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5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包括:马达;驱动件,由马达驱动;从动件,与驱动件耦合,以被驱动转动;其中,驱动件和从动件中的一个为磁力提供元件,另一个为导体,驱动件和从动件之间形成间隙;驱动轴,由从动件驱动;泵,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包括连接至导管远端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进口端吸入泵壳并从出口端排出;控制模块,与马达电连接或通讯连接;转速侦测组件,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用于检测驱动轴的转速。用于检测驱动轴的转速。用于检测驱动轴的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210093108.4”,申请日为“2022年1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3]心力衰竭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健康问题。以心源性休克为例,患者左心室的喷射性能显著减弱,减弱的冠状动脉供血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心脏衰退。因此,针对这种病例,临时的介入支持(心室辅助),会局部或大部分地替代左心室的泵血功能,并且提高冠状动脉供血。
[0004]现有的心室辅助装置,出于液体密封(防止灌注液进入马达)的要求,采用磁耦合的方式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轴,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具体为: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的主动磁体和连接至驱动轴近端的被动磁体耦合,马达带动主动磁体旋转时,在主、被动磁体的磁力耦合的作用下,驱动轴被驱动旋转,进而带动叶轮旋转,实现泵血。
[0005]如CN103120810B记载,磁耦合具有离合器的作用。在磁耦合可传递的扭矩超过设定扭矩时,例如前端的叶轮转动受阻,则两个磁体分开。此时,马达即便正常旋转,但驱动轴和叶轮处于或基本处于停转的状态,泵失效而无法继续泵血。
[0006]值得注意的是,磁耦合具有的转动受阻而断开动力传递的特性,旨在保护心室组织不被破坏。但同时,这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包括:
[0007]1、在泵失去泵血功能的情况下,加上介入心室辅助装置的受试者(例如,人)本身心脏泵血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甚至不流动,则心室辅助装置介入至受试者体内的部分包括导管及泵组件上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但不限于:血栓随血流在全身流动后进入大脑而引发中风、血栓不流动而滞留在血管某处引发附近神经组织供氧不良而发生神经损伤。
[0008]2、基于磁耦合的原理,转动受阻而使叶轮大幅降速之后,难以甚至无法在阻力消失后实现彻底的复转。实际而言,在心室辅助这一高转速场景中,叶轮降速后欲意复转,只能通过停机的方式来实现。这对临床需要给受试者提供持续的心室辅助作用,显然是不利的。
[0009]进一步地,在不借助其他自动化的侦测手段来反馈由于叶轮大幅降速而导致血流量下降的情况下,一般只能由人为通过观察和经验来判断。并且,即便在阻力消失后,也需要人为干预实现复转。这对心室辅助这一高危运用场景所通常面临的紧张的医护资源以及复杂的临床环境而言,也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包括:马达、与马达可拆卸接合的耦合器、驱动转子、设在耦合器中的从动转子、近端连接至耦合器的导管、穿设在导管中并由转子轴驱动的驱动轴、以及被驱动轴驱动进行泵血的泵。其中,泵包括:连接至导管远端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进口端吸入泵壳并从出口端排出。驱动转子包括:连接至马达输出轴的第一支架、设在第一支架上的驱动件。从动转子包括:转子轴、设在转子轴上并与驱动件耦合的从动件。驱动件和从动件中的一个为磁力提供元件,另一个为导体,两者之间形成间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磁力提供元件与导体耦合构成类似涡流联轴器(Eddy Current)的动力传递结构。基于涡流联轴的工作原理,采用该结构在传动旋转动力的过程中,如叶轮转动受阻,相较于磁耦合的动力传递方式,工作侧(驱动轴或叶轮)的转速并不会明显下降。因此,其具备一定的离合器功能,在保护心室组织的情况下,又不会使泵血流量发生显著的下降,从而大幅降低由于血流量下降以及装置的介入而生成血栓的风险。
[0015]2、基于涡流联轴的工作原理,驱动件与从动件的转速差,亦正是其能耦合的原因。因此,在阻碍叶轮旋转的阻力消失后,只要马达还在正常工作,那么从动件自动的实现复转,而无需停机后再重启马达。从而,为受试者提供心室辅助的持续性较佳,且这种持续性不依赖复杂的监测和控制手段,临床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驱动组件与工作组件分开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a~图9e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使用的不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图10所示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部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
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9]本专利技术所用术语“近”、“后”和“远”、“前”是相对于操纵用于本装置的临床医生而言的。术语“近”、“后”是指相对靠近临床医生的部分,术语“远”、“前”则是指相对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例如,驱动组件在近端及后端,工作组件在远端及前端;再例如,某个部件/组件的近端表示相对靠近驱动组件的一端,远端则表示相对靠近工作组件的一端。
[0030]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以马达轴或转子轴、驱动轴的延伸方向定义“轴向”或“轴向延伸方向”。本专利技术所用术语“内”“外”是相对轴向延伸的中心线而言的,相对靠近中心线的方向为“内”,相对远离中心线的方向为“外”。
[0031]需要理解的是,“近”、“远”、“后”、“前”、“内”、“外”、这些方位是为了方便描述而进行的定义。然而,装置可以在许多方向和位置使用,因此这些表达相对位置关系的术语并不是受限和绝对的。
[0032]举例为,上述对各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方便,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装置在包括但不限定于产品测试、运输和制造等等其他可能导致其发生颠倒或者位置发生变换的场景中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定义如果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它们应遵循上述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等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包括:马达;驱动件,由所述马达驱动;从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耦合,以被驱动转动;其中,所述驱动件和从动件中的一个为磁力提供元件,另一个为导体,所述驱动件和从动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导体在所述磁力提供元件产生的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进而在所述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所述涡电流在所述导体上又产生反向感应磁场,该反向感应磁场与磁力提供元件产生的磁场发生磁力耦合作用;驱动轴,由所述从动件驱动;泵,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包括连接至所述导管远端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泵壳、收纳在所述泵壳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被所述驱动轴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所述进口端吸入所述泵壳并从所述出口端排出;控制模块,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或通讯连接;转速侦测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轴的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控制模块在基于所述转速侦测组件提供的信号而判断所述驱动轴的转速低于目标转速时,控制所述马达提高转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控制模块在基于所述转速侦测组件提供的信号而判断所述驱动轴的转速在目标转速附近时,控制所述马达维持当前转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或通讯连接的告警单元,所述控制模块在基于所述转速侦测组件提供的信号而判断所述驱动轴的转速低于目标转速、但所述马达的转速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告警单元操作。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新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