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210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本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若干终端设备、若干边缘侧设备、云平台和可视化模块;各所述终端设备适于采集电池相关数据,以通过相应所述边缘侧设备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以及所述可视化模块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本地端BMS,进一步增强数据计算、存储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云边协同突破了本地BMS的局域限制,借助云端资源优势得以实现,同时采用可视化模块实现储能电站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状态感知、实时监视、调度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为储能提供智能运维及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及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及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储能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参与到工业生产、能源领域,能源系统中数字与物理的互联更加紧密。能源系统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新能源市场日渐繁荣。新能源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储能装机规模的扩大及电池单体数量的增加,本地监控系统应对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面对业务量和计算量的陡增,亟需不断提高硬件CPU的计算能力以及存储容量。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是就地BMS的方式,本地进行数据存储、聚合和分析,同时接收远程控制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
[0003]目前国内主流的BMS采用性价比更高的ARM平台架构来降低压缩就地BMS的硬件成本,采用4核甚至更多核心数量的CPU来提高SOE,SOC,SOH等算法的速度,同时在硬件上不断拓展IDE、SATA等硬盘接口来应当未来可能激增的数据空间存储需求。作为储能系统配套的管理系统之一:目前BMS和EMS更多停留在关注“物”的层面,主要聚焦在本地电池和PCS等设备;而关注“人”的层面相对缺乏,即更全面的设备监控分析功能,运维管理功能等。尤其在一些偏远储能电站,比如高原、孤岛上,如果没有远程监控运维的系统,则储能的运维难度和成本都会极高。加上后续涉及到多电站的整体信息汇总分析,仅依靠就地的BMS和EMS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其次,就地端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往往过多的依赖硬件性能,但在储能业务快速迭代的趋势下,电池单体数量急剧增加,将会迎来业务数据交互吞吐量的陡增,本地电池管理系统势必在计算资源和海量历史数据存储方面遇到瓶颈。单纯采用硬件升级的方式来应对变变局,并不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再次,就地端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展现形式较为单一,往往采用工业带屏一体机作为软件的载体,运行工业上位软件,采集,处理,呈现数据。该方式的弊端在于需要维护人员到达设备现场,就地查看、调试、控制,由于是就地操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但是在空间并不灵活。最后,本地储能电池系统受限于数据计算、存储能力、智能诊断、寿命预测和系统优化等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功能,难以在本地化BMS实现,无法为整个储能系统提供战略级安全保证。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包括:若干终端设备、若干边缘侧设备、云平台和可视化模块;其中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台边缘侧设备,且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通过相应边缘侧设备无线连接云平台;各所述终端设备适于采集电池相关数据,以通过相应所述边缘侧设备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以及所述可视化模块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
[0007]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能量管理设备和/或功率控制设备和/或电池管理设备和/或空调设备和/或消防设备。
[0008]进一步,所述边缘侧设备支持Modbus协议和/或BACnet协议和/或OPCUA协议和/或IEC101协议和/或IEC104协议和/或DNP协议。
[0009]进一步,所述边缘侧设备通过以太网和/或RS232和/或RS422和/或RS485和/或CAN总线进行通信。
[0010]进一步,所述边缘侧设备采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
[0011]进一步,所述云平台包括:边缘计算层、基础设施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层。
[0012]进一步,所述边缘计算层,以用于获取实时数据;所述基础设施服务层,以用于池化资源;所述平台服务层,以用于构建操作系统;所述应用层,以用于提供应用服务。
[0013]进一步,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
[0014]进一步,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PC端;所述PC端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其采用如上述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管理电池。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相较于本地端 BMS,进一步增强数据计算、存储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云边协同突破了本地BMS的局域限制,借助云端资源优势得以实现,同时采用可视化模块实现储能电站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状态感知、实时监视、调度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为储能提供智能运维及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0017]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云边协同的架构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云平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包括:若干终端设备、若干边缘侧设备、云平台和可视化模块;其中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台边缘侧设备,且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通过相应边缘侧设备无线连接云平台;各所述终端设备适于采集电池相关数据,以通过相应所述边缘侧设备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以及所述可视化模块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
[0025]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相较于本地端 BMS,进一步增强数据计算、存储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云边协同突破了本地BMS的局域限制,借助云端资源优势得以实现,同时采用可视化模块实现储能电站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状态感知、实时监视、调度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为储能提供智能运维及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备若干边缘侧设备、云平台和可视化模块创立边云结合机制,实现本地与云端协同工作,构建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在云端搭建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终端设备、若干边缘侧设备、云平台和可视化模块;其中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台边缘侧设备,且各所述终端设备分别通过相应边缘侧设备无线连接云平台;各所述终端设备适于采集电池相关数据,以通过相应所述边缘侧设备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以及所述可视化模块适于从云平台获取电池相关数据,以进行可视化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能量管理设备和/或功率控制设备和/或电池管理设备和/或空调设备和/或消防设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侧设备支持Modbus协议和/或BACnet协议和/或OPCUA协议和/或IEC101协议和/或IEC104协议和/或DNP协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侧设备通过以太网和/或RS232和/或RS422和/或RS485和/或CAN总线进行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炜吴晓峰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