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24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下方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下方连接有若干个吸盘,设置有微型马达、吸盘、轴承座、双向丝杆、滚珠螺母和背板,将两侧的吸盘与患者伤口两侧的皮肤接触,开启两侧的微型马达,带动滚珠螺母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滚珠螺母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背板相向移动,通过两侧吸盘相向移动,完成对伤口处进行挤压,操作简单,并且避免了气囊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按压效果较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由于进行介入治疗时,患者的治疗部位会存在小的治疗伤口,其伤口虽然较小但是内部压力较大,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需要用到加压护理装置对伤口进行按压。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公告号CN212015694U),该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将本技术中加压组件的气囊放置于伤口处,通过进气管对气囊内添加气体,待气囊内气体填充完毕后,旋拧转盘,使螺纹杆转动,并带动气囊向伤口移动,通过气囊对伤口处进行挤压,使得伤口更加容易愈合,但是气囊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按压效果较差,影响伤口愈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气囊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按压效果较差,影响伤口愈合效果。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靠近左侧位置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中间位置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下方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下方连接有若干个吸盘。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的上方且位于滚珠螺母的前后两侧对应连接有一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左右两端均与壳体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设置为半圆形状。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背侧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与微型马达电性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背侧远离电源插头的位置连接有一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上方位置连接有魔术贴光面,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下方位置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壳体的前侧连接有一组固定架。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组所述束缚带以壳体背侧的竖向中轴线为中线,呈左右对称分布,一组所述固定架以壳体前侧的竖向中轴线为中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顶面中间位置嵌入有观察窗,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面靠近观察窗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LED灯和紫外线灯。
[0015]有益效果:
[0016]一、设置有微型马达、吸盘、轴承座、双向丝杆、滚珠螺母和背板,将两侧的吸盘与患者伤口两侧的皮肤接触,开启两侧的微型马达,带动滚珠螺母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滚珠螺母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背板相向移动,通过两侧吸盘相向移动,完成对伤口处进行挤压,操作简单,并且避免了气囊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按压效果较差的问题;
[0017]二、设置有束缚带、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光面,将壳体放置在患者伤口处,将束缚带一端绕过患者手臂,并穿入固定架内部,使得束缚带外侧的魔术贴光面粘贴在魔术贴毛面上,完成对壳体的固定,方便将壳体固定在患者手臂上,不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壳体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壳体内部的仰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壳体内部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1、魔术贴光面;2、束缚带;3、壳体;4、观察窗;5、固定架;6、控制器;7、电源插头;8、魔术贴毛面;9、轴承座;10、双向丝杆;11、滚珠螺母;12、背板;13、微型马达;14、吸盘;15、LED灯;16、紫外线灯;17、导杆;1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包括壳体3,壳体3的上方靠近左侧位置连接有控制器6,壳体3的右侧壁中间位置连接有微型马达13,微型马达13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10,双向丝杆10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与壳体3固定连接,双向丝杆10的外侧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11,滚珠螺母11的下方连接有背板12,背板12的下方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4,将两侧的吸盘14与患者伤口两侧的皮肤接触,开启两侧的微型马达13,带动滚珠螺母11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滚珠螺母11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背板12相向移动,通过两侧吸盘14相向移动,完成对伤口处进行挤压。
[0027]在一些示例中,背板12的上方且位于滚珠螺母11的前后两侧对应连接有一组套管18,套管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17,导杆17的左右两端均与壳体3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背板12在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套管18沿导杆17外侧进行滑动,通过套管18和导杆17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提高背板12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8]在一些示例中,背板12设置为半圆形状,通过将背板12设置为半圆形状,方便对伤口周围进行挤压,达到挤压效果。
[0029]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的背侧连接有电源插头7,电源插头7与微型马达13电性连接,使用时将电源插头7插在插座上,有利于给微型马达13提供电力支持。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1]设置有微型马达13、吸盘14、轴承座9、双向丝杆10、滚珠螺母11和背板12,将两侧的吸盘14与患者伤口两侧的皮肤接触,开启两侧的微型马达13,带动滚珠螺母11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滚珠螺母11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背板12相向移动,通过两侧吸盘14相向移动,完成对伤口处进行挤压,操作简单,并且避免了气囊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按压效果较差的问题。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

图3所示,壳体3的背侧远离电源插头7的位置连接有一组束缚带2,束缚带2的一端上方位置连接有魔术贴光面1,束缚带2的一端下方位置连接有魔术贴毛面8,壳体3的前侧连接有一组固定架5,将壳体3放置在患者伤口处,将束缚带2一端绕过患者手臂,并穿入固定架5内部,使得束缚带2外侧的魔术贴光面1粘贴在魔术贴毛面8上,完成对壳体3的固定,方便将壳体3固定在患者手臂上,不容易脱落。
[0034]在一些示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的上方靠近左侧位置连接有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右侧壁中间位置连接有微型马达(13),所述微型马达(13)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双向丝杆(10),所述双向丝杆(10)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9)与壳体(3)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0)的外侧连接有一组滚珠螺母(11),所述滚珠螺母(11)的下方连接有背板(12),所述背板(12)的下方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的上方且位于滚珠螺母(11)的前后两侧对应连接有一组套管(18),所述套管(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17),所述导杆(17)的左右两端均与壳体(3)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内科介入术加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设置为半圆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曾莉萍林惠仙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