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中专利>正文

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9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包括:成井组件、外套组件、抓土机构和冲击头部,成井组件可拆装,成井组件整体是管状结构,外套组件可拆装,外套组件套设在成井组件上,成井组件可推动外套组件的下端插入地面,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可独立取出,抓土机构设置在成井组件下端的内壁,成井组件贯入到地下过程中,该抓土机构环形分布呈管状结构,成井组件从成井后的地下拔出过程中,该抓土机构将成井组件的底部封堵,冲击头部与成井组件的最上端可拆卸的连接,实现了通过管式成井的方式,减小与地面作用力,大大降低直推作用力,同时无钻头式的结构,避免钻头滞留在地下的技术效果。避免钻头滞留在地下的技术效果。避免钻头滞留在地下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监测井以浅层地下水监测为主,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监测井的钻进方法可采用螺旋钻进、冲击钻进、清水/泥浆回转钻进、直接贯入钻井成孔等方法,成孔完成后下套管、填粒料、洗井。在环境监测井的建设、使用和废止过程中,应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 218177143 U的文献提供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该装置通过在钻进过程中通过套管护壁,能够效防止孔壁坍塌,保证填料层厚度,成井成孔质量好,施工效率高;底部钻头与钻杆体、套管之间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成井工艺的顺利进行,还避免了冲击头对套管直接冲击所造成的损坏。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减少冲击损伤,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该钻杆体在贯入地下的过程中,底部钻头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较大,在钻杆体插入地下的过程中使得地下的泥土向四周方向挤压,因此会受到泥土对钻杆体的一个反向挤压作用力,因此在贯入地下的过程中对钻杆体的阻力也就更大,因此对于贯入地下的直推设备的输出推力要求也就相对较高,同时在贯入到地下后,套管下接头和钻杆下接头卡扣在底部钻头上,当井壁管安装后,井壁管的内径小于底部钻头的外径,这就导致了底部钻头无法取出。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在直推成井的过程中,管式成井的方式可大大的降低土壤对成井组件的阻力,因此在相同的成井深度下,需要的直推作用力大大降低。
[0006]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管式成井的方式,减小与地面作用力,大大降低直推作用力,同时无钻头式的结构,避免钻头滞留在地下的技术效果。
[0009]2.技术方案
[0010]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包括:
[0011]成井组件,所述成井组件可拆装,所述成井组件整体是管状结构;
[0012]外套组件,所述外套组件可拆装,所述外套组件套设在成井组件上,所述成井组件可推动外套组件的下端插入地面,所述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可独立取出;
[0013]抓土机构,所述抓土机构设置在成井组件下端的内壁,所述成井组件贯入到地下
过程中,该抓土机构环形分布呈管状结构,所述成井组件从成井后的地下拔出过程中,该抓土机构将成井组件的底部封堵;
[0014]冲击头部,所述冲击头部与成井组件的最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冲击头部可将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以及抓土机构贯入地下。
[0015]其中在成井组件到达指定的深度后从外套组件的内部抽出过程中抓土机构由环形分布变换呈类似圆盘结构的同时外套组件形成了一个井状结构,上述过程中同步的是圆盘结构将成井组件的底部进行封堵。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均为可拆装结构,以方便对不同深度要求的成井进行长度的调节,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均为管状结构,因此当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贯入到地下的过程中,管状结构对泥土的作用力较小,因此泥土对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的反向作用力也较小,最终通过较小的直推作用力便可将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贯入到地下,同时成井组件可从外套组件的内部抽离,以方便将井壁管放入到外套组件的内部,并在填充砂石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外套组件从井内抽离,抓土机构设置在成井组件下端的内壁,并且成井组件贯入到地下时,在泥土的反向作用力下,使得抓土机构环形分布呈管状结构,以便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贯入到地下,并且当成井组件从成井后的地下拔出时,抓土机构可形成一个类似圆盘的形状,并将成井组件的底部封堵,此时在将成井组件从外套组件的内部抽离时,成井组件管内的泥土从外套组件内抽离,此时外套组件内成井,冲击头部与成井组件的最上端可拆卸的连接,以方便成井组件长度变化后的连接,同时方便通过冲击头部向外拉伸时,将成井组件从外套组件内抽离。
[0017]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成井组件包括有破土管和至少一节破土连接管;
[0018]所述破土管和破土连接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0019]所述破土管和破土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破土连接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螺纹管;
[0020]所述第一外螺纹管与第一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1]所述抓土机构设置在破土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破土连接管的第一外螺纹管与破土管的第一内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以实现成井组件整体长度的调节,并且抓土机构设置在破土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带有抓土机构的一端为破土端。
[002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套组件包括有成井外套管和至少一节成井连接管;
[0024]所述成井外套管和成井连接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0025]所述成井外套管远离成井连接管的一端与破土管之间相抵触;
[0026]所述成井外套管和成井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成井连接管远离第二内螺纹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外螺纹管;
[0027]所述第二外螺纹管与第二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成井外套管的第二内螺纹孔与成井连接管的第二外螺纹管的螺纹连接,进而可实现外套组件的整体长度的调节,并且成井外套管的下端与破土管下端相抵触,因此当成井组件向下运动时,可推动外套组件向下贯入到地下。
[0029]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成井外套管远离第二内螺纹孔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环板;
[0030]所述内环板的内径小于破土管的外径。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井外套管的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环板,并且内环板的内径小于破土管的外径,因此当破土管插入在成井外套管的内部时,此时在内环板的作用下,在直推作用力下通过破土管将成井外套管贯入到地下,并且方便成井组件从成井外套管内抽离。
[0032]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抓土机构包括有若干抓板;
[0033]若干所述抓板环形分布在破土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内壁,所述抓板的一端和破土管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抓板可转动一定角度。
[0034]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抓土机构还包括有若干耳板;
[0035]若干所述耳板环形分布固定在破土管的内壁,抓板的下端和两个耳板转动连接,每两个所述耳板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00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耳板环形分布固定在破土管的下端内壁,并且每两个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个抓板,每个抓板均可转动九十度后与耳板下端的限位板相抵,并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井组件,所述成井组件可拆装,所述成井组件整体是管状结构;外套组件,所述外套组件可拆装,所述外套组件套设在成井组件上,所述成井组件可推动外套组件的下端插入地面,所述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可独立取出;抓土机构,所述抓土机构设置在成井组件下端的内壁,所述成井组件贯入到地下过程中,该抓土机构环形分布呈管状结构,所述成井组件从成井后的地下拔出过程中,该抓土机构将成井组件的底部封堵;冲击头部,所述冲击头部与成井组件的最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冲击头部可将成井组件和外套组件以及抓土机构贯入地下;其中在成井组件到达指定的深度后从外套组件的内部抽出过程中抓土机构由环形分布变换呈类似圆盘结构的同时外套组件形成了一个井状结构,上述过程中同步的是圆盘结构将成井组件的底部进行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井组件包括有破土管和至少一节破土连接管;所述破土管和破土连接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破土管和破土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破土连接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螺纹管;所述第一外螺纹管与第一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抓土机构设置在破土管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组件包括有成井外套管和至少一节成井连接管;所述成井外套管和成井连接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成井外套管远离成井连接管的一端与破土管之间相抵触;所述成井外套管和成井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成井连接管远离第二内螺纹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外螺纹管;所述第二外螺纹管与第二内螺纹孔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推式成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井外套管远离第二内螺纹孔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环板;所述内环板的内径小于破土管的外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中宋珍儒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