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7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水过滤箱中,过滤板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过滤掉,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出料口滑出过滤箱;S2、打开第一阀门,过滤后的废水通过第一通水管通入到净化箱中,净化箱中的火山石和活性炭对净化箱中的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S3、经过吸附后的废水通过第二通水管进入消毒箱中,向消毒箱中加入生物净水剂,经过搅拌使其与废水进行混合;S4、打开第二阀门,净化后的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实现二次回收利用。通过过滤机构,加快过滤板的过滤效率,防止废水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堵塞过滤板,提高该装置对废水的过滤效率。装置对废水的过滤效率。装置对废水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回收
,具体为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工业用和生活用废水等废水废液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回收。
[0003]为了解决废水处理回收问题,中国专利发布了一种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公开号为CN208660536U,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多个过滤布,过滤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有夹板,且过滤布位于支撑板与夹板之间,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夹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夹板上开设有第一孔,且限位杆滑动安装在第一孔内,夹板上开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位于第一孔的一侧,第二孔内设有丝杆,且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上,第二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型凹槽,环型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本方案能便于对过滤布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过滤布进行清理或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4]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过滤布在对废水过滤过程中,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容易导致过滤布出现堵塞,同时频繁对过滤布进行拆卸清理,会导致废水的回收效率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废水过滤箱中,过滤板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过滤掉,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出料口滑出过滤箱;
[0008]S2、打开第一阀门,过滤后的废水通过第一通水管通入到净化箱中,净化箱中的火山石和活性炭对净化箱中的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
[0009]S3、经过吸附后的废水通过第二通水管进入消毒箱中,向消毒箱中加入生物净水剂,经过搅拌使其与废水进行混合;
[0010]S4、打开第二阀门,净化后的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实现二次回收利用。
[0011]优选的,所述S2中的火山石的数量为200

300块,所述活性炭为30

40KG,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
[0012]优选的,所述S3中的生物净水剂为厌氧菌种与兼氧菌种或好氧菌种的混合物,所述厌氧菌种为水解菌种、酸化菌种、产甲烷菌种、硫细菌菌种、苯胺降解菌菌种其中至少一种,所述兼氧菌种为脱氮副球菌菌种,所述好氧菌为硝化细菌菌粉。
[0013]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的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箱右侧设置有净化机构和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位于净化机构右侧;
[0014]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部和动力部;
[0015]所述过滤部位于动力部上方;
[0016]所述过滤部包括过滤板、支撑板、弹簧和楔形块,所述支撑板位于过滤板下方;
[0017]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第一转动杆和凸轮,所述电机前侧面与过滤箱后侧面固定连接,电机的型号为HG

JR353,所述电机输出杆前端面贯穿过滤箱后侧面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所述电机输出杆前端面与第一转动杆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内壁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表面,所述第一转动杆前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过滤箱内壁转动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面与过滤箱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端面与支撑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端面与过滤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侧面与过滤箱内部侧面滑动连接,提高弹簧连接的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右侧面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块位于楔形槽内部,所述楔形块表面与楔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左侧面与过滤板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左侧面贯通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左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面与过滤箱左侧面铰接,所述过滤箱上方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底端面固定贯穿过滤箱顶面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楔形块对过滤板起到支撑效果,通过楔形块在楔形槽中滑动,可以带动过滤板上下移动。
[0020]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水管、火山石和活性炭,所述第一通水管左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内部左侧面和过滤箱右侧面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所述第一通水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火山石位于第一通水管右侧,所述活性炭位于火山石右侧,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游离氯、酚、硫、油、胶质、农药残留物和其他有机污染以及有机溶剂的回收等进行吸附。
[0021]优选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左端面固定贯穿消毒箱内部左侧面和净化箱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所述电机输出杆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消毒箱后侧设置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表面和第三转动杆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前端面贯穿消毒箱后侧面延伸至消毒箱内部,所述第三转动杆表面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消毒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消毒箱内部,搅拌杆对生物净水剂和废水进行混合搅拌,提高对废水的消毒效率。
[0022]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底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顶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所述进料管表面螺纹连接有进料管盖,所述进料管盖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底面与进料管顶面密封挤压连接,所述净化箱右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左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所述排水管右端面设置有第二阀门,排水管方便将净化后的废水排出,进而二次利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及装置,通过过滤机构,加快过滤板的过滤效率,防止废水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堵塞过滤板,提高该装置对废水的过滤效率;通过净化机构,火山石对废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对生物替产生影响的重金属离子如铬、砷等进行吸附,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游离氯、酚、硫、油、胶质、农药残留物
和其他有机污染以及有机溶剂的回收等进行吸附,提高对废水的净化;通过消毒机构,对生物净水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对废水的效率效率和效果,增强该装置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提高废水处理回收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剖视立体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立体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立体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凸轮左视立体立体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杆右视立体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放大立体图。
[0030]图中:过滤箱1、过滤机构2、电机201、第一转动杆202、凸轮203、过滤板204、支撑板205、弹簧206、楔形块207、挡板208、漏斗3、净化机构4、净化箱401、第一通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水过滤箱中,过滤板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过滤掉,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出料口滑出过滤箱;S2、打开第一阀门,过滤后的废水通过第一通水管通入到净化箱中,净化箱中的火山石和活性炭对净化箱中的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S3、经过吸附后的废水通过第二通水管进入消毒箱中,向消毒箱中加入生物净水剂,经过搅拌使其与废水进行混合;S4、打开第二阀门,净化后的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实现二次回收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火山石的数量为200

300块,所述活性炭为30

40KG,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生物净水剂为厌氧菌种与兼氧菌种或好氧菌种的混合物,所述厌氧菌种为水解菌种、酸化菌种、产甲烷菌种、硫细菌菌种、苯胺降解菌菌种其中至少一种,所述兼氧菌种为脱氮副球菌菌种,所述好氧菌为硝化细菌菌粉。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的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2),所述过滤箱(1)右侧设置有净化机构(4)和消毒机构(6),所述消毒机构(6)位于净化机构(4)右侧;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部和动力部;所述过滤部位于动力部上方;所述过滤部包括过滤板(204)、支撑板(205)、弹簧(206)和楔形块(207),所述支撑板(205)位于过滤板(204)下方;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201)、第一转动杆(202)和凸轮(203),所述电机(201)前侧面与过滤箱(1)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1)输出杆前端面贯穿过滤箱(1)后侧面延伸至过滤箱(1)内部,所述电机(201)输出杆前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2)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203)内壁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02)表面,所述第一转动杆(202)前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过滤箱(1)内壁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5)底面与过滤箱(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6)底端面与支撑板(205)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6)顶端面与过滤板(204)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204)侧面与过滤箱(1)内部侧面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杰王普军仁淑敏吴宝娈张国玺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聚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