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49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格栅板、除污机构,装置设置有多个格栅板分别由除污口插设于水流通道内,格栅板下端设有贯穿迎水面与背水面的过滤部,格栅板迎水面两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由过滤部向上延伸;所述除污机构包括除污台与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除污台沿迎水面上下移动,除污台位于两个滑槽中间,除污台在滑槽内对应设置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设置过滤部对悬浮物进行拦截过滤,通过铲齿和条状格栅相配合使悬浮物更好脱离过滤部,过滤物通过除污机构向外运输,避免悬浮物堆积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和管理,装置实现自动化管理,有较高的实用性。有较高的实用性。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调蓄池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调蓄池为露天结构,池内存在有大量悬浮物,现有的进水格栅能对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很好地拦截,但是在进水格栅对污水悬浮物进行拦截后没有专门的设备对悬浮物进行清除,这影响了调蓄池的使用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在对悬浮物进行拦截过滤的基础上,对过滤后的悬浮物进行处理,将被过滤物向外运输,避免悬浮物堆积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和管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板、除污机构,装置设置有多个格栅板分别由除污口插设于水流通道内,所述格栅板上端较除污口向上伸出,下端抵接至水流通道底部,格栅板朝向水流方向一侧形成迎水面,相背一侧形成背水面,格栅板下端设有贯穿迎水面与背水面的过滤部,格栅板迎水面两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由过滤部向上延伸;所述除污机构包括除污台与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除污台沿迎水面上下移动,除污台位于两个滑槽中间,除污台在滑槽内对应设置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除污台包括连接板和运输板,连接板上端与导向滑块连接,下端与运输板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动力装置电连接和信号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除污台靠近迎水面一侧设有与过滤部相配合的铲齿。
[0007]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迎水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凸台,所述滑动凸台相较于迎水面凸起且由下向上延伸,滑动凸台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除污台位于滑槽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抵接在滑动凸台远离迎水面的侧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升降绳、升降机、翻转绳、翻转机,升降机和翻转机设于除污口侧,所述翻转绳和升降绳位于迎水面一侧,升降绳上端连接升降机,下端与导向滑块连接,翻转绳上端连接翻转机,下端与运输板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绳通过连接环与运输板连接,翻转绳下端连接在连接环上,连接环与运输板外侧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和翻转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除污口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盖合在除污口上的防臭罩,格栅板上端和动力装置均位于防臭罩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设置过滤部对悬浮物进行拦截过滤,通过铲齿和条状格栅相配合使悬浮物更好脱离过滤部,过滤物通过除污机构向外运输,避免悬浮物堆积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和管理,装置实现自动化管理,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污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污水处理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除污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除污台的与格栅板时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除污台的与格栅板相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识:格栅板

10、过滤部

101、迎水面

102、背水面

103、滑动凸台

104、滑槽

105、铰接轴

106、连接环

107、导向滑块

108,除污机构

20、除污台

201、连接板

202、运输板

203、滚轮

204、动力装置

205、安装架

206、升降机

207、升降绳

208、翻转机

209、翻转绳

210、铲齿

211,除污口

30,防臭罩

40,水流通道

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2]如图所示,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板10,一侧形成有迎水面102,与迎水面102相背的一侧形成有背水面103,格栅板10的下端设有贯穿迎水面102与背水面103的过滤部101;除污机构20,包括除污台201位于迎水面102的除污台201和与除污台201连接的动力装置205,动力装置205带动除污台201沿迎水面102上下移动。除污台201具有装载状态和运输状态,除污台201处于装载状态时,使位于过滤部101的被过滤物位于除污台201上;除污台201处于运输状态时,将被过滤物沿迎水面102向上移动并远离过滤部101。格栅板10的过滤部101对悬浮物进行过滤,除污机构20对过滤后的悬浮物进行处理,并将被过滤物沿迎水面102向上移动并远离过滤部101避免悬浮物,避免悬浮物堆积影响了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和管理。被过滤物指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物被过滤部101拦截,水则由过滤部101穿过迎水面102和背水面103。过滤部101由间隔设置的条状格栅形成,条状格栅沿上下方向设置,除污台201靠近迎水面102一侧还设有与过滤部101相配合的铲齿211。一般悬浮物在水流作用下会使悬浮物贴在迎水面102对应的过滤部101上,本实施例通过铲齿211和条状格栅相配合,以使悬浮物更好脱离过滤部101。
[0023]格栅板10位于迎水面102的一侧设有两个相对的滑槽105,滑槽105由过滤部101向上延伸,除污台201位于两个滑槽105中间,除污台201位于滑槽105的两侧对应设有导向滑块108,导向滑块108滑动连接在滑槽105内。导向滑块108滑与滑槽105相配合使得除污台201上下移动时按格栅板10方向移动且不摇晃。除污台201包括两个扇形的连接板202和弧面的运输板203,两个连接板202的弧形部分朝下设置,连接板202下端弧形部分别连接在运输板203位于滑槽105的两侧,上端分别与导向滑块108连接,运输板203的凹面朝上设置;除
污台201处于装载状态时,运输板203与迎水面102平行,防止将悬浮物往下压;除污台201处于运输状态时,运输板203与迎水面102垂直,其上表面用于承载悬浮物。使用时,首先将运输板203与迎水面102保持平行并放到水流通道50底部时,运输板203旋转90
°
后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板、除污机构,装置设置有多个格栅板分别由除污口插设于水流通道内,所述格栅板上端较除污口向上伸出,下端抵接至水流通道底部,格栅板朝向水流方向一侧形成迎水面,相背一侧形成背水面,格栅板下端设有贯穿迎水面与背水面的过滤部,格栅板迎水面两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由过滤部向上延伸;所述除污机构包括除污台与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除污台沿迎水面上下移动,除污台位于两个滑槽中间,除污台在滑槽内对应设置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除污台包括连接板和运输板,连接板上端与导向滑块连接,下端与运输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动力装置电连接和信号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台靠近迎水面一侧设有与过滤部相配合的铲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巍王准江鸿鹏普肚鸿刘亚奇谢小涛杨小天潘宜蕾王刚逢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