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树脂前驱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树脂前驱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发展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日益重要。可再生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间歇性,故此类能源发电站需要配套大规模储能设备以适应其并网需求。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使用寿命长,能量和功率密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锂矿短缺且分布不均,金属锂的价格逐年走高,难以满足大规模储能的需求。由于钠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成本低廉,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然而由于热力学限制,钠离子难以嵌入商业化石墨负极,因此将石墨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几乎不显示储钠活性,所以开发新型的高容量、低成本的负极材料成为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
[0003]在目前常见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硬碳类材料的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是最有前景的钠离子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基于树脂前驱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高分子树脂类物质作为碳前驱体,在含氧气氛下预氧化;(S2)预碳化:将步骤(S1)预处理后的物料研磨,在惰性气氛下,升温热处理进行预碳化;(S3)混合:将步骤(S2)预碳化的物料颗粒和孔道修饰剂充分混合;孔道修饰剂包括非成碳聚合物和含锌无机化合物;(S4)碳化:将步骤(S3)的混合物料在惰性气氛或者碳氢气体气氛下高温碳化,得硬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高分子树脂类物质选自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糠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含氧气氛是指氧气含量大于20%即可;所述预处理是在含氧气氛下,以2
‑
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200
‑
300℃,保温5
‑
10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碳化是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500
‑
800℃保温2
‑
5h,述惰性气氛是在氩气气氛下,升温速率1
‑
3℃/min;步骤(S4)中,所述高温碳化是以5
‑
10℃/min升温速度率升温至1300
技术研发人员:殷雅侠,肖书浩,郭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