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97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包括: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减震座;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装载架的内侧;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可拆卸的设置在装载架上,所述反应罐的顶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安置于顶盖上;涉及新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可以使加热区域均匀分布,避免了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可以满足不同反应的需要,进气管连接不同的气源或者水泵等,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应或者加工环境,可实现快速加热、冷却或者清洗的效果,便于对反应罐内部进行清理,并实现对残留材料的回收效果。并实现对残留材料的回收效果。并实现对残留材料的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回收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材料指的是能够转化成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污染等特点。
[0003]为了实现新能源材料的循环化利用,需要对废旧的新能源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或处理,然而在废旧的新能源材料的回收过程中,反应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但是现如今的一体化反应釜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在新能源材料反应的过程中,电加热通常采用发热丝或发热管进行加热,容易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反应的效率和质量,且能耗较高,增加了支出成本,同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存在着火、爆炸等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反应釜能耗较高,以及温度分布不均,使得在对新能源废气材料进行回收时,回收效果无法达到最大化;
[0004]现如今的反应回收装置在对新能源材料回收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然而振动会产生噪声和震动,可能会对周围的设备和物品造成损坏或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振动也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长时间暴露在振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或健康问题,在对废旧的新能源材料大批量的回收时,需要多个反应装置,然而反应釜通常比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移动和存放,在进行更换维修等移动时,需要多人协助或者借用推车等才能进行移动,增加了工作难度和风险,同时通过人员的移动,使反应釜在移动过程中容易摇晃和倾斜,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反应釜的振动会产生噪声和震动,可能会对周围的设备和物品造成损坏或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振动也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反应釜通常比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移动和存放,以及反应釜能耗较高,以及温度分布不均,使得在对新能源废气材料进行回收时,回收效果无法达到最大化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包括:
[0007]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减震座;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装载架的内侧;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可拆卸的设置在装载架上,所述反应罐的顶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安置于顶盖上,且位于反应罐的内部;外壳,所述外壳包裹于反应罐的外侧,且与反应罐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反应回收结构,所述反应回收结构安置于反应罐以及外壳的内部;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外壳的底端;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置于装载架以及反应罐的外侧。
[000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安置于顶
盖的顶端,且驱动端延伸至反应罐的内部;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搅拌电机的驱动端上;拨动刮板,多个所述拨动刮板分别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反应罐内部的壁面上。
[000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回收结构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盘绕于外壳的内侧,且位于外壳与反应罐外壁之间;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顶盖上;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安置于外壳的底端,且与反应罐连通;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料管的顶端;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横向贯穿下料管,且与旋转支架的中间部位连接;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连通于进气管,所述环形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进气管的进气端。
[00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外壁面;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所述矩形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动空腔;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分别通过调节组件设置在矩形架的底端。
[00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矩形架上,且螺纹部位位于活动空腔内;衔接板,两个所述衔接板位于活动空腔的内部,且中间部位与螺纹杆螺接,两个所述衔接板的底端与万向轮连接;手轮,两个所述手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
[00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稳固架,两个所述稳固架分别安置于装载架上;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安置于稳固架上;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稳固架上,且另一端安置于旋转电机驱动端上;蜗轮,所述蜗轮设置在反应罐的外壁外侧,且与蜗杆相互匹配。
[00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环形搭接板,两个所述环形搭接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外侧,且分别搭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以及环形搭接板上;定位销,多个所述定位销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多个所述定位孔处。
[001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通过电磁线圈、进气管以及环形管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使加热区域均匀分布,避免了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能耗较低,可以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没有明火和高温,不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更加安全可靠,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可以满足不同反应的需要,进气管连接不同的气源或者水泵等,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应或者加工环境,可实现快速加热、冷却或者清洗的效果,便于对反应罐内部进行清理,并实现对残留材料的回收效果;
[0015]通过设置万向轮以及万向轮可收缩的功能,可控制反应罐是否与地面接触,当与地面脱离时,有效的降低了在新能源材料在回收工作时的噪音,提高了作业的环境质量,当反应罐通过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时,可将反应罐自由移动,进而对于新能源材料的装料或者卸料时更加方便灵活;
[0016]通过装载架以及限位板可对反应罐进行固定和支撑,保持其在回收过程中的稳定性,反应罐可通过调节组件中的螺纹杆以及衔接板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万向轮与地面脱离,可有效的减少了反应罐的振动幅度和频率,对操作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和防护措施,减少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的反应罐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的反应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B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调节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装载架,2、限位板,3、反应罐,4、顶盖,5、外壳,6、搅拌电机,7、搅拌器,8、拨动刮板,9、电磁线圈,10、温度传感器,11、下料管,12、旋转支架,13、进气管,14、环形管,15、出气孔,16、控制阀,17、支撑腿,18、矩形架,19、万向轮,20、螺纹杆,21、衔接板,22、手轮,23、稳固架,24、旋转电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架(1),所述装载架(1)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减震座(30);限位板(2),两个所述限位板(2)分别设置在装载架(1)的内侧;反应罐(3),所述反应罐(3)可拆卸的设置在装载架(1)上,所述反应罐(3)的顶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有顶盖(4),所述顶盖(4)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安置于顶盖(4)上,且位于反应罐(3)的内部;外壳(5),所述外壳(5)包裹于反应罐(3)的外侧,且与反应罐(3)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反应回收结构,所述反应回收结构安置于反应罐(3)以及外壳(5)的内部;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外壳(5)的底端;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置于装载架(1)以及反应罐(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电机(6)安置于顶盖(4)的顶端,且驱动端延伸至反应罐(3)的内部;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设置在搅拌电机(6)的驱动端上;拨动刮板(8),多个所述拨动刮板(8)分别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反应罐(3)内部的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材料的反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回收结构包括:电磁线圈(9),所述电磁线圈(9)盘绕于外壳(5)的内侧,且位于外壳(5)与反应罐(3)外壁之间;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顶盖(4)上;下料管(11),所述下料管(11)安置于外壳(5)的底端,且与反应罐(3)连通;旋转支架(12),所述旋转支架(12)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料管(11)的顶端;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横向贯穿下料管(11),且与旋转支架(12)的中间部位连接;环形管(14),所述环形管(14)的一端连通于进气管(13),所述环形管(14)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15);控制阀(16),所述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杰张旭汪世浩
申请(专利权)人:盛富知信杭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