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261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装置、检测装置、输送装置以及收集装置。检测装置中设有固定座和外罩,外罩内部具有限制钨合金材料位置的限位机构和用于扫描钨合金材料表面的摄像件。输送装置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处活动件,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料件,挡料件中间留有一排出钨合金材料的缺口。该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钨合金材料的表面进行快速检测,使得将合格的钨合金材料进行收集。且采用的缓冲组件能够有效的保护钨合金材料在落下时,避免磕碰,造成二次损伤。能够有效的在输送过程中对钨合金材料表面进行检测,实现快速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钨合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钨合金是一种以钨为基体,加入少量Ni、Fe、Cu、Co、Mo、Cr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其密度高达16.5g/cm3~19.0g/cm3,又被称为高比重合金。由于钨合金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硬度和较好的延性,以及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屏蔽和工业屏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国防工业、船舶行业和医疗屏蔽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型粉末冶金钨合金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
[0003]但对于大件产品,尤其是圆柱类大件产品,在压制时由于“薄壳拱顶”效应,从表层到芯部各层的压缩量依次递减,从密度来说,表层密度最大,芯部密度最小,该密度差别随制品圆截面直径的增大而变大,因此,制备大件圆柱类的产品的液相烧结过程中往往芯部易出现疏松和裂纹等芯部质量问题,使得产品废品率高,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限制着大件产品的发展应用。需要能够对钨合金材料进行输送检测的系统,缩短检测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钨合金材料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中设有固定座和外罩,所述外罩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呈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固定座之间设有辅助钨合金材料转动的传送带,所述外罩内部具有限制钨合金材料位置的限位机构和用于扫描钨合金材料表面的摄像件,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从检测装置中排出的钨合金材料,所述输送装置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处活动件,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料件,所述挡料件中间留有一排出钨合金材料的缺口,以及用于收集从输送装置中缺口处排出的钨合金材料的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中设有收集箱和用于避免钨合金材料滚下时损伤的缓冲组件。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机构中设有限位电机、对称设置的限位件以及用于连接对称限位件的旋转轴,所述限位电机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中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对称设置的限位件分别安装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上,所述摄像件位于对称设置的限位件中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件的中间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中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中设有滚轮、滑动件、挡板、定位柱和第一弹簧,所述滚轮安装在滑动件中间,所述定
位柱位于滑动件和挡板之间,且定位柱可以在挡板中间滑动,所述第一弹簧套在定位柱上。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动件下端中间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铰接杆,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与铰接杆配合的铰接块。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输送装置这种设有还设有顶动第二气缸,所述顶动第二气缸位于活动件的两端,所述顶动第二气缸上设有顶动件上设有顶动杆,所述顶动杆上设有顶动板,所述顶动板位于活动件的下方,所述顶动板位于缺口处。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缓冲组件中设有缓冲电机、转动轴、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所述缓冲电机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收集箱下端,所述转动轴与缓冲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安装在收集箱中,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的下端设有齿条,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以转动轴的中心线均匀排列,且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第二半齿轮与第三半齿轮之间的夹角为120
°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的两侧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中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柱上套有第二弹簧。
[001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钨合金材料的表面进行快速检测,使得将合格的钨合金材料进行收集。且采用的缓冲组件能够有效的保护钨合金材料在落下时,避免磕碰,造成二次损伤。能够有效的在输送过程中对钨合金材料表面进行检测,实现快速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爆炸图;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件和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输送庄主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8中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传送装置1、检测装置2、输送装置3、收集装置4、钨合金材料5、第二气缸6、挡料板7、支撑座8、传送件9、输送区域10、保持件11、折弯端12、弧形端13、固定座14、外罩15、传送带16、防滑纹17、限位机构18、摄像件19、限制区域20、旋转轴21、限位电机22、限位件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一螺纹部26、第二螺纹部27、阻挡板28、安装室29、活动组件30、滚轮31、滑动件32、挡板33、定位柱34、第一弹簧35、配合部36、滑动座37、输送带38、活动件39、挡料件40、缺口41、输送电机42、支脚43、限制条44、安装块45、铰接杆46、铰接块47、顶动件48、顶动杆49、顶动板50、收集箱51、缓冲组件52、缓冲电机53、转动轴54、第一缓冲板
55、第二缓冲板56、第三缓冲板57、齿条58、连接块581、第一半齿轮59、第二半齿轮60、第三半齿轮61、滑动孔62、定位块63、第二弹簧64、滑槽65、第一气缸66、传送电机67。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检测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收集装置4。传送装置1用于将需要检测的钨合金材料5进行传送,将其传送到检测装置2中,通过检测装置2对钨合金材料5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输送装置3将检测之后的钨合金材料5进行送出,通过输送装置3中的第二气缸6改变活动件39的倾斜方向,使其进入到不同的收集装置4中。钨合金材料5呈圆柱状。
[0020]传送装置1中设有挡料板7、支撑座8和传送件9,该挡料板7位于传送件9的两侧,用于阻挡钨合金材料5掉落,挡料板7的中间形成一输送区域10,支撑座8用于支撑挡料板7和传送件9。
[0021]在对称设置的挡料板7上个设置一处保持件11,该保持件11的一端为折弯端12,安装在挡料板7上,另一端为弧形端13,弧形端13朝向挡料板7的方向弯曲,保持光滑面朝向输送区域10。通过两处保持件1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钨合金材料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中设有固定座和外罩,所述外罩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呈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固定座之间设有辅助钨合金材料转动的传送带,所述外罩内部具有限制钨合金材料位置的限位机构和用于扫描钨合金材料表面的摄像件,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从检测装置中排出的钨合金材料,所述输送装置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处活动件,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料件,所述挡料件中间留有一排出钨合金材料的缺口,以及用于收集从输送装置中缺口处排出的钨合金材料的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中设有收集箱和用于避免钨合金材料滚下时损伤的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中设有限位电机、对称设置的限位件以及用于连接对称限位件的旋转轴,所述限位电机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中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对称设置的限位件分别安装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上,所述摄像件位于对称设置的限位件中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钨合金材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中间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中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中设有滚轮、滑动件、挡板、定位柱和第一弹簧,所述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椿云吴涛吴九全李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澳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