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48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第一透水层、第二透水层、上基层和面层,所述第一透水层设置在底基层的顶侧,所述第二透水层设置在上基层的底侧,所述第一透水层和第二透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面层设置在上基层的顶侧,且面层为多个相互连接的面砖组合而成,所述底基层的材质为水稳,厚度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底基层。传统的人行道路面机构一般是采用铺设砂垫层的方式来使其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在砂垫层上方设置较薄的混凝土层为面砖提供支撑,路面机构的整体支撑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由于面砖采用传统的铺设方式进行的,面砖相互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容易出现面砖高低不平的情况,而且在面砖与上基层之间出现积水时,行人经过时也容易出现积水被直接从面砖缝隙中挤出并溅一身的情况,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第一透水层、第二透水层、上基层和面层;
[0005]所述第一透水层设置在底基层的顶侧,所述第二透水层设置在上基层的底侧,所述第一透水层和第二透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面层设置在上基层的顶侧,且面层为多个相互连接的面砖组合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底基层的材质为水稳,厚度为15

25cm。
[0007]优选的,所述上基层的材质采用透水混凝土,厚度为5

10cm。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水层的材质采用级配碎石,第二透水层为砂砾层。
[0009]优选的,所述隔离层采用土工布,且土工布呈双层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面砖上开设有卡槽,面砖上设置有凸条,凸条与卡槽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面砖的顶侧和底侧均设置有多个上防滑条和下防滑条,多个下防滑条均嵌入透水混凝土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第一透水层和第二透水层的设置能够提高该路面结构的透水性,同时通过设置的隔离层能够将第一透水层和第二透水层隔开,避免砂砾层进入级配碎石层内导致路面结构的不稳定性,且不会影响该路面机构的整体透水性。
[0013]通过在面砖上设置凸条和卡槽能够使相邻面砖之间保持较好的连接性,从而能够提高面层的整体性,避免出现面砖高低不一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将下防滑条嵌入上基层的方式能够保证面砖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面砖与上基层之间出现积水时,行人经过时容易出现积水被直接从面砖缝隙中挤出并溅一身的情况,且通过设置的上防滑条能够提高面砖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基层;11、第一透水层;12、隔离层;13、第二透水层;14、上基层;2、面砖;21、凸条;22、卡槽;23、上防滑条;24、下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3,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1、第一透水层11、第二透水层13、上基层14和多个相互连接的面砖2组合而成的面层,第一透水层11设置在底基层1的顶侧,第二透水层13设置在上基层14的底侧,第一透水层11的材质采用级配碎石,第二透水层13为砂砾层,第一透水层11和第二透水层13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2,隔离层12采用土工布,且土工布呈双层设置,路面结构内用于排水的排水管设置在两层土工布之间,能够有效的避免砂砾层的流失,同时能够在级配碎石层和砂砾层的配合下有效的提高排水的效率,面层设置在上基层14的顶侧。
[0021]本实施例中,底基层1的材质为水稳,厚度为15

25cm。
[0022]本实施例中,上基层14的材质采用透水混凝土,厚度为5

10cm。
[0023]本实施例中,面砖2上开设有卡槽22,面砖2上设置有凸条21,凸条21与卡槽22相适配,能够保证相邻的两个面砖2之间保持较好的连接性。
[0024]本实施例中,面砖2的顶侧和底侧均设置有多个上防滑条23和下防滑条24,多个下防滑条24均嵌入透水混凝土内,能够使面砖2与上基层14之间保持较好的连接稳定性。
[0025]工作原理:通过底基层1能够对其上方设置的第一透水层11、第二透水层13、上基层14和面层提供支撑,从而能够使整个路面机构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水层11和第二透水层13能够提高该路面结构的透水性,通过设置的隔离层12能够将第二透水层13和第一透水层11分隔开,同时又不影响其整体透水性,通过在面砖2上设置卡槽22和凸条21能够保证相邻两个面砖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通过将下防滑条嵌入透水混凝土的上基层14内能够使面砖2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面层的整体性。
[0026]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基层(1)、第一透水层(11)、第二透水层(13)、上基层(14)和面层;所述第一透水层(11)设置在底基层(1)的顶侧,所述第二透水层(13)设置在上基层(14)的底侧,所述第一透水层(11)和第二透水层(13)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2),所述面层设置在上基层(14)的顶侧,且面层为多个相互连接的面砖(2)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的材质为水稳,厚度为15

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层(14)的材质采用透水混凝土,厚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英姜传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晶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