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检测模块、检测治具及终端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20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音频检测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均贯穿于所述壳体,且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分别设于壳体的不同侧的外表面;还包括音频单元,音频单元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音频单元的发音部或收音部朝向所述第一导音孔,音频单元的电连接线穿过所述出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检测治具,应用有如上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终端检测设备,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检测治具。其有益效果是:既防止噪声干扰,又规避了音波损耗,提升了音频检测的准确性,同时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检测模块、检测治具及终端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终端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音频检测模块、检测治具及终端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接触的终端也越来越多,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POS机、PDA、手机等。
[0003]其中,此类终端在出厂前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测,而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针对终端中屏幕的触摸性能检测。
[0004]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的检测设备也被应用于终端的质量检测。
[0005]由于针对终端产品的性能需要检测的类别繁多,诸如音频器件的性能检测、屏幕的触摸性能检测、屏幕是否存在黑点、电性接口的性能测试等;故而,在同一台终端检测设备上去实现针对终端产品的性能检测,会因为部件众多,难以合理布局。
[0006]其中,在终端检测设备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检测是音频检测,当前终端检测设备中,针对终端产品的中的音频器件的性能检测,如麦克风等收音器件、扬声器等发音器件的性能检测,通常都是直接设置导音通道,将导音通道的一端与终端产品中的音频器件相连,另一端与设于检测设备外部或远离夹持终端的治具用于测定音频器件音频单元性能的音频单元相连,构成密封腔室进行音频检测;由于终端检测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故而,用于测定音频单元性能的音频单元通常设于检测设备外部,或者,需要远离夹持终端的治具;如此检测方式,不仅会增加导音通道而增加成本,同时,音波在导音通道中传播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损耗,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检测模块,以解决当前针对终端进行音频检测时所遇到的噪声干扰和导音通道过长而导致的音波损耗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治具。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检测设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一种音频检测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
[0010]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所述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均贯穿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述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的外表面;
[0011]还包括音频单元,所述音频单元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音频单元的发音部或收音部朝向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音频单元的电连接线穿过所述出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0012]通过设置能够容置音频单元的容置腔,将用于检测终端中音频器件性能的音频单
元设于容置腔内,不仅利于音频单元的安装,还消除了终端检测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音频单元在检测时产生的干扰,也就是说,能够将本技术所提出的音频检测模块集成于终端检测设备的内,达到了既防止噪声干扰,又规避导音通道过长造成的音波损耗,从而提升了音频检测的准确性。
[0013]优选地,所述音频单元包括音频输入器件和音频输出器件,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音频输入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音频输出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0014]通过设置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只需要利用不同导音通道将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分别与待检测终端中的发音器件和收音器件相连通,就可以实现利用同一个音频检测模块对待检测终端同时进行发音器件和收音器件的检测,从而提升了检测的效率。
[0015]优选地,所述出线孔处填充有密封胶。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音孔处的所述壳体表面贴附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通的孔。
[0017]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一种检测治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连接构成夹持待检测终端的底板和限位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终端的承载部,所述限位件上设有限定待检测终端放置于承载部上位置的限位部;
[0018]所述限位件的环孔与待检测终端中的屏幕相适配且环孔的长和宽不小于待检测终端中屏幕的长和宽;
[0019]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孔贯穿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导音孔的一端与待检测终端中的音频元件位置相对应,另一端设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
[0020]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所述音频检测模块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相连通。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音孔构成至多两组分岔孔,且每组管路位于所述主体表面的管口均为一个;当所述第二导音孔构成的分岔孔为一组时,所述第二导音孔构成的分岔孔与待检测终端中的发音器件和收音器件均相连通;或者,当所述第二导音孔构成的分岔孔为两组时,其中任意一组与终端中的发音器件相连通,另一组与终端中的收音器件相连通。
[0022]优选地,本技术所提出的检测治具还包括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音孔相连通,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连通。
[0023]进一步地,所述导音管构成至多两组分岔管,且每组管路至少一个端口与所述音频检测模块相连通。
[0024]优选地,本技术所提出的检测治具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且所述垫片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的形状相匹配。
[0025]作为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一种终端检测设备,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检测治具。
[0026]本技术的一种音频检测模块、检测治具及终端检测设备,其有益效果是:既防止噪声干扰,又规避导音通道过长造成的音波损耗,提升了音频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可靠性;具体体现在:
[0027]第一、通过设置能够容置音频单元的容置腔,将用于检测终端中音频器件性能的音频单元设于容置腔内,也即将音频单元设置为适用于终端检测设备的标准化的模块,不仅利于音频单元的安装,还由于有壳体对终端检测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行屏蔽,从
而消除了噪声对音频单元在检测时产生的干扰,也就是说,能够将本技术所提出的音频检测模块集成于终端检测设备的内,达到了既防止了噪音干扰,又规避了导音通道过长造成的音波损耗,从而提升了音频检测的准确性,同时,由于能够缩短导音通道,因此还能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导音孔,在对待检测终端进行音频检测时,只需要将待检测终端中的音频器件和本技术所提出的音频单元通过第一导音孔连通,使二者处于同一密闭腔室内,就能确保能够对待检测终端中的音频器件进行性能检测,也就是具有明显的可靠性。
[0028]第二、在应用于本技术所提出的检测治具中时,通过在检测治具的主体上设置与待检测终端中的音频元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音孔,既可以将本技术所提出的音频检测模块直接集成于主体上,使第一导音孔与第二导音孔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导音管使第一导音孔、第二导音孔相连通,从而使治具的主体上能够集成更多的功能检测模块,也就是能够提升集成度,且使终端检测设备的布局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检测治具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所述第一导音孔和出线孔均贯穿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述出线孔和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的外表面;还包括音频单元,所述音频单元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音频单元的发音部或收音部朝向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音频单元的电连接线穿过所述出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单元包括音频输入器件和音频输出器件,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音频输入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音频输出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处填充有密封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孔处的表面贴附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通的孔。5.一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连接构成夹持待检测终端的底板和限位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终端的承载部,所述限位件上设有限定待检测终端放置于承载部上位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件的环孔与待检测终端中的屏幕相适配且环孔的长和宽不小于待检测终端中屏幕的长和宽;所述主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祥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