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43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吸鼓风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内的鼓风机本体,鼓风机本体包括电机,电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电机壳体、定子和主轴,电机壳体上设有电机壳体冷却通道,电机壳体冷却通道的进气口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的进风口设置在机箱外,电机壳体冷却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有风冷管,风冷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机箱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级叶轮并联结构及多个风冷通道的设计,使得整机整体尺寸小,重量小,成本低,能耗低,能够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吸鼓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
,具体是一种双吸鼓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冷空气悬浮鼓风机通常采用单叶轮结构,同样气动参数情况下,尺寸大、成本高,轴向力大,轴承寿命低;另外也有采用两级并联结构的风冷空气悬浮鼓风机,但通常会安装散热叶轮,然而散热叶轮会使结构复杂、成本高、额外增加耗电量,而且对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来讲,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载荷大,空气悬浮轴承间隙小,冷却气量小,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而失效和损坏;主轴和电机散热量大,风冷结构如果冷却不足,会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温度高容易高温退磁,电机定子温度高容易破坏绝缘漆导致电机短路烧毁。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无需增加散热叶轮,也能通过多个风冷通道来实现对径向轴向、推力轴承、主轴、电机定子、电机壳体的冷却,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吸鼓风机,无需增加散热叶轮,通过两级叶轮并联结构及多个风冷通道的设计,整机整体尺寸小,重量小,成本低,实现对径向轴向、推力轴承、主轴、电机定子、电机壳体的冷却,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鼓风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鼓风机本体,所述鼓风机本体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电机壳体、定子和主轴,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电机壳体排气孔和电机壳体冷却通道,所述电机壳体冷却通道的进气口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外,所述电机壳体冷却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有风冷管,所述风冷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本体内设有风冷通道,电机壳体冷却通道出气口的冷空气经所述风冷管的出风口进入风冷通道后从电机壳体排气孔排出,所述风冷通道具有多个且至少包括径向轴承风冷通道和主轴风冷通道两个风冷通道;
[0007]所述鼓风机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两端的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所述一级叶轮和所述二级叶轮分别设置在一级蜗壳和二级蜗壳内,所述一级蜗壳和所述二级蜗壳上的进风口均与风冷管出风口相通,所述一级蜗壳和所述二级蜗壳的出风口均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外;
[0008]所述主轴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磁钢和中间套,所述中间套的两端分别设有挡片,两个所述挡片上分别设有第一挡片通气孔和第二挡片通气孔;
[0009]所述主轴的两端均套设有轴套,左侧轴套上设有轴套通气孔,主轴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轴套通气孔相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气孔包括互相垂直的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轴向孔与所述轴套通气孔同轴设置;
[0010]所述一级叶轮、一级蜗壳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分别与所述一级叶轮和所述左侧轴套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轴套通气孔相通;
[0011]所述电机壳体、二级蜗壳和所述二级叶轮之间设有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套设在右侧轴套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右侧轴套和所述二级叶轮之间设有第五间隙和第六间隙;
[0012]主轴的右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五间隙相通的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挡片通气孔相通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挡片通气孔相通,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电机壳体排气孔,所述电机壳体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轴风冷通道包括第一风冷通道和第二风冷通道,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轴套通气孔、第一通气孔、第一挡片通气孔、第一排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14]所述第二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六间隙、第五间隙、第二通气孔、第二挡片通气孔、第二排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气孔为斜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径向轴承,两端的所述径向轴承与所述主轴之间均设有径向轴承间隙,左侧的径向轴承外侧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
[0017]所述左侧轴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推力盘,所述推力盘的两侧设有推力轴承,两侧的推力轴承分别与所述推力盘之间设有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
[0018]进一步的,所述径向轴承风冷通道包括第三风冷通道和第四风冷通道,所述第三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左侧的径向轴承间隙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19]所述第四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六间隙、第五间隙、右侧的径向轴承间隙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20]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径向轴承座通气孔,所述径向轴承座通气孔与所述第三间隙相通;
[0021]所述风冷通道还包括第五风冷通道,所述第五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径向轴承座通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二级蜗壳之间设有第七间隙,所述第二背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七间隙相通的背板通气孔,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背板通气孔相通的电机壳体通气孔,所述电机壳体通气孔与所述电机壳体排气孔相通;
[0023]所述风冷通道还包括第六风冷通道,所述第六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七间隙、背板通气孔、电机壳体通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通气孔和所述电机壳体通气孔均为斜孔。
[0025]进一步的,所述径向轴承上设有径向轴承通气孔,所述径向轴承通气孔与所述电机壳体排气孔相通;
[0026]所述风冷通道还包括第七风冷通道和第八风冷通道,所述第七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径向轴承通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27]所述第八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六间隙、第五间隙、径向轴承通气孔和电机壳体排气孔。
[002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外侧套设有调风板,所述调风板伸入所述机箱内,所述调风板与所述进风管之间的间隙可调。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无需增加散热叶轮,使得整机整体尺寸小,重量小,成本低,能耗低,通过两级叶轮并联结构及多个风冷通道的设计,能够实现对径向轴向、推力轴承、主轴、电机定子、电机壳体的冷却,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0032](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耗低,采用自循环风冷设计,通过八个风冷通道来实现对鼓风机本体内腔的冷却,提高了对主轴、电机定子和轴承的冷却效果,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
[0033](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风板的设计,能够调节冷气风量,加大对径向轴承、推力轴承、主轴、电机定子的冷却效果,满足大功率空气悬浮鼓风机空冷结构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及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的鼓风机本体(2),所述鼓风机本体(2)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电机壳体(211)、定子(212)和主轴(213),所述电机壳体(211)上设有电机壳体冷却通道(2112),所述电机壳体冷却通道(2112)的进气口连接有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1)外,所述电机壳体冷却通道(2112)的出气口连接有风冷管(4),所述风冷管(4)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本体(2)内设有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具有多个且至少包括主轴风冷通道和径向轴承风冷通道两个风冷通道;所述鼓风机本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21)两端的一级叶轮(22)和二级叶轮(23),所述一级叶轮(22)和所述二级叶轮(23)分别设置在一级蜗壳(24)和二级蜗壳(25)内,所述一级蜗壳(24)和所述二级蜗壳(25)上的进风口均与风冷管(4)出风口相通,所述一级蜗壳(24)和所述二级蜗壳(25)的出风口均连接有排风管(5),所述排风管(5)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机箱(1)外;所述主轴(213)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磁钢(214)和中间套(215),所述中间套(215)的两端分别设有挡片(216),两个所述挡片(216)上分别设有第一挡片通气孔(2161)和第二挡片通气孔(2162);所述主轴(213)的两端均套设有轴套,左侧轴套(217)上设有轴套通气孔(2171),主轴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2131)和第一排气孔(2132),所述第一通气孔(2131)与所述轴套通气孔(2171)相通;所述一级叶轮(22)、一级蜗壳(24)与所述电机壳体(211)之间设有第一背板(26),所述第一背板(26)分别与所述一级叶轮(22)和所述左侧轴套(217)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00)和第二间隙(200),所述第二间隙(200)与所述轴套通气孔(2171)相通;所述电机壳体(211)、二级蜗壳(25)和所述二级叶轮(23)之间设有第二背板(29),所述第二背板(29)套设在右侧轴套(2110)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右侧轴套(2110)和所述二级叶轮(23)之间设有第五间隙(500)和第六间隙(600);主轴的右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五间隙(500)相通的第二通气孔(2133)、与所述第二挡片通气孔(2162)相通的第二排气孔(2134),所述第二通气孔(2133)与所述第二挡片通气孔(2162)相通,所述电机壳体(211)上设有电机壳体排气孔(2111),所述电机壳体排气孔(2111)与所述第二排气孔(2134)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吸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风冷通道包括第一风冷通道和第二风冷通道,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间隙(100)、第二间隙(200)、轴套通气孔(2171)、第一通气孔(2131)、第一挡片通气孔(2161)、第一排气孔(2132)和电机壳体排气孔(2111);所述第二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六间隙(600)、第五间隙(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继余郭鑫鑫李锐陆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