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02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包括叉车本体、配重块和调节组件,叉车本体上设置有门架,门架上设置有两个货叉,每个货叉上均能够活动地设置有侧叉,侧叉用以夹紧货物,配重块能够沿叉车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设置在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用于控制侧叉动作且根据侧叉的动作调节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在货物重心与两个货叉的中心相对偏斜时使得配重块向远离货物重心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能够根据货物的偏移程度进行配重块位置的调节,通过配重块的移动保持了叉车的平衡度,提升了叉车在工作中的稳定性。作中的稳定性。作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车站、码头、机场、仓库、工地等地方越来越离不开叉车,叉车为物料的转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随着叉车应用场景的增多,叉车的工作环境,搬运速度和搬运货物的重量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叉车的稳定性成为了制约叉车工作的关键因素。
[0003]公开号为CN11257344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配重可调的叉车,叉车包括叉车本体,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方的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操控系统和座椅,驾驶室的前方设置有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具有门架、可移动的与门架连接的连接架以及固定在连接架上的货叉,搬运装置通过倾转液压缸驱动旋转,叉车本体的下方设置车轮,叉车本体的后方设置配重,配重的重量可调。
[0004]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配重可调的叉车虽然可以根据货物的重量进行配重重量的调节,但是在工作中出现的地面问题导致货物的位置偏移与重量偏移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与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叉车所存在的在工作中出现的地面问题导致货物的位置偏移与重量偏移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与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
[0006]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所述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包括:叉车本体,所述叉车本体上设置有门架,所述门架上设置有两个货叉,每个所述货叉上均能够活动地设置有侧叉,所述侧叉用以夹紧货物;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所述叉车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侧叉动作且根据所述侧叉的动作调节所述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在货物重心与两个所述货叉的中心相对偏斜时使得所述配重块向远离货物重心的方向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液压缸、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蓄能器和双柱活塞,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门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货叉中间;所述第一缸体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互相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均能够沿所述第一缸体的轴线方向密封滑动,每个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均铰接有叉板,所述叉板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货叉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侧叉上,所述叉板在所述货叉上的铰接点
在所述驱动杆在所述叉板上的铰接点的内侧;所述第一腔室内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端面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三缸体均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所述双柱活塞一端能够密封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内,另一端能够密封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内,所述双柱活塞的中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配重块上;所述蓄能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蓄能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缸体均连通,另一个所述蓄能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缸体均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两个开关阀,其中一个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和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处;另一个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和所述第二缸体、所述第三缸体的连通处;使用时,两个所述开关阀均打开;移动所述货物时,两个所述开关阀均关闭。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还包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用以改变所述驱动杆在所述叉板上的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一端设置在叉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杆上;使用时,所述铰接柱在所述叉板上的位置能够改变。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0012]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器为气动式。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侧叉能够转动地插接在所述叉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叉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
[00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货叉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包括叉车本体、配重块和调节组件,叉车本体上设置有门架,门架上设置有两个货叉,每个货叉上均能够活动地设置有侧叉,侧叉用以夹紧货物,配重块能够沿叉车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设置在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用于控制侧叉动作且根据侧叉的动作调节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在货物重心与两个货叉的中心相对偏斜时使得配重块向远离货物重心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能够根据货物的偏移程度进行配重块位置的调节,通过配重块的移动保持了叉车的平衡度,提升了叉车在工作中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通过设置两个侧叉在两侧夹持货物,使货物固定在货叉上,提高货物运输中的安全性。
[001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两个开关阀,一个开关阀设置在蓄能器和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连通处,一个开关阀设置在蓄能器和第二缸体、第三缸体的连通;在使用时,两个开关阀均打开,使得双柱活塞能够根据货物重心的偏移量自动调节配重块在叉车本体底部的位置;在移动货物时,两个开关阀均关闭,进而锁定配重块和两个侧叉的位置,使得货物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
[0019]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侧叉能够转动地插接在叉板上,在使用时使得侧叉能够适配不同斜度的货物侧面,从而提高叉车的适用性。
[0020]进一步的,通过在配重块和叉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滚珠,减小配重块和叉车本体之间的摩擦,提高配重块调节的精确度。
[0021]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在使用时两个货叉能够叉起不同尺寸的货物,从而提高叉车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的A

A向剖面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叉装货物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的第一缸体、驱动杆和压簧装配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的工作原理图。
[0023]其中:100、叉车本体;200、门架;300、货叉;400、调节组件;410、液压缸;420、第一缸体;421、第一腔室;422、第二腔室;423、压簧;430、驱动杆;431、铰接柱;432、叉板;433、侧叉;440、开关阀;450、蓄能器;460、第二缸体;470、第三缸体;480、双柱活塞;500、配重块;600、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包括:叉车本体,所述叉车本体上设置有门架,所述门架上设置有两个货叉,每个所述货叉上均能够活动地设置有侧叉,所述侧叉用以夹紧货物;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所述叉车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侧叉动作且根据所述侧叉的动作调节所述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在货物重心与两个所述货叉的中心相对偏斜时使得所述配重块向远离货物重心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不平整地面的自稳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液压缸、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蓄能器和双柱活塞,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门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货叉中间;所述第一缸体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互相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均能够沿所述第一缸体的轴线方向密封滑动,每个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均铰接有叉板,所述叉板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货叉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侧叉上,所述叉板在所述货叉上的铰接点在所述驱动杆在所述叉板上的铰接点的内侧;所述第一腔室内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端面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三缸体均设置在所述叉车本体上,所述双柱活塞一端能够密封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内,另一端能够密封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内,所述双柱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辉杨君锋万东杰理建飞王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