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钼尾矿中挥发富集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783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钼尾矿中挥发富集钼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钼尾矿富集回收钼的工艺。先将钼尾矿磨碎,调节其含水率至30%~40%WT使其形成钼尾矿泥浆。然后,在钼尾矿泥浆中加入氢氟酸,待气泡消失反应完全后,再加入盐酸,随即加热到200~250℃加盖保温30~50min,促使钼的氯化物生成,然后除去盖后,65℃下干燥。最后将经酸预处理后的钼尾矿900℃下热处理,产生含钼与四氟化硅的烟气和热处理残渣,残渣作为筑路材料;收集的烟气进行冷凝处理,当温度低于250℃时,得到含钼或钼化合物的物质,进行回收;烟气中的四氟化硅用水吸收并水解,过滤,滤液为氟硅酸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控制,过程产物可回收,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钼的高温挥发率达70%-98.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钼尾矿中高温挥发钼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钼尾矿富集回收钼的工 艺,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技术介绍
目前,80%的钼尾矿的存放多以尾矿坝(库)堆存和地表堆放为主,占用大 量土地,污染环境,并会构成潜在的地质灾害。而钼是一种矿产量较少,性能优 良且用途广泛的稀有矿产,据统计,全国钼矿山每年钼尾矿排量约320万吨,在 这些钼尾矿中之中仍然含有0.1 0.5%的钼,虽然含量似乎很低,但当尾矿排量 特别大时金属钼含量也相当可观,价值巨大,值得富集回收。因此,无论从保护 钼资源方面看,还是从寻求廉价的钼资源以及环保等方面来说,从含钼尾矿中提 取回收钼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而目前在以Si02为主要物相的钼尾矿资源化方面 的研究一般局限于传统思路,即利用尾矿来制造微晶玻璃或多元素硅肥,对钼尾 矿中的钼进行富集回收仍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钼尾矿中钼进行挥发富集的方法。用该方法回收 钼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钼的挥发率较高,且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资源化 利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对以Si02为主要物相的钼尾矿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钼尾矿中的大部分Mo会以与Si相结合的形式存在。Mo-Si化合物的存在会 降低热处理过程中Mo的挥发率,元素钼在高于35(TC时即可氧化成Mo03,高 于500'C便可升华;而Mo-Si抗氧化性增强,如MoSi2熔点高(2030°C),具有 优异的抗高温氧化能力,热稳定性能高。所以,通过对钼尾矿进行热处理,借鉴 高温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的研究思想,研发钼尾矿的化学转化添加剂,破坏矿 物晶格对钼的束缚,使矿中的钼转化为低蒸发点的化合物,以实现高温条件下的 挥发富集,对钼尾矿中的钼进行回收。采用的方案是(l)钼尾矿浆液中依次加 入氢氟酸与盐酸;(2)加酸后进行加热预处理;(3)预处理后的钼尾矿进行高温热处理,使得钼在高温条件下向气相中迁移,对烟气中的钼进行回收。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钼尾矿主要取自葫芦岛,主要物相为Si02,钼含量为0.2~0.5%,尾矿中大部分Mo以与Si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尾矿中钼的高温抗氧化能力较强,在热处理过程中不易往气相迁移。在进行预处理和高温热处理之前,磨矿是一个必须步骤,能使尾矿中的有用成分钼达到单体分离,可将钼尾矿磨细至0.08 0.1mm。磨矿后调节尾矿含水率至30%~40%,使其形成尾矿泥浆,具有一定的流变性能,可以更好的和酸相互 接触反应。此后,在钼尾矿浆液中加入HF,目的是除硅以及破坏矿物晶格对Mo的束 缚。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HC1,随即于200 25(TC加盖加热30 50min,以促进 钼的氯化物生成,改变Mo的存在形态。加热处理完毕后除盖,65'C下干燥。在HC1-HF预处理钼尾矿的过程中,加热可以强化钼尾矿中的Mo和HCl的相 互反应,促进Mo的氯化物的生成,混酸加热预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S/6>2 — S/F4个+2//2C>//2,4 ^iWs/F4个Mo + d力Q MoCl5个Mo +C1 +0崎Mo02Cl2个在加热条件下Mo的氯化态形式更容易生成,因此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Mo更 容易向气相中迁移。HF-HC1加热预处理后的尾矿,于90(TC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对烟气进行冷 凝回收,90(TC下钼的挥发率可达到70%-98.6%。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钼尾矿磨碎到0.08-0.1mm,然后加水搅拌,得到含水率为 30%~40%WT的钼尾矿泥浆;然后,往钼尾矿泥浆中加入氢氟酸,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大量气泡,待气泡消失反应完全后,再加入盐酸;随即加热到200 25(TC加 盖保温30 50min后除去盖,促使钼的氯化物生成,在65'C下干燥;最后,将酸 预处理后的钼尾矿90(TC下进行热处理,使钼向气相中迁移,钼的高温挥发率达 到70%-98.6%,得到含钼与四氟化硅的烟气和热处理残渣,残渣作为筑路材料, 烟气冷凝到25(TC或低于25(TC,得到含钼或钼化合物的物质,余下烟气用水吸收并水解,过滤,滤液为氟硅酸溶液,滤渣作为筑路材料。上述氢氟酸的加入量按每g干基钼尾矿加入0.25ml lml HF计量,该HF的 质量百分浓度浓度为40%WT。上述盐酸的加入量为0.25ml ~lml HC1 /g干基钼尾矿,HC1浓度为36%WT。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为1. 本专利技术通过氢氟酸-盐酸加热预处理,破坏以Si02为主要物相的钼尾矿 中的矿物晶格对钼的束缚,或使矿中的钼转化为低蒸发点的化合物(大部分Mo 会以与Si相结合的形式存在,高温稳定性较好),实现高温条件下钼的挥发富集 率较高,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 由于本专利技术找到了将钼尾矿中的钼挥发利用的方法,使钼含量虽低但尾 矿排量巨大,金属钼含量也相当可观的钼尾矿得到利用,因此具有环境效益。3. 本专利技术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四氟化硅气体可用水吸收并水解,过滤并制得 氟硅酸溶液;而钼尾矿热处理后的最终残渣可以作为筑路材料等再利用。本专利技术 从源头上解决了钼尾矿堆积所造成的沙尘污染及泥石流隐患,且工艺过程产物可 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采用葫芦岛钼尾矿,尾矿主要物相为Si02,钼含量为0.19%,将尾矿球磨至 粒径在0.08 0.1mm范围内,加水搅拌,使钼尾矿形成含水率为30% 40%WT的 具有一定流变性能的钼尾矿泥浆,以便更好的和酸相互接触反应。然后按每g 干基钼尾矿加入0.25mlHF (氢氟酸)计量,该HF的浓度为40%WT,等反应气 泡消失后,加入HC1(盐酸),HC1浓度为36%WT,盐酸的加入量为0.25ml HCl/g 干基钼尾矿。加酸后在25(TC下加盖加热40min,加热处理完毕后除盖,65'C下 干燥至质量变化<5%为止。HF-HC1加热预处理后的钼尾矿,于900'C条件下 进行热处理,使钼向气相中迁移,得到含钼与四氟化硅的烟气,钼的高温挥发率 达到85.7%,收集热处理含钼与四氟化硅烟气,将其冷凝到25(TC以下,得到含 钼或钼化合物的物质,进行回收待用;余下的热处理烟气用水吸收并水解,过滤, 制得氟硅酸溶液;热处理过程留下的残渣作为筑路材料。实施例25除了盐酸的加入量为lmlHCl/g干基钼尾矿外,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卯0 °〇下钼的高温挥发率可达到98.6%。 实施例3除了氢氟酸的加入量为0.625ml /g干基钼尾矿,盐酸的加入量为0.625 ml /g 干基钼尾矿外,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900。C下钼的高温挥发率可达到85.8%。 实施例4除了氢氟酸的加入量为lml /g干基钼尾矿,盐酸的加入量为0.25 ml HCl/g 干基钼尾矿外,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900。C下钼的高温挥发率可达到70.8%。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钼尾矿磨碎到0.08-0.1mm,调节其含水率至30%~40%,使其形成钼尾矿泥浆;然后,往钼尾矿泥浆中加入氢氟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待气泡消失反应完全后,再加入盐酸;随即加热到200~250℃加盖保温30~50min促使钼的氯化物生成,然后除去盖,在65℃下干燥至质量变化<5%;最后,将酸预处理后的钼尾矿在900℃下热处理,使钼向气相中迁移,钼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钼尾矿中挥发富集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钼尾矿磨碎到0.08-0.1mm,调节其含水率至30%~40%,使其形成钼尾矿泥浆;然后,往钼尾矿泥浆中加入氢氟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待气泡消失反应完全后,再加入盐酸;随即加热到200~250℃加盖保温30~50min促使钼的氯化物生成,然后除去盖,在65℃下干燥至质量变化<5%;最后,将酸预处理后的钼尾矿在900℃下热处理,使钼向气相中迁移,钼的高温挥发率达到70%~98.6%,得到含钼与四氟化硅的烟气以及热处理残渣,热处理残渣作为筑路材料,烟气收集后冷凝到250℃或低于250℃,得到含钼或钼化合物的物质,进行回收;余下烟气用水吸收并水解,过滤,滤液为氟硅酸溶液; 上述氢氟酸的加入量按每g干基钼尾矿加入0.25ml~1ml HF计量,该HF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WT; 上述盐酸的加入量为0.25ml~1ml HCl/g干基钼尾矿,HCl浓度为36%W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由才唐平施永军梁恩臣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