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起身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27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起身座椅,包括坐垫架,所述坐垫架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侧边转动连接的底架,所述坐垫架和底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随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架同步转动的弧形牵引块,所述坐垫架上与底架所在位置相对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侧边连接且可翻转的靠背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坐垫架的翻转角度不受第一电动推杆的长度体积影响,增加了第一电动推杆的驱动力的转化效率,降低了驱动件的投入成本,且第一电动推杆不直接承受坐垫架上带来的作用力,有效减少了第一电动推杆所要承受的压力,同时可实现对病人的辅助起身功能等特点。人的辅助起身功能等特点。人的辅助起身功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起身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起身座椅,属于座椅靠背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需要长期卧床或者椅座在座椅上,当独处时,没有他人的帮助,个人从座椅上起身具有较大的困难度,甚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3]在公开号为CN216603322U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多功能老年人起身辅助椅,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横板,且两个支架之间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支架的上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均固定有两个连接角,且两个支架的上侧均通过连接角转动连接有座椅板,所述座椅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座椅靠背。
[0004]该起身辅助椅采用两个调节电缸直接连接驱动靠背和座椅板,转化效率极低,当需要将靠背调节至水平状态时,靠背无法再度通过调节电缸驱动朝上翻转,同时需要将靠背和座椅板朝上翻转至最大角度时,如座椅板垂直于水平线,所需的调节电缸的长度较大,空间占用较广,成本较高,且坐垫架上的重力全部由调节电缸整体承受,使得调节电缸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起身座椅,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座椅板的翻转角度受驱动件体积限制,驱动件投入成本较高且更易损坏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辅助起身座椅,包括坐垫架,所述坐垫架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侧边转动连接的底架,所述坐垫架和底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随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架同步转动的弧形牵引块,所述坐垫架上与底架所在位置相对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侧边连接且可翻转的靠背架;上述第一电动推杆与转动轴和弧形牵引块传动连接,实现对坐垫架的传动,第一电动推杆只需驱动转动轴转动,便可以通过弧形牵引块带动坐垫架实现翻转,第一电动推杆不与坐垫架直连,坐垫架的翻转角度不受第一电动推杆的长度影响,增加对第一电动推杆的驱动力的转化效率,降低了驱动件的投入成本,且第一电动推杆不直接承受坐垫架上带来的作用力,有效减少了第一电动推杆所要承受的压力,而可翻转靠背架与坐垫架的翻转配合,可以将病人托起,辅助病人起身。
[0007]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牵引块上设有沿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弧形槽,所述坐垫架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弧形槽内且可沿弧形槽的弧形轨迹移动的导轮;上述弧形槽和导轮的配合设置,导轮可在坐垫架翻转时,在弧形槽内移动,使得坐垫架通过弧形槽的导向,且通过弧形牵引块的翻转带动,实现坐垫架的翻转,从而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坐垫架翻转的驱动,且保持了坐垫架充足的翻转角度以保证实际使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的弧形轨迹占弧形槽所在的圆形轨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上述弧形槽的弧形轨迹占弧形槽所在的圆形轨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设置,可避免弧形槽的弧形轨迹过长而使得弧形牵引块翻转到极限位置时,坐垫架发生晃动,且避免弧形槽的弧形轨迹过短而减少了坐垫架的可翻转角度,保证了坐垫架的稳定翻转,同时对弧形牵引块的可翻转角度进行限制,继而对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始终高于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上述第一电动推杆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始终高于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连接的一端的设置,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在底架上呈向上倾斜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可始终带动转动轴转动,保证第一电动推杆的持续驱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的中段对应于第一电动推杆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与底架连接的U型座,所述U型座的顶部设有开槽;上述U型座的开槽可形成对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杆的让位,避免转动轴对第一电动推杆的工作造成干扰,保证第一电动推杆的稳定位移。
[0011]作为优选,所述U型座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平行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端部之间设有可转动且穿过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的连轴;上述连杆和连轴的设置,使得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可通过联轴和连杆的连接,带动转动轴翻转,将电动推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轴的转动,起到传动的作用。
[0012]作为优选,所述靠背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坐垫架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坐垫架侧壁上朝向第一电动推杆的一侧设有延伸至侧挡板外端的挡条,所述挡条位于转轴的一侧;上述转轴用于支持靠背架绕转轴翻转,而挡条的设置,可以对靠背架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避免靠背架翻转过度。
[0013]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转轴上与挡条所在位置相反的一侧,所述坐垫架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坐垫架转动连接;上述第二电动推杆与固定柱连接,可通过固定柱拉动靠背架,使得靠背架进行翻转,且即时靠背架与坐垫架平齐,第二电动推杆可二次拉动靠背架再次翻转。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坐垫架的翻转角度不受第一电动推杆的长度体积影响,增加了第一电动推杆的驱动力的转化效率,降低了驱动件的投入成本,且第一电动推杆不直接承受坐垫架上带来的作用力,有效减少了第一电动推杆所要承受的压力,同时可实现对病人的辅助起身功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辅助起身座椅,包括坐垫架1,坐垫架1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1侧边转动连接的底架2,坐垫架1和底架2之间通过转动轴21连接,底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21转动的第一电动推杆22,转动轴21上设有随转动轴21的转动而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架1同步转动的弧形牵引块23,坐垫架1上与底架2所在位置相对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1侧边连接且可翻转的靠背架3,弧形牵引块23上设有沿转动轴21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弧形槽231,坐垫架1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弧形槽231内且可沿弧形槽231的弧形轨迹移动的导轮11,弧形槽231的弧形轨迹占弧形槽231所在的圆形轨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0020]在驱动坐垫架翻转时,第一电动推杆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出或回缩,使得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弧形牵引块转动,弧形牵引块的转动使得导轮在弧形槽内移动,导轮带着坐垫架同步翻转,靠背架随着坐垫架的翻转而移动,且靠背架自身可翻转,以调整靠背架和坐垫架的角度,以对病人辅助起身。
[0021]上述靠背架可翻转至与坐垫架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坐垫架、靠背架均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可方便患者进行平躺,当靠背架翻转至与坐垫架同一水平线上,且坐垫架朝上翻转时,可方便患者起身,甚至支撑患者站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起身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架(1),所述坐垫架(1)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1)侧边转动连接的底架(2),所述坐垫架(1)和底架(2)之间通过转动轴(21)连接,所述底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21)转动的第一电动推杆(22),所述转动轴(21)上设有随转动轴(21)的转动而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架(1)同步转动的弧形牵引块(23),所述坐垫架(1)上与底架(2)所在位置相对的一侧设有与坐垫架(1)侧边连接且可翻转的靠背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起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牵引块(23)上设有沿转动轴(21)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弧形槽(231),所述坐垫架(1)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弧形槽(231)内且可沿弧形槽(231)的弧形轨迹移动的导轮(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起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31)的弧形轨迹占弧形槽(231)所在的圆形轨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起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的固定端与底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与转动轴(21)连接的一端始终高于第一电动推杆(22)与底架(2)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秉文孙祝兵曹生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