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气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6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气路结构,包括气罐,分流器,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罐底部的排水管,以及排水管夹紧装置;分流器的一端通过第四气管与气罐连接,另一端连接两个以上的治疗支路;每个治疗支路包括第五气管,第五气管的一端连接分流器,另一端连接终端治疗单元,第五气管中间设置有电磁阀;排气电磁阀通过第二气管与气罐连接;所述排水管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板上开有一个供排水管穿过的小孔,小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侧壁,相对侧设置有电磁铁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负压气路供气的稳定性,使治疗仪单一输出通道障发生时仍能使用其余输出通道,且解决了气路排水阀容易堵塞的问题。堵塞的问题。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气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设备领域,一种负压气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干扰电治疗仪使用负压吸附式电极或自粘电极,将两组或多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利用深部干扰后产生的低频调制中频电场,达到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和缓解神经末梢麻痹症状的治疗效果。
[0003]现有技术多为两输出通道甚至多输出通道共用一个气泵供气,几个输出通道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任一输出通道漏气会导致负压气路无法稳定为各输出通道供气,导致整机瘫痪,无法工作,耽误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负压气路结构,能够提高负压气路供气的稳定性,使治疗仪单一输出通道障发生时仍能使用其余输出通道,解决了干扰电治疗仪单一输出通道漏气(单一故障)导致整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负压气路结构,包括气罐、气泵、气压检测器,气罐与气泵之间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气罐与气压检测器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还包括分流器,分流器的一端通过第四气管与气罐连接,另一端连接两个以上的治疗支路;
[0007]每个治疗支路包括第五气管,第五气管的一端连接分流器,另一端连接终端治疗单元,第五气管中间设置有电磁阀。
[0008]所述终端治疗单元为硅胶吸附碗,硅胶吸附碗内置不锈钢圆金属片与导电钢丝与主机连接形成电流输出。
[0009]所述负压气路结构,还包括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罐底部的排水管,以及排水管夹紧装置;其中,排气电磁阀通过第二气管与气罐连接,排水管为软质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板上开有一个供排水管穿过的小孔,小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侧壁,相对侧设置有电磁铁推杆:断电时电磁体推杆伸长,将排水管挤压至固定架侧壁上,排水管关闭;通电后电磁体推杆回缩,排水管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排水。
[0010]现有技术的负压气路排水口的开闭控制都是由电磁阀控制通断,由于成本原因,且适用于真空状态下并能长时间通电的电磁水阀几乎用的都是二通电磁阀,这种阀的弊端是排水口径普遍为1

2mm,孔径太小,很容易被水垢以及颗粒状杂质堵塞,气罐内积水过多会倒吸到气泵,损坏气泵,同时由于无法排干净积水,容易发臭,影响治疗体验感。通过排水管夹紧装置以及固定架侧壁的配合工作,能够有效解决气路排水阀堵塞的问题。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同一负压气源下的不同输出通道前端接上电磁阀,通过各自的电磁阀实现每个输出通道的独立开闭,即使单一输出通道漏气,关闭该通道电磁阀后,仍能使
负压回路正常工作。
[0013]2、本技术用电磁铁推杆伸缩将排水管挤压达到开闭状态,排水管的内径远不止1

3mm,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负压气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仅包含排水部分。
[0016]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7]1‑
气泵,2

气压检测器,3

第一气管,4

排气电磁阀,5

第二气管,6

气罐,7

第三气管,8

第四气管,9

分流器,10

第五气管,11

电磁阀,12

硅胶吸附碗,13

排水管,14

电磁铁推杆,15

固定架,16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9]如图1,一种负压气路结构,包括气罐、气泵、气压检测器,气罐与气泵之间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气罐与气压检测器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还包括分流器,分流器的一端通过第四气管与气罐连接,另一端连接四个的治疗支路;
[0020]每个治疗支路包括第五气管,第五气管的一端连接分流器,另一端连接硅胶吸附碗,第五气管中间设置有电磁阀;硅胶吸附碗内置不锈钢圆金属片与导电钢丝与主机连接形成电流输出。
[0021]如图2,所述负压气路结构,还包括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罐底部的排水管,以及排水管夹紧装置;其中,排气电磁阀通过第二气管与气罐连接,排水管为软质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板上开有一个供排水管穿过的小孔,小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侧壁,相对侧设置有电磁铁推杆:断电时电磁体推杆伸长,将排水管挤压至固定架侧壁上,排水管关闭;通电后电磁体推杆回缩,排水管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排水。
[0022]负压气路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3]气泵1工作产生负压通过第三气管7连接到气罐6,气罐6有若干接口,通过第一气管3连接到气压检测器2,第二气管5连接到排气电磁阀4,第四气管8连接到分流器9,分流器9将气源分为四个支路,每个治疗支路包括第五气管10,第五气管10的一端连接分流器9,另一端连接硅胶吸附碗12,每条支路与输出端硅胶吸附碗12之间单独接一个电磁阀11,控制每条支路的通断,形成的负压可将硅胶吸附碗12紧紧贴合在人体皮肤,每个硅胶吸附碗12内置不锈钢圆金属片与导电钢丝与主机连接形成电流输出,达到治疗目的。当治疗结束后通过排水管13排除废水,当电磁铁推杆14通电后往回缩,此时排水管13处于防松状态,机器进行排水,排水完毕后,断电时电磁铁推杆14的伸长将排水管13挤压到固定架15侧壁上,排水管13关闭。上述气泵1,排气电磁阀4,气压监测器2,电磁阀4,电磁铁等元件均由控制器16控制其开闭。
[0024]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气路结构,包括气罐、气泵、气压检测器,气罐与气泵之间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气罐与气压检测器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分流器的一端通过第四气管与气罐连接,另一端连接两个以上的治疗支路;每个治疗支路包括第五气管,第五气管的一端连接分流器,另一端连接终端治疗单元,第五气管中间设置有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治疗单元为硅胶吸附碗,硅胶吸附碗内置不锈钢圆金属片与导电钢丝与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郭振标钟雪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