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46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及方法,波长为λ的光源、第一平面反射镜、显微物镜、第一透镜、分光棱镜、第二平面反射镜、第三平面反射镜、第二透镜、孔阵列、第三透镜、CCD相机和计算机;光源发出光束经过第一平面反射镜后到达被测样品,调制上物体信息后的光波经显微物镜扩束,后由第一透镜准直从而形成平面光,随后经过将光束一分为二的分光棱镜,随后两束光分别经过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随后两束光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孔径阵列和第三透镜,随后由CCD相机的感光面接收,CCD相机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视场利用率高、样本制作简单、畸变信息较小和全息图质量高的优点。畸变信息较小和全息图质量高的优点。畸变信息较小和全息图质量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全息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轴数字全息干涉显微测量技术以其无标记、非接触、宽视场和高精度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生命科学、无损检测、温度场测量和微结构测量等领域。相比于现有分波前干涉的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分振幅干涉的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具有较高的视场利用率且不要求样本在视野中具有稀疏性。且共光路结构受外界环境以及温度扰动较小,其结构紧凑,易于与倒置的显微镜相集成,因而离轴共路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0003]维也纳医科大学的A.S.G.Singh等(A.S.G.Singh,A.Anand,R.A.Leitgeb,B.Javidi.Lateral shearing digital holographic imaging of small biological specimens.Optics Express.2012,20,23617
/>23622)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长为λ的光源、第一平面反射镜、显微物镜、第一透镜、分光棱镜、第二平面反射镜、第三平面反射镜、第二透镜、孔阵列、第三透镜、CCD相机和计算机;光源发出光束经过第一平面反射镜后到达被测样品,调制上物体信息后的光波经显微物镜扩束,后由第一透镜准直从而形成平面光,随后经过将光束一分为二的分光棱镜,随后两束光分别经过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随后两束光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孔径阵列和第三透镜,随后由CCD相机的感光面接收,CCD相机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构成共轭的4f系统;孔径阵列由分离的大孔A和针孔B组成,位于共轭4f系统的傅里叶平面上,大孔A位于光轴的中心,针孔B的大小与波长λ在傅里叶平面上的艾里斑直径大小d一致,其中d<1.22λf2/D,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D为第二透镜的通光孔径;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位于第一透镜的共轭后焦平面上,且第二平面反射镜以可调节的倾斜角度θ位于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三平面反射镜与光轴垂直放置位于分光棱镜的出射光路上,或者第二平面反射镜以可调节的倾斜角度θ位于分光棱镜的出射光路上,第三平面反射镜与光轴垂直放置位于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振幅点干涉共路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明广靳奇强刘磊钟志于蕾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