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0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属于市政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柱、地下空间结构顶板、地下空间托梁、桥墩、梁体;所述地下结构柱埋设在地面下,地下空间托梁固结在地下结构柱之上;地下空间结构顶板设置在与地下空间托梁的上方;其中,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与地下空间托梁为一体式浇筑结构;所述桥墩设置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的上方,且与地下空间结构柱上下正对;所述梁体设置在桥墩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桥墩设在地铁上盖结构上,以地铁上盖结构作为基础,既能增加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又可以缩小桥梁跨度,节省投资,且不失美观性,是解决城市桥梁跨越地铁车站经济可行的方案。梁跨越地铁车站经济可行的方案。梁跨越地铁车站经济可行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交通工程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核心区域可利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建设环境愈发复杂、敏感,建设者须对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利用,以获得更好的城市开发综合效益,因而轨道交通与市政交通等呈现出立体式、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0003]当城市桥梁与地铁车站两者空间位置冲突时,桥梁如何跨越地铁车站是一个大问题,如一跨跨过则跨度太大,对跨桥要求高,一般跨度无法跨越,投资太高。如果在地铁车站上设置桥墩,桥墩桩基需穿过地铁车站空间,否则无法设置,但这种结构会占用地铁站的空间,影响地铁站的使用。
[0004]如果使城市桥梁避开地铁车站,绕道而行,这样会限制桥梁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失去了使用功能的意义。其次采用大跨度跨越,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既不经济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
[0006]把桥墩设在地铁上盖结构上,以地铁上盖结构作为基础,既能增加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又可以缩小桥梁跨度,节省投资,且不失美观性,经济可行。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所述的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柱、地下空间结构顶板、地下空间托梁、桥墩、梁体;
[0009]所述地下结构柱埋设在地面下,地下空间托梁固结在地下结构柱之上;地下空间结构顶板设置在与地下空间托梁的上方;其中,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与地下空间托梁为一体式浇筑结构;
[0010]所述桥墩设置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的上方,且与地下空间结构柱上下正对;所述梁体设置在桥墩的上方。
[0011]作为优选,所述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为地铁站的顶板。
[0012]作为优选,桥墩与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为一体式浇筑结构。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地下空间结构柱、地下空间结构顶板、地下空间托梁、桥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钢梁或钢混组合梁。
[0014]作为优选,桥墩为圆柱形、矩形、多边形或花瓶形桥墩;梁体为简支梁、连续梁或T构梁。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地下空间结构顶板和地下空间托梁设有局部加强结构。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局部加强结构为2:1的钢筋混凝土倒角。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技术把桥墩设在地铁上盖结构上,以地铁上盖结构作为基础,桥墩布置在地铁车站的顶部,采用地铁车站的顶板、托梁、结构柱和桥墩共同承受桥梁的荷载,缩小桥梁跨度,解决桥梁跨越问题,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可以缩小跨度,节省投资,且不失美观性,是解决城市桥梁跨越地铁车站最经济和可行的方案。
[0020]地下空间结构柱与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一体浇筑,传递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传来的荷载,与地铁车站顶盖固结,结构整体性好。
[0021]桥墩底部固结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上,并与地下空间结构顶板一体浇筑,墩顶支撑梁体,传递梁体上的荷载到地下空间结构顶板,并最终传递到地下空间结构柱去承担,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主受力传递方向明确。
[0022]利用地铁站地下空间主体结构,大大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交通的便捷性,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地下空间结构柱、2

地下空间结构顶板、3

地下空间托梁、4

桥墩、5

梁体、6

钢筋混凝土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城市桥梁的便捷性,本技术以地铁上盖为基数设置城市桥梁,不仅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且能使桥梁与地铁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使桥梁的结构更加牢固安全。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7]如图1所示,所述的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柱1、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地下空间托梁3和桥墩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体5为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钢梁或钢混组合梁。
[0028]地下结构柱1浇筑在地面下,为本技术的主要承力结构。地下结构柱1根据地铁车站的布置及受力要求进行设计:根数按地铁车站空间需要布置,尺寸大小根据自身受力及其上布置的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地下空间托梁3和桥墩4传递下来的荷载的影响计算确定。
[0029]地下空间托梁3固结在地下结构柱1之上。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设置在地下空间托梁3的上方。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与地下空间托梁3为一体式浇筑结构,一体式浇筑结构使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与地下空间托梁3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将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所承受力通过地下空间托梁3传递至地下结构柱1。
[0030]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和地下空间托梁3在设计中需考虑桥墩4传递来的桥梁荷载的影响,并根据计算影响范围进行局部加强设计。例如在地下空间结构柱1和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的连接处设置2:1的钢筋混凝土倒角6,增大连接截面。
[0031]桥墩4固结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的上方,且与地下空间结构柱1上下正对。施工时,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上桥墩位置预留钢筋,然后再浇筑桥墩4,使桥墩4与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形成一体式浇筑结构,传递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传来的荷载,结构整体性好,结构受力合理。将桥墩4与地下空间结构柱1上下正对,墩顶支撑梁体5,传递梁体5上的荷载到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并最终传递到地下空间结构柱1去承担,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主受力传递方向明确。
[0032]梁体5设置在桥墩4的上方,梁体5为简支梁、连续梁或T构梁,其大小均按道路设置要求计算确定,可以是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钢梁或钢混组合梁等。
[0033]桥墩4的结构形式有圆柱形、矩形、多边形、花瓶形等,根据桥梁设计与现场协调的原则选用。桥墩4为单柱、双柱或多柱,当为多柱时,各柱均应放在地下空间托梁3对应的位置上。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0034]本技术的施工过程:
[0035]步骤1:根据地铁车站建设需要,对地下空间结构柱1位置进行精确放样。
[0036]设计中由于地铁车站控制因素多,因此需首先满足地铁车站的布置,布置好地铁车站后,地下空间结构柱1的布置同时结合梁体5的需要布置,达到同时满足两者需求即可,如果出现极端情况无法同时满足时,以先满足地铁车站使用功能为主,调整梁体5跨度来满足。因此一般是根据地铁车站设计,来确定地下空间结构柱1位置。
[0037]步骤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柱(1)、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地下空间托梁(3)、桥墩(4)、梁体(5);所述地下空间结构柱(1)埋设在地面下,地下空间托梁(3)固结在地下空间结构柱(1)之上;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设置在与地下空间托梁(3)的上方;其中,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与地下空间托梁(3)为一体式浇筑结构;所述桥墩(4)固结在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的上方,且与地下空间结构柱(1)上下正对;所述梁体(5)设置在桥墩(4)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间结构顶板(2)为地铁站的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地铁上盖为基础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桥墩(4)与地下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宝张建安车文庆姚志国彭勃李传琳贾奎梁俊雄李万雄张煜李鸿波樊则飞蒋永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