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组件及包含其的管状燃烧器、燃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77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组件及包含其的管状燃烧器、燃气炉,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进气组件具有凹陷部,凹陷部设置有进气孔和空气入口以及滤风件,滤风件的空气入口处的通气孔的开口小于空气入口的开口,滤风件设有混气腔,滤风件设于空气入口和进气孔沿着进气方向的延伸形成的空间之间,进气孔的进气带动空气经过通气孔后进入混气腔。开口较空气入口小的通气孔可以降低空气进入凹陷部后的流速,将从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分为多股较小的气流,从而降低了的混合气体的流速;进入滤风件内的混合气体在经过引射过程中混合之后在混气腔内继续混合,空气和燃气在滤风件的混气腔内充分发生碰撞进行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燃气混合度。进一步提高了燃气混合度。进一步提高了燃气混合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组件及包含其的管状燃烧器、燃气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特别涉及一种进气组件及包含其的管状燃烧器、燃气炉。

技术介绍

[0002]燃烧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厨房的设备,如专利号为CN21284171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的空气进风不够稳定,如遇到大风等户外使用环境下,导致燃烧器的火焰飘忽不定,左右摇晃,甚至发生离焰,此外进风不稳定还可能导致燃气的混气不够均匀,燃气灶中也没有提供足够个空间是的燃气在灶具中与空气进行良好的混合,从而使得燃气不能充分的燃烧,不能充分释放燃气的内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空气流入过快以及混合气体混合不均匀的缺陷,提供一种进气组件及包含其的管状燃烧器、燃气炉。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具有凹陷部和滤风件,所述凹陷部设置有进气孔和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孔均连通所述凹陷部,所述滤风件上设有通气孔,位于所述空气入口处的所述通气孔的开口小于所述空气入口的开口,所述滤风件设有混气腔,所述滤风件设于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孔沿着进气方向的延伸形成的空间之间,以使得所述进气孔的进气带动空气经过所述通气孔后进入所述混气腔。
[0006]在本方案中,进气组件的凹陷部内设有滤风件,当燃气从进气孔进入凹陷部时,进气孔附近的空气入口被高速流入的气体引射,开口较空气入口小的通气孔可以降低空气进入凹陷部后的流速,将从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分为多股较小的气流,从而降低了的混合气体的流速;另一方面,进入滤风件内的混合气体在经过引射过程中混合之后在混气腔内继续混合,使得空气和燃气在滤风件的混气腔内充分发生碰撞进行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燃气混合度。
[0007]较佳地,所述滤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腔体的底端接触,所述滤风件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延伸且高度高于所述空气入口。
[0008]在本方案中,滤风件与凹陷部的底端接触,便于将滤风件安装在凹陷部内,滤风件在凹陷部的侧面投影覆盖空气入口,增大了滤风件沿着进气方向的长度,可在更大范围地降低空气的流速并且增大混气腔的体积,使得混合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
[0009]较佳地,所述滤风件的两端具有开口,远离所述进气孔方向上的开口不大于靠近所述进气孔处的开口,所述通气孔设在所述滤风件的侧面,所述滤风件的侧面沿着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延伸并围成混气腔。
[0010]在本方案中,远离所述进气孔的开口不大于靠近进气孔处的开口,使得流入滤风件内的混合气体在混气腔内多次碰撞,防止混合气体从滤风件的混气腔内快速流走,增加
混合气体的混合度。
[0011]较佳地,所述滤风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在远离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且所述端盖与所述侧面组成一端具有开口的锥体或柱体,所述滤风件具有开口的一端罩在所述进气孔上。
[0012]在本方案中,滤风件设置端盖,使得进入混气腔内的混合气体经过与端盖的内壁碰撞后继续在混气腔内混合,增加了混合气体的混合次数,提高了混合气体的混合度。
[0013]较佳地,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限流件,所述限流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的外侧,所述限流件相对所述空气入口可上下移动。
[0014]在本方案中,设置限流件,且限流件可相对空气入口上下移动,使得当空气入口外界的气流流速发生变化,调节限流件相对于空气入口的位置;限流件可与滤风件协同作用,同时调节,降低空气入口处的流速,提高混合气体的混合度。
[0015]较佳地,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气孔内,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喷嘴的另一端位于与所述空气入口对应的范围内。
[0016]在本方案中,在凹陷部的高度方向上,喷嘴的上端面设置在空气入口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喷嘴喷射的气体可以引流的空气的流量更大;使得空气全部通过滤风件的通气孔进入混气腔内,喷嘴与滤风件配合有效降低空气的流速,使得混合气体的混合更加充分,燃气充分混合燃烧更加充分。
[0017]一种管状燃烧器,所述管状燃烧器进气组件和混气室,所述进气组件连通所述管状燃烧器的混气室。
[0018]在本方案中,管状燃烧器内设有混气室,混气室连通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内的凹陷部内设有滤风件,当燃气从进气孔进入凹陷部时,进气孔附近的空气入口被高速流入的气体引射,开口较空气入口小的通气孔可以降低空气进入凹陷部后的流速,将从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分为多股较小的气流,从而降低了的混合气体的进入混气室的流速;另一方面,进入滤风件内的混合气体在经过引射过程中混合之后在混气腔内继续混合,使得空气和燃气在滤风件的混气腔内充分发生碰撞进行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进入混气室内的混合气体的混合度,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的燃气更加充分。
[0019]较佳地,所述混气室的底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凹陷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
[0020]所述滤风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滤风件的另一端面与所述混气室顶壁的内侧接触。
[0021]较佳地,所述混气室的底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凹陷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
[0022]所述滤风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滤风件的另一端面与所述混气室顶壁的内侧接触。
[0023]在本方案中,滤风件的另一端与混气室的顶壁接触,混气腔与混气室的顶壁接触,进一步增大了混气腔的体积,使得混合气体在混气腔将高速的气流在经过凹陷部内的混气腔混合后进一步在混气室内部的混气腔进行混合,降低了混合气体的流速,提高了混合气体的混合度。
[0024]较佳地,所述混气室内设置有扰流件和燃气通道,
[0025]所述燃气通道设置在所述混气室的外侧面且所述燃气通道连通所述混气室,所述扰流件设置在所述滤风件和所述燃气通道之间,所述扰流件在所述混气室的侧面上的投影
覆盖所述燃气通道。
[0026]在本方案中,设置扰流件,并且扰流件设置在滤风件和燃气通道之间,燃气通过滤风件之后,在混气室内经过扰流件后,混合气体的流速和方向发生变化,使得混合气体的流动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体经过多次的碰撞,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燃烧更充分。
[0027]较佳地,所述混气室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呈环形,至少两个所述扰流件中的两个所述扰流件相对所述滤风件对称设置,相邻的所述扰流件之间具有间隙。
[0028]在本方案中,混气室中的扰流件呈弧形,弧形可增大混合气体的碰撞,在混气室内经过扰流件后,混合气体的流速和方向发生变化,使得混合气体的流动进一步降低,相对设置的扰流件可以多次改变混合气体的流向,扰流件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使得经过扰流件碰撞后的混合气体经过间隙后与混气室的内壁碰撞,增大混合气体中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度;通过经过多次碰撞后的混合气体流速进一步降低,避免经过燃气通道后的混合气体流速过快造成的离焰。
[0029]较佳地,所述扰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气室的顶壁,所述扰流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进气孔和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孔均连通所述凹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滤风件,所述滤风件上设有通气孔,位于所述空气入口处的所述通气孔的开口小于所述空气入口的开口,所述滤风件设有混气腔;其中,所述滤风件设于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孔沿着进气方向的延伸形成的空间之间,以使得所述进气孔的进气带动空气经过所述通气孔后进入所述混气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腔体的底端接触,所述滤风件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延伸且高度高于所述空气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件的两端具有开口,远离所述进气孔方向上的开口不大于靠近所述进气孔处的开口,所述通气孔设在所述滤风件的侧面,所述滤风件的侧面沿着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延伸并围成混气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在远离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且所述端盖与所述侧面组成一端具有开口的锥体或柱体,所述滤风件具有开口的一端罩在所述进气孔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限流件,所述限流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的外侧,所述限流件相对所述空气入口可上下移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气孔内,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喷嘴的另一端位于与所述空气入口对应的范围内。7.一种管状燃烧器,所述管状燃烧器还包括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燃烧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连通所述管状燃烧器的混气室。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室的底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凹陷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滤风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滤风件的另一端面与所述混气室顶壁的内侧接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室内设置有扰流件和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