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50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灯管制作领域,特指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熔接工位上,将灯管和充气管熔接在一起,形成T型管;在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使T型管一边转动,一边在灯管两端熔涂上过渡玻璃;在烧硅工位上,对T行管进行加热除杂;在电极封装工位上,对灯管两端的过渡玻璃进行加热,并同样使T型管进行转动,使灯管两端皆熔接电极,完成封装。采用上述方案后,在提高T型管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灯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好的密封性能。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灯管制作领域,特指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出于人们对于爱美的需要以及其它一些需求,美容脱毛逐渐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常用的脱毛仪一般采用的灯管,是在灯管的横管两端连接电极,通过高压电流激活电极两端之间的惰性混合气体,持续发热发光,于特定范围内的功率对皮下毛囊进行照射,从而达到脱毛效果。
[0003]而该灯管的加工一般先对灯管两端的电极进行安装封堵,再进行充气,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额外加设一充气管进行辅助充气,在充气完成后再去掉进行密封性制作。
[0004]考虑到产品的最终需求,申请人认为预制一种T型管,该T型管包括互相连通的灯管和充气管,并在灯管两端装上电极,可极大提高脱毛仪灯管的生产效率,只需在该半成品的基础上,在后续工序中充入惰性气体并去除充气管即可。
[0005]从本专利技术创造所必须具备的必要技术特征出发,申请人通过“脱毛、灯、旋转或转动、加热或熔化或熔融”等作为关键词,以及IPC分类号进行检索,并未检索到自动制作该T型管的设备或工艺的在先专利。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在提高T型管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灯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r/>[0010]在熔接工位上,将灯管和充气管熔接在一起,形成T型管;
[0011]在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使T型管一边转动,一边在灯管两端熔涂上过渡玻璃:当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只有一个涂装点时,灯管的一端熔涂完成后,需对灯管进行翻转,再完成另一端的熔涂;当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有两个涂装点时,同时对灯管两端进行熔涂,无需进行灯管的旋转;
[0012]在烧硅工位上,对T行管进行加热除杂;
[0013]在电极封装工位上,对灯管两端的过渡玻璃进行加热,并同样使T型管进行转动,使灯管两端皆熔接电极,完成电极封装:当电极封装工位只有一个封装点时,需在封装完一端电极后,对灯管进行旋转;当电极封装工位有两个封装点时,无需进行灯管的旋转。
[0014]在将灯管和充气管制成T型管后,为了封装电极,需要在灯管的两端先涂上熔化后的过渡玻璃,而后再对过渡玻璃进行熔化与电极上自带的过渡玻璃相融合,完成封装;封装时需考虑玻璃熔化后因重力下沉的问题,因此在熔化时进行旋转使熔融玻璃与电极之间更
均匀的进行密封。
[0015]进一步,在熔接工位上熔接灯管和充气管时,通过对灯管的一端进行吹气,另一端进行封闭,使灯管和充气管的熔接点的破口向外扩散。
[0016]加热后的玻璃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通过适量的气体输入,使熔接点的玻璃向外扩散,可以使灯管和充气管更好的熔接在一起。
[0017]进一步,在电极封装工位上封装电极时,从充气管中通入气体,使灯管两端的过渡玻璃熔融后形成的破口向外扩散,配合电极自带的过渡玻璃进行熔合。
[0018]此处输入的气体压力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过渡玻璃飞溅;配合灯管的选择,在灯管两端形成一个锥形开口,可以和电极更好的进行熔合。
[0019]进一步,熔接工位包括灯管固定机构、充气管夹持机构、旋转火头机构、对接火头,灯管固定机构对灯管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或压制固定,
[0020]充气管夹持机构夹持住充气管的一端,并使充气管与灯管处于同一平面且互相垂直设置,旋转火头机构设置在灯管固定机构和充气管夹持机构之间,对接火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灯管一侧。
[0021]进一步,过渡玻璃涂装工位包括第一夹持机构、送料机构、戴帽火头,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T型管并使其旋转,送料机构夹持过渡玻璃、并将过渡玻璃的端部送至T型管的涂装端部,戴帽火头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和送料机构之间。
[0022]进一步,电极封装工位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电极夹持机构、封口火头,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T型管并使其旋转,电极夹持机构夹持电极送至T型管的涂装端部,封口火头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之间。
[0023]进一步,旋转火头机构包括环形的旋转盘,旋转盘上设置有四个充气管火头,被夹持的充气管从旋转盘中间穿出。
[0024]将充气管与灯管熔接时,需要保证充气管受热熔化均匀,才能更好的与灯管进行密封连接,因此通过旋转并且分布均匀的火头对充气管进行加热,实现上述目的。
[0025]进一步,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旋转气爪、吹气胶套,旋转气爪用于夹持T型管中的灯管,吹气胶套设置在旋转气爪上,旋转气爪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结构一致。
[0026]进一步,戴帽火头、封口火头皆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0027]移动平台可采用现有的LX40

L移动平台,可调节戴帽火头、封口火头的相对位置。
[0028]进一步,电极夹持机构包括电极气爪,电极气爪通过同步带和旋转轴与第二夹持机构的旋转气爪同步转动。
[0029]电极的安装时,需要使电极和灯管同步转动,才能使熔接点更加均匀,从而保证密封性和灯管的稳定性。
[003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1]通过自动生产的方式,将充气管和灯管熔接连通在一起,该熔接点均匀、密封性好,实现T型管的电极封装,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灯管的密封性、良品率,从而提高脱毛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T型管的示意图;
[0033]图2是熔接工位的示意图;
[0034]图3是图2对接火头所在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4是过渡玻璃涂装工位的示意图;
[0036]图5是电极封装工位的示意图;
[0037]图6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8]图7是烧硅火头的示意图;
[0039]标号说明
[0040]灯管固定机构11,管身底座111,管身压块112,
[0041]充气管夹持机构12,对接气爪121,第一直线型电动执行器122,
[0042]旋转火头机构13,充气管火头131,旋转盘132,
[0043]第二直线型电动执行器133,对接火头14;
[0044]第一夹持机构21,旋转气爪211,吹气胶套212,胶套213,
[0045]送料机构22,送料气爪221,支撑槽222,滚轮223,
[0046]送料轨道224,戴帽火头23,LX40

L移动平台24;
[0047]第二夹持机构31,旋转气爪311,
[0048]电极夹持机构32,电极气爪321,同步带322,旋转轴323,
[0049]封口火头33,LX40

L移动平台34;
[0050]灯管4,充气管5,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熔接工位上,将灯管和充气管熔接在一起,形成T型管;在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使T型管一边转动,一边在灯管两端熔涂上过渡玻璃:当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只有一个涂装点时,灯管的一端熔涂完成后,需对灯管进行翻转,再完成另一端的熔涂;当过渡玻璃涂装工位上有两个涂装点时,同时对灯管两端进行熔涂,无需进行灯管的旋转;在烧硅工位上,对T行管进行加热除杂;在电极封装工位上,对灯管两端的过渡玻璃进行加热,并同样使T型管进行转动,使灯管两端皆熔接电极,完成电极封装:当电极封装工位只有一个封装点时,需在封装完一端电极后,对灯管进行旋转;当电极封装工位有两个封装点时,无需进行灯管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熔接工位上熔接灯管和充气管时,通过对灯管的一端进行吹气,另一端进行封闭,使灯管和充气管的熔接点的破口向外扩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封装工位上封装电极时,从充气管中通入气体,使灯管两端的过渡玻璃熔融后形成的破口向外扩散,配合电极自带的过渡玻璃进行熔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灯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熔接工位包括灯管固定机构、充气管夹持机构、旋转火头机构、对接火头,灯管固定机构对灯管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或压制固定,充气管夹持机构夹持住充气管的一端,并使充气管与灯管处于同一平面且互相垂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付李峥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恒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