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43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属于脚手架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固定座能连接墙体和脚手架,通过三个锁定螺丝能使脚手架的水平管固定在固定管内,并且拥有一定的水平管偏移让位,保证水平管水平伸入固定管内进行固定;预埋件通过伸出式螺柱头,在回收拆卸脚手架过程中,直接将螺纹柱敲入外筒内,使墙面平整,相对于其他预埋件,此结构对墙面平整性没有影响;此连墙件,拆卸安装简单,利于脚手架的快速周转,减少拆后工序。减少拆后工序。减少拆后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


[0001]本技术属于脚手架固定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

技术介绍

[0002]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安装连墙件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附壁联接,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前工程中常采用预埋钢管法进行脚手架连墙件安装,通过预埋钢管随结构一次浇筑,待砼浇筑完成后,用水平钢管连接立杆与竖向短钢管即可。但是该方法存在成本高,拆卸麻烦,并且必须对砌体的后留洞口进行后期封堵,并有严重的渗水隐患等问题。
[0003]现有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脚手架连墙件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措施优化,公告号为CN21773480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安装免拆的连墙件及脚手架装置,此方案中连墙件安装在外部建筑的主体结构梁上,连墙件中的Z形钢板随主体结构进行预埋,脚手架装置拆除后连墙件不需要切除,而是直接反弯至室内楼板面贴齐,将Z形钢板隐埋在楼面装饰构造层内。此方案虽针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但造成大面积构件无法周转,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利于构件的周转和重复利用,保证墙面的平整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包括预埋件和固定座,所述预埋件包括外筒和螺柱头,所述螺柱头包括滑头以及螺纹柱,所述滑头滑设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螺纹柱从所述外筒前端伸出,所述外筒前端设有挡住滑头的挡环,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以及固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侧螺纹连接有三个用于固定插入固定筒内脚手架杆的锁定螺丝,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预埋件预埋进入墙体,所述外筒与墙体外侧持平,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0007]进一步,所述外筒内部设有供所述滑头滑设的滑槽,所述滑槽底端向内开设有细长孔,所述滑槽底端还封闭有一层薄铁片,所述滑头端部还固定有一根穿刺针,所述穿刺针抵在所述薄铁片上,使所述螺纹柱完全从所述外筒前端漏出。
[0008]进一步,所述外筒包括左半壳和右半壳,所述左半壳上开设有若干沉孔,所述右半壳上对应固定有插销。
[0009]进一步,所述外筒后端还固定有锚固盘。
[0010]进一步,所述螺纹柱靠近滑头的端部外侧为光滑圆柱状,并与挡环的内径相配合,
所述螺纹柱的螺纹外径小于光滑圆柱端的外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中,固定座能连接墙体和脚手架,通过三个锁定螺丝能使脚手架的水平管固定在固定管内,并且拥有一定的水平管偏移让位,保证水平管水平伸入固定管内进行固定;预埋件通过伸出式螺柱头,在回收拆卸脚手架过程中,直接将螺纹柱敲入外筒内,使墙面平整,相对于其他预埋件,此结构对墙面平整性没有影响;此连墙件,拆卸安装简单,利于脚手架的快速周转,减少拆后工序。
[0013]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连墙件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连墙件的安装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埋件整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埋件的爆炸图。
[0019]附图中标记如下:1、预埋件;11、外筒;111、挡环;112、滑槽;113、细长孔;114、左半壳;115、右半壳;116、锚固盘;12、螺柱头;121、滑头;122、螺纹柱;123、穿刺针;13、薄铁片;2、固定座;21、固定板;211、通孔;22、固定筒;23、锁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包括预埋件1和固定座2,预埋件1通过浇筑固定的方式预埋在墙体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预埋件1包括外筒11和螺柱头12,所述外筒11包括左半壳114和右半壳115,所述左半壳114上开设有若干沉孔,所述右半壳115上对应固定有插销;所述外筒11后端还固定有锚固盘116,当预埋件1浇筑在墙体内时,锚固盘116的存在能提高预埋件1的锚固能力;所述螺柱头12包括滑头121以及螺纹柱122,所述滑头121滑设在所述外筒11内部,所述螺纹柱122从所述外筒11前端伸出,所述外筒11前端设有挡住滑头121的挡环111,所述螺纹柱122靠近滑头121的端部外侧为光滑圆柱状,并与挡环111的内径相配合,所述螺纹柱122的螺纹外径小于光滑圆柱端的外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座2包括固定板21以及固设在所述固定板21上的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外侧螺纹连接有三个用于固定插入固定筒22内脚手架杆的锁定螺丝23,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四个通孔211,所述预埋件1预埋进入墙体,所述外筒11与墙体外侧持平,所述螺纹柱122穿过所述通孔211并通过螺母固定。
[0021]此连墙件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预埋件1四个为一组,方形阵列在墙体上,通过浇筑的方式固定,此时将螺纹柱122漏出在外筒11外端,固定脚手架时,首先将固定座2固定在预埋件1上,即通过螺纹柱122穿过固定板21的通孔211,再通过螺母固定,最后将脚手架的水平固定管伸入固定筒22内,旋紧锁定螺丝23,即可将脚手架的水平固定管固定,沿着墙体
将脚手架若干水平管固定后,即完成脚手架的固定,当拆除脚手架时,旋下螺母,固定座2随脚手架移出,脚手架置地后,旋松锁定螺丝23,即可取下固定架,预埋在墙体上的预埋件1,通过敲击螺纹柱122,使螺纹柱122收回外筒11内部。
[0022]此结构的连墙件,固定座2能连接墙体和脚手架,通过三个锁定螺丝23能使脚手架的水平管固定在固定管内,并且拥有一定的水平管偏移让位,保证水平管水平伸入固定管内进行固定;预埋件1通过伸出式螺柱头12,在回收拆卸脚手架过程中,直接将螺纹柱122敲入外筒11内,使墙面平整,相对于其他预埋件1,此结构对墙面平整性没有影响;此连墙件,拆卸安装简单,利于脚手架的快速周转,减少拆后工序。
[0023]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外筒11内部设有供所述滑头121滑设的滑槽112,所述滑槽112底端向内开设有细长孔113,所述滑槽112底端还封闭有一层薄铁片13,所述滑头121端部还固定有一根穿刺针123,所述穿刺针123抵在所述薄铁片13上,使所述螺纹柱122完全从所述外筒11前端漏出。
[0024]此结构进一步优化螺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和固定座(2),所述预埋件(1)包括外筒(11)和螺柱头(12),所述螺柱头(12)包括滑头(121)以及螺纹柱(122),所述滑头(121)滑设在所述外筒(11)内部,所述螺纹柱(122)从所述外筒(11)前端伸出,所述外筒(11)前端设有挡住滑头(121)的挡环(111),所述固定座(2)包括固定板(21)以及固设在所述固定板(21)上的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外侧螺纹连接有三个用于固定插入固定筒(22)内脚手架杆的锁定螺丝(23),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四个通孔(211),所述预埋件(1)预埋进入墙体,所述外筒(11)与墙体外侧持平,所述螺纹柱(122)穿过所述通孔(211)并通过螺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内部设有供所述滑头(121)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洋王哲蒋轲熊豪文冯玮杰苏金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