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158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包括换热主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多个连通部,高温低压的反应油气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入口分散至多个连通部内,同时相对低温的气相烷烃原料从第一空腔侧壁上的第一入口进入到换热主体内,并通过与连通部外壁接触形成热交换,降低反应油气温度的同时提高气相烷烃原料的温度,形成热交换作业,通过纵向布置的换热主体以及连通部,有效的避免了反应油气中的催化剂细粉在换热过程中出现沉积现象,避免了堵塞情况发生,也避免了由于流动路径的弯折导致对内壁的磨损,提高可靠性,保持作业过程中持续且稳定的换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流化床烷烃脱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0003]烷烃脱氢反应是一种强吸热的裂解反应,在高温低压的反应条件下,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一般反应温度区间为500

750℃,反应压力低于50kPa(g),流化床反应器顶部产出的反应油气具有高温低压且含有催化剂细粉的特点。现有的流化床烷烃脱氢装置中,采用U型管换热器或者浮头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催化剂细粉同步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U型管底部堵塞和内壁磨损问题,堵塞之后直接影响连续作业的进行,且维护处理困难,进而导致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道被堵塞或者磨损影响换热作业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包括:
[0007]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沿纵向布置,且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入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入口,以及用于导出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出口;
[0008]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主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通入反应油气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排出反应油气的第二出口;
[0009]多个连通部,多个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清洁所述连通部的内壁的喷砂装置,所述喷砂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喷出冷却液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壁上设有耐磨层。
[001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通部之间分别平行、间隔布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部的中心线与所述换热主体的中心线平行。
[001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主体在长度方向的中段处设有膨胀节。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口高于所述第一入口布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有用于检修的作业口。
[001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主体上设有排气口以及排液口。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20]本申请通过纵向布置的换热主体,并在换热主体两端设置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多个连通部布置在换热主体内部的第一空腔内,并分别连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入口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出口之间,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高温低压的反应油气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入口分散至多个连通部内,同时相对低温的气相烷烃原料从第一空腔侧壁上的第一入口进入到换热主体内,并通过与连通部外壁接触形成热交换,降低反应油气温度的同时提高气相烷烃原料的温度,最后升温后的气相烷烃原料由第一空腔侧壁上的第二入口排出,同时降温后的反应油气从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出口排出,形成热交换作业,通过纵向布置的换热主体以及连通部,有效的避免了反应油气中的催化剂细粉在换热过程中出现沉积现象,避免了堵塞情况发生,也避免了由于流动路径的弯折导致对内壁的磨损,提高可靠性,保持作业过程中持续且稳定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原理图;
[0024]图中:1、换热主体;11、第一空腔;12、第一入口;13、第一出口;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入口;23、第二连接部;24、第二出口;25、耐磨层;3、连通部;41、喷砂装置;42、喷水装置;51、膨胀节;52、作业口;53、排气口;54、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包括换热主体1、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3与多个连通部3,其中:
[0027]所述换热主体1沿纵向布置,且内部设有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入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入口12,以及用于导出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出口13,通过将气相烷烃原料作为换热对象,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对气相烷烃原料从第一入口12进入到从第一出口13导出的速度进行控制,以提供气相烷烃原料进行换热时所需的接触热传递时间。
[0028]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主体1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用于通入反应油气的第二入口22,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上设
有用于排出反应油气的第二出口24,需要说明的是,换热主体1内的第一空腔11可以设置为仅具备第一入口12与第一出口13,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3与换热主体1之间仅为连接固定关系,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二入口22,且第一连接部21没有直接与换热主体1连通,第一连接部21整体形成具备第二入口22的腔体,同样的,第二连接部23上设置有第二出口24,且第二连接部23没有直接与换热主体1连通,第二连接部23整体形成具备第二出口24的腔体。
[0029]多个所述连通部3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1内,并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22与所述第二出口24之间,通过连通部3的连通作用,使得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3之间的连通部3既处于换热主体1的第一空腔11内,又可以引导进入第二入口22的反应油气由第二出口24排出。
[0030]如图2所示,图中A处为反应油气输入端,图中B处为反应油气输出端,图中C处为气相烷烃原料输入端,图中D处为气相烷烃原料输出端。
[00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纵向布置的换热主体1,并在换热主体1两端设置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3,多个连通部3布置在换热主体1内部的第一空腔11内,并分别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沿纵向布置,且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入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入口,以及用于导出气相烷烃原料的第一出口;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主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通入反应油气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排出反应油气的第二出口;多个连通部,多个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清洁所述连通部的内壁的喷砂装置,所述喷砂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烷烃脱氢高温含尘油气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喷出冷却液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薇薇许步建刘春阳谢恪谦张星朱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