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74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顶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爪,螺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副锥形齿轮,支撑板背面上下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锥形齿轮,主锥形齿轮与对应所述副锥形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副锥形齿轮、主锥形齿轮、蜗杆一、蜗轮一和螺杆,一次性固定血袋,减少了作业步骤,降低了固定安装血袋的时间。降低了固定安装血袋的时间。降低了固定安装血袋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输血袋是常见的医疗用品,为患者输血是救助病人的治疗手段,目前,医用输血袋为一次性袋体,袋体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内设有封闭膜,使用时,将输血袋放置在平台上,利用输血器插头戳破封闭膜进入袋体形成输血通道。输血袋穿刺时需对其固定,由于输血袋是柔软的、活动的,需对其四角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固定装置需要对每个角分别固定,操作较为繁琐,耗费时间长,同时,固定后的输血袋角度固定,无法调整其角度,使得便于对其进行穿刺。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固定装置需要对每个角分别固定,操作较为繁琐,耗费时间长,同时,固定后的输血袋角度固定,无法调整其角度,使得便于对其进行穿刺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顶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爪,螺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副锥形齿轮,支撑板背面上下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锥形齿轮,主锥形齿轮与对应所述副锥形齿轮相啮合,转动轴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一,支撑板背面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承接块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一,蜗轮一与蜗杆一相啮合。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二,蜗杆二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与支架转动连接,安装杆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二,蜗轮二与蜗杆二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防脱片,导向杆与固定爪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柄。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爪的形状呈之字形,固定爪端部平行于支撑板表面。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爪对称分布在支撑板的四角。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副锥形齿轮、主锥形齿轮、蜗杆一、蜗轮一和螺杆,能通过控制摇柄,从
而同时控制四个固定爪的升降,从而完成对血袋四角的固定,固定十分牢靠,血袋不会发生晃动,同时,也无需分别对血袋的每个角进行固定,一次性固定血袋,减少了作业步骤,降低了固定安装血袋的时间;
[0014]2、通过设置蜗杆二、蜗轮二和支撑板,能对血袋固定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中对穿刺角度的需求以及不同医生的穿刺习惯,使得血袋穿刺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
[0019]101、摇柄;102、防脱片;103、固定爪;104、支撑板;105、底座;106、导向杆;107、螺杆;108、固定块;109、副锥形齿轮;110、主锥形齿轮;111、支撑块;112、蜗轮一;113、蜗杆一;114、转动轴;115、承接块;116、转动杆;
[0020]201、活动板;202、转动把手;203、定位板;204、蜗轮二;205、安装杆;206、蜗杆二;20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参照图1

3所示,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05,所述底座105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03,定位板203顶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杆205,安装杆205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1,活动板201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4,支撑板104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8,固定块108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107,螺杆107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爪103,螺杆107后端固定连接有副锥形齿轮109,支撑板104背面上下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1,支撑块111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4,转动轴11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锥形齿轮110,主锥形齿轮110与对应所述副锥形齿轮109相啮合,转动轴114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一112,支撑板104背面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115,承接块115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6,转动杆116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一113,蜗轮一112与蜗杆一113相啮合;
[0023]使用时,将血袋放置在支撑板104表面,使得血袋四角均位于对应的固定爪103处,旋转摇柄101,带动转动杆11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蜗杆一113转动,使得蜗轮一112在蜗杆一113的驱动下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14转动,带动主锥形齿轮110转动,主锥形齿轮110驱动副锥形齿轮109转动,螺杆107跟随副锥形齿轮109一起转动,从而固定爪103沿导向杆106运动,固定爪103靠近支撑板104表面,将血袋的四角压合住,对血袋进行固定。
[0024]具体的,底座1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207,两个所述支架207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二206,蜗杆二206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02,转动把手202与支架207转动连接,安装杆205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二204,蜗轮二204与蜗杆二206相啮合;
[0025]调整角度时,旋转转动把手202,带动蜗杆二206转动,从而使得蜗轮二204转动,于是,带动安装杆205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104转动,固定在支撑板104表面的血袋也随之转
动相应的角度,配合医生穿刺的习惯,由于蜗轮二204和蜗杆二206的自锁性,蜗轮二204无法驱动蜗杆二206转动,因而当蜗杆二206停止运动时,支撑板104角度被固定。
[0026]支撑板104正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6,导向杆106端部固定连接有防脱片102,导向杆106与固定爪103滑动连接,转动杆116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柄101。
[0027]固定爪103的形状呈之字形,固定爪103端部平行于支撑板104表面,多个所述固定爪103对称分布在支撑板104的四角,固定爪103从血袋的四角对其固定,防止血袋在输液时,在外部冲击下出现晃动。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副锥形齿轮109、主锥形齿轮110、蜗杆一113、蜗轮一112和螺杆107,能通过控制摇柄101,从而同时控制四个固定爪103的升降,从而完成对血袋四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袋穿刺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5),所述底座(105)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03),定位板(203)顶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杆(205),安装杆(205)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1),活动板(201)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4),支撑板(104)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8),固定块(108)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107),螺杆(107)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爪(103),螺杆(107)后端固定连接有副锥形齿轮(109),支撑板(104)背面上下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1),支撑块(111)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4),转动轴(11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锥形齿轮(110),主锥形齿轮(110)与对应所述副锥形齿轮(109)相啮合,转动轴(114)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一(112),支撑板(104)背面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115),承接块(115)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6),转动杆(116)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一(113),蜗轮一(112)与蜗杆一(113)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明玮禹亚丽胡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