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芸专利>正文

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28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工程塑料的改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方 法,并通过紫外辐照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分子链上引入C=O、 C-O、-OH含氧基团制备改性、增韧LLDPE/Si3N4/PA66纳米复合材料。此 材料能充分满足工程塑料的要求,并且加工性能增强,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工程塑料的改性
,特别是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聚酰胺工程塑料具有高强、耐油、自润滑等优良特性,其产量 据五大工程塑料之首,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体育用品、 机械和包装等领域。其具有密度低,易于加工等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聚合物作为金属的对偶摩擦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 某些特定的工况条件下,聚合物材料还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对耐磨性能的要 求,需要通过各种改性手段来改善聚合物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它也存在 低温和干态冲击强度差,吸水率大等缺点。且工程用PA66要求耐磨性高, 且机械性能高等优点,如汽车行业的内外饰件及车轮饰盖等都对PA66材 料的机械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但传统的未改姓的PA66材料就其本身单一 物理性质而言,并不能满足较高要求,而对于PA66的改性,众多化学家 在此方面也做了较多深入的研究,现有的应用较广的改性材料为玻璃纤 维与PA66的增强复合改性,改性后增强幅度不大,且仅仅针对强度改性, 不能进行多方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此材料能充分满足工程塑 料的要求,并且加工性能增强,提高加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方法,并通过紫外辐照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分子链上引入0=0、 C-0、 -OH含氧基团制备改性、增 韧LLDPE/Si3N4/PA66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耐磨擦、增韧PA6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 体制备步骤工艺是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四氟乙烯(PTFE)、 氮化硅(Si3N4)纳米粉、PA66为原材料,使PA66在80。C真空条件下干 燥24h,石墨、PTFE和Si3N4纳米粉在150。C真空条件下干燥8h,用Ca-I 紫外灯在空气中、7(TC环境温度下对LLDPE进行辐照并在真空环境下干燥 8小时,干燥好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99&的LLDPE、 85%的PA66、 6%的Si3N4 配好后,在高速混料机里预混5分钟,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 出造粒,最后将得到的料粒在8(TC真空条件下干'燥24h后注塑成型,得到 最终产品。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如下优点1、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数据显示,加入Si3N4纳米粉质量分数为6%后,摩擦因数为O. 17, 相对于未添加纳米颗粒时降低了约48%,同样在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的磨损 率达到0. 9*10-6mm3/ (N: m),相对于未添加纳米颗粒的降低了近30%。2、 磨损表面SEM形貌分析图1显示了未改性和改性的PA66材料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图。从图 la和图lb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未改性材料有明显的摩擦痕迹,而 改性后的材料表面比较光滑。图2为复合材料摩擦实验后在金属对磨副上 形成高分子转移膜的微观形貌图。很显然,改性复合材料所形成的转移膜 连续且均匀。而未添加纳米颗粒的图2b中可以看到金属对磨副表面的原 始磨痕,高分子转移膜只是星星点点地分布在金属盘表面。出现上述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当复合材料中为添加纳米Si3N4颗粒时, 所形成的高分子转移膜与金属对磨副的结合力较弱,在对磨副表面不能形 成连续的转移膜,摩擦过程中复合材料直接受到金属对磨副原始磨痕的磨 削作用,因此材料磨损表面比较粗糙,磨痕明显。当在材料中加入一定量 的纳米Si3N4填料时,纳米颗粒促进了高分子转移膜的形成,且对材料摩 擦表面起到抛光的作用,因此材料磨损面较光滑,摩擦因数低,磨损率较 小。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为了更进一步探讨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 X射 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化学分析,图3是改性复合材料样品试验前后 表面Si2P的XPS谱,从峰位来看,摩擦试验前后没有变化,峰位都在102.04eV左右,说明在试验中没有发生摩擦反应。从波峰形状来看,A谱 线中波峰很小,B谱线中有一个大而明显的波峰,这说明在B谱线中Si3N4 含量更高,表明摩擦后材料表面聚集了大量的Si3N4颗粒,其聚集程度要 远远高于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原有的含量程度。对于试样磨损面纳米 Si3N4富集的原因可作如下解释摩擦开始时,复合材料表面部分材料脱 离,形成磨屑,这些磨屑一部分随着试样的转动被甩出摩擦面,而另一部 分在摩擦面间滚动,作为磨粒存在,在压力和摩擦热的共同作用下,这部 分磨屑中俄尼龙基体被逐渐涂抹到金属对磨削表面,而余下的含少量树脂 的Si3N4颗粒则会因为硬度高于基体而被镶嵌到其中,从而使摩擦后试样 表面纳米Si3N4含量增高。这些富集的纳米Si3N4颗粒在试样摩擦表面起 到了局部增强的作用,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磨损率。 4、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PA66和未辐照的LLDPE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 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较低,达不到对PA66的增韧改姓目的。这是由 于LLDPE是非极性的,它和极性的PA66之间不相容,LLDPE粒子在PA66 基体中的分散差以及和两相界面相互作用差所导致的,这在SEM中可以清 楚的观察到。对于改性复合材料,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弯 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提高,在辐照24h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53. 6MPa、 63. 6MPa和135. 8J/m,分别比未辐照LLDPE/PA66复合材料提高 了20%、 13%和330%。由于辐照LLDPE分子链上引入了 C=0、 C~0和"OH 等基团,改善了它在PA66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两相之间的相容性和界面相互作用。因此,PA66/辐照L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 度)提高,辐照官能化LLDPE表现出较好的增韧作用。当辐照时间达到36h 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有所下降,这可能是 由于辐照时间长,LLDPE过度降解以及生成角度小分子产物导致辐照LLDPE本体的力学性能下降的缘故。 5、 SEM分析从未改性复合材料的低温冷脆断面可以观察到未辐射LLDPE在PA66 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对于未改性复合材料,分散相LLDPE粒子裸露在断面 表面,其粒径较大,它与PA66之间的界面很清晰,且PA66基体表面还分 布着一些空穴,这是在脆断该复合材料时LLDPE粒子从基体上脱落形成的。 这表明未辐照LLDPE/PA66体系的相容性差,分散相LLDPE在基体PA66中 的分散性差以及两相之间的界面粘结力弱。因此未辐照LLDPE/PA66复合 材料的力学性能差,未辐照的LLDPE的加入不能有效的改善PA66的韧性。关于辐照12hLLDPE/PA66 (30/70)复合材料,大多数的LLDPE粒子被 PA66包覆,只有几个LLDPE粒子裸露在断面的表面,而且LLDPE粒径明显 变小。在辐照24小时的LLDPE/PA66复合材料中看不到裸露的LLDPE粒子。 与未辐照LLDPE/PA66复合材料相比,辐照LLDPE/PA66复合材料的分散性 和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两相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明显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擦、增韧PA6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方法,并通过紫外辐照在LLDPE的分子链上引入C=O、C-O、-OH含氧基团制备改性、增韧LLDPE/Si3N4/PA66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芸任庆平
申请(专利权)人:史芸任庆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