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87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所述浮囊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源和开关气阀,以及放气阀;开关气阀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放气阀与所述开关气阀连接;所述阀体具有内部空腔,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关气阀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活塞式阀芯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活塞式阀芯封堵所述第一气路;所述电爆管点爆后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所述活塞式阀芯沿所述内部空腔移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路实现与所述放气口连通,所述放气口流出。通过电爆管引爆气体推进活塞式阀芯,使气源的气体进入第一气路,最终从放气口排出,用于对浮囊进行充气,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水下浮囊充放气装置,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囊充气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洋装备,例如水下航行器、水面漂浮浮标需要浮囊提供足够的浮力,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浮囊的充放气装置是将高压气体从高压气瓶中释放出来,进而通过相关管路对浮囊进行充气的装置。
[0003]在一些特殊使用环境下,浮囊充放气装置需要满足体积小、存储气体体积大、防水等多种工程需求。而目前一般使用的压缩空气作为气源的充放气装置采用电磁阀作为气路开闭执行器件,体积较大、成本高,且一般无法防水,需要额外增加其他防水措施;常用的一次性二氧化碳气瓶放气装置能够满足体积小、防水的需求,但市售规格较少,且多为大长径比型气瓶,较难满足多样化的工程需求。
[0004]所以,急需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水下浮囊充放气装置,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通过电爆管引爆气体推进活塞式阀芯,使气源的气体进入第一气路,最终从放气口排出,用于对浮囊进行充气,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水下浮囊充放气装置,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
[0006]所述浮囊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源和开关气阀,以及放气阀;
[0007]所述气源中的气体具有预定压力;
[0008]开关气阀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开关气阀对气源实现开关,所述放气阀与所述开关气阀连接;
[0009]所述放气阀包括阀体和活塞式阀芯,以及电爆管;
[0010]所述阀体具有内部空腔,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关气阀连接,且通过开关气阀的第一气路引入到所述内部空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放气口;
[0011]所述活塞式阀芯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活塞式阀芯封堵所述第一气路;
[0012]所述电爆管固定在所述内部空腔中,以使点爆后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所述活塞式阀芯沿所述内部空腔移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路实现与所述放气口连通,最终所述气源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路进入所述内部空腔,再通过所述放气口流出。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源为高压气瓶,所述开关气阀采用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气阀与所述放气阀之间通过紫铜垫密封。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气路,所述第二气路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中部与所述开关气阀的气体接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一端上通过第一堵头进行封堵。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第一O型圈实现密封。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爆管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内部空腔的螺纹壁上,所述电爆管的一端朝向所述活塞式阀芯,所述电爆管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内部空腔。
[0018]在一实施例中,在露出所述电爆管的一端外罩有水密转接座。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密转接座与所述阀体通过第二O型圈密封。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部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电爆管连接,所述内部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头封堵。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式阀芯与所述内部空腔的内壁通过第三O型圈密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放气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气源1
[0027]开关气阀2
[0028]放气阀3
[0029]阀体31
[0030]内部空腔311
[0031]放气口312
[0032]第二气路313
[0033]第一堵头314
[0034]活塞式阀芯32
[0035]电爆管33
[0036]紫铜垫4
[0037]第一O型圈5
[0038]水密转接座6
[0039]第二O型圈密封7
[0040]第二堵头封堵8
[0041]第三O型圈密封9
具体实施例:
[0042]对于浮囊充气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高压电磁阀实现开关控制,这种结构在水下并不能实现防水,且一次性二氧化碳气瓶规格少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并没有非常完美的浮漂专用充气、放气装置。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放气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所述浮囊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源1和开关气阀2,以及放气阀3;
[0044]气源1中的气体具有预定压力;
[0045]开关气阀2与气源1连接,开关气阀2对气源1实现开关;
[0046]放气阀3与开关气阀2连接,放气阀3包括阀体31和活塞式阀芯32,以及电爆管33;
[0047]阀体31具有内部空腔311,阀体31与开关气阀2连接,且通过开关气阀2的第一气路21引入到内部空腔311,阀体31上设置有放气口312;
[0048]活塞式阀芯32设置在内部空腔311中,活塞式阀芯32封堵第一气路21;
[0049]电爆管33固定在内部空腔311中,以使点爆后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式阀芯32沿内部空腔311移动,并露出第一气路21实现与放气口312连通,最终气源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路21进入内部空腔311,再通过放气口312流出。
[0050]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电爆管33是一种能够点燃产生爆破的火工品,爆破产生的膨胀空气位于内部空腔311中,且在电爆管33与活塞式阀芯32之间,所以当在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中产生膨胀空气后,则会推动活塞式阀芯32移动,此时,放气口312通过内部空腔311与第一气路21连通,由于气源1具有预定压力,所以内部的气体会从放气口312排出,此时将浮囊的进气口与放气口312连通后,气体会直接进入浮囊中,提供了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的具体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水下浮囊充放气装置,对浮囊进行水下充气装置的技术问题。
[0051]在一实施例中,气源1为高压气瓶,开关气阀2采用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
[005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源1的具体实施方式,开关气阀2则采用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所述高压气瓶为耐压20MPa以及以上规格的一系列容量规格的高压气瓶,所述的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与专门设计的放气阀螺纹连接,转接阀一侧为常用的G3/8螺纹接口。另外,充气量可通过称重精确控制,以满足对不同浮囊体积的充气需求。
[0053]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充放气装置包括:一气源(1),所述气源(1)中的气体具有预定压力;一开关气阀(2),其与所述气源(1)连接,所述开关气阀(2)对气源(1)实现开关;一放气阀(3),所述放气阀(3)与所述开关气阀(2)连接,所述放气阀(3)包括:一阀体(31),其具有内部空腔(311),所述阀体(31)与所述开关气阀(2)连接,且通过开关气阀(2)的第一气路(21)引入到所述内部空腔(311),所述阀体(31)上设置有放气口(312);一活塞式阀芯(32),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311)中,所述活塞式阀芯(32)封堵所述第一气路(21);一电爆管(33),其固定在所述内部空腔(311)中,以使点爆后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所述活塞式阀芯(32)沿所述内部空腔(311)移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路(21)实现与所述放气口(312)连通,最终所述气源(1)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路(21)进入所述内部空腔(311),再通过所述放气口(312)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为高压气瓶,所述开关气阀(2)采用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气阀(2)与所述放气阀(3)之间通过紫铜垫(4)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汤伟江杨贺然王俊昌杨继荣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