述副通路,膜片背面露出于与所述副通路隔绝的封闭室;和第2导入通路,其一端在所述电路室开口且另一端在所述封闭室开口,将所述电路室与所述封闭室之间连通,能够从所述电路室向所述封闭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所述电路室在与所述第1导入通路的另一端开口的开口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突起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相对的位置的第1突起部、和配置在隔着该第1突起部而与所述开口部隔开间隔的位置的第2突起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突起部具有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相同的长度,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的整个宽度上相对地配置,所述第2突起部具有比所述开口部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来信章上之段晓齐藤直生三木崇裕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