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77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化合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料液;将所述萃取料液、吸附材料与盐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化合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用消费品中,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环境水体是其存在的重要介质,从而进一步富集到水生生物。鱼产品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固相萃取法(SPE),SPE富集倍数高、杂质去除能力强,但吸附剂的选择性强,多种类化合物同时富集的能力相对较弱,且操作繁琐耗时,因此,亟需发展多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高通量分析技术。QuEChERS采用溶剂萃取

分散固相萃取(dSPE)相结合,dSPE将靶标化合物保留在分散液体系中,通过吸附基体中的杂质达到净化的目的,因此特别适合于多种目标物的同时萃取和净化,且具有操作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QuEChERS在萃取和净化过程中需要两次高速离心和上清液的转移,在处理少量样品时便捷快速,但是在处理大量样品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化合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使高通量样品分析成为可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料液;
[0007]将所述萃取料液、吸附材料与盐析

除水材料混合进行净化,经磁分离得到净化液;所述吸附材料为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
[0008]将所述净化液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0009]优选地,所述待测鱼样品包括鲈鱼、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和鲳鱼中至少一种制备的样品。
[0010]优选地,所述萃取溶剂为乙腈或甲酸

乙腈溶液,所述甲酸

乙腈溶液中甲酸的体积分数≤2%;所述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的用量比为1g:(3~10)mL。
[0011]优选地,所述萃取在涡旋条件下进行;所述萃取的时间为0.5~3min。
[0012]优选地,所述吸附材料中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的质量比为(10~50):(10~50):(10~50);所述待测鱼样品与吸附材料的质量比为1:(0.03~0.15)。
[0013]优选地,所述盐析

除水材料为MgSO4和NaCl,所述MgSO4和NaCl的质量比为(3~5):1;所述待测鱼样品与盐析

除水材料的质量比为1:(1.5~3.5)。
[0014]优选地,所述净化在涡旋条件下进行;所述净化的时间为0.5~3min。
[0015]优选地,所述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包括全氟丁基磺酸、全氟己基磺酸、全氟庚基磺酸、全氟辛基磺酸、全氟癸基磺酸、全氟十二烷基磺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全氟十三烷酸、N

甲基全氟
‑1‑
辛烷磺酰氨基乙酸、N

乙基全氟
‑1‑
辛烷磺酰氨基乙酸、1H,1H,2H,2H

全氟辛烷磺酸钠、1H,1H,2H,2H

全氟癸烷磺酸钠、全氟丁酸、全氟己酸、全氟
‑1‑
壬烷磺酸钠、全氟代十四酸、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羧酸、六氟环氧丙烷三聚体羧酸、六氟环氧丙烷四聚体羧酸、6:2氯代氧杂氟烷基磺酸钾和十二氟

3H

4,8

二恶英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处理待测鱼样品,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0018]将所述待检测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0019]优选地,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的液相色谱条件包括:
[0020]流动相体系包括A相和B相;所述A相为乙酸铵

甲醇

水溶液,所述A相中乙酸铵的浓度为10mmol/L,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所述B相为乙酸铵

甲醇溶液,所述B相中乙酸铵的浓度为10mmol/L;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梯度条件为:0~10min,B相体积分数由10%线性增加至100%;10~14min,B相体积分数维持在100%;14~20min,B相体积分数由100%线性降低至10%。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料液;将所述萃取料液、吸附材料与盐析

除水材料混合进行净化,经磁分离得到净化液;所述吸附材料为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将所述净化液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本专利技术针对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进行样品前处理时首先将待测鱼样品进行萃取,之后采用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简称为PSA)作为吸附材料,其中Fe3O4‑
TiO2具有磁分离以及吸附蛋白和脂类的双重作用,C18主要吸附脂肪和酯类等非极性共萃物,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主要吸附有机酸及色素等杂质,采用盐析

除水材料主要起到盐析和除水的作用,能够使净化后相分离更加完全,且净化液中残留的水量也更少;最后将净化液过滤后即可得到待测样品溶液进行后续检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对处理速度及时间的限制,萃取结束后直接将所得萃取料液进行净化,无需进行其它转移或分离操作,可以在同一容器中实现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萃取和净化,使待测物与基体杂质有效分离,能够提高操作速度,降低实验转移带来的系统损失与偏差,在保证回收率准确度的情况下更快速而且便捷,极大提升样品前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使高通量样品分析成为可能,并降低了实验的仪器(主要是离心机)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料液;
[0024]将所述萃取料液、吸附材料与盐析

除水材料混合进行净化,经磁分离得到净化
液;所述吸附材料为Fe3O4‑
TiO2、C18和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产品中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料液;将所述萃取料液、吸附材料与盐析

除水材料混合进行净化,经磁分离得到净化液;所述吸附材料为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将所述净化液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鱼样品包括鲈鱼、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和鲳鱼中至少一种制备的样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溶剂为乙腈或甲酸

乙腈溶液,所述甲酸

乙腈溶液中甲酸的体积分数≤2%;所述待测鱼样品与萃取溶剂的用量比为1g:(3~10)mL。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在涡旋条件下进行;所述萃取的时间为0.5~3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中Fe3O4‑
TiO2、C18和N

丙基乙二胺基硅胶的质量比为(10~50):(10~50):(10~50);所述待测鱼样品与吸附材料的质量比为1:(0.03~0.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析

除水材料为MgSO4和NaCl,所述MgSO4和NaCl的质量比为(3~5):1;所述待测鱼样品与盐析

除水材料的质量比为1:(1.5~3.5)。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在涡旋条件下进行;所述净化的时间为0.5~3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和/或多氟烷基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沛沛刘小琦王新全刘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