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43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生料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包括移动座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柱、凹槽、滑轨、电动推杆、套筒、横板、调节杆、滑轮和传动架,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通过升降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物料进行自动升降的效果,通过开启电动推杆来带动横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将横板从运输车的内部进行升出,从而便于将运输车内部的物料进行取出的效果,尽量避免因水泥过重而造成取出的不便,从而尽量的让该运输车在使用时更加的便捷。用时更加的便捷。用时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生料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生料由石灰质原料、黏土质原料及少量校正原料,有时还加入矿化剂、晶种等,立窑生产时还要加煤按比例配合,粉磨到一定细度的物料,在对水泥生料进行加工时需要用到运输车对其进行运输,但一般的运输车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底部的物料进行卸料影响使用。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16034549U所公开的一种水泥运输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开槽,所述底板顶部有框体,所述框体顶部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端贯穿顶板顶部,所述传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底端均开设有盲孔,通过电机、U型杆、活动杆、辊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电机带动U型杆进行转动,U型杆带动活动杆进行转动,活动杆通过辊轮和凸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提高了装置对水泥的搅拌效果。
[0004]中国专利CN212529752U所公开的一种便于卸料的水泥运输车,包括本体、滚轮、蓄电池、箱体和把手,所述本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箱体,且箱体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卸料机构,所述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本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箱体顶端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盖板,且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遮板、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软胶、第二密封板以及第二密封软胶。本技术不仅实现了该水泥运输车便于卸料,实现了该水泥运输车具备除尘效果,而且实现了该水泥运输车具有防水效果。
[0005]中国专利CN212047417U所公开的一种市政房建用水泥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板和水泥箱,运输车板底部设有轮毂,运输车板上部设有滑槽,水泥箱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滚轮位置与运输车板上部滑槽对应,水泥箱前端开口并设有挡板,水泥箱前端开口两侧设有挡块,挡块底部设有撑台,挡板两侧设有卡槽,挡板顶部设有拉手,水泥箱远离开口端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铰接有挂钩,水泥箱侧壁外侧还设有扶手,运输车板前端设有与运输车板成一定角度往下倾斜的导滑面,通过运输车板上部滑槽,水泥箱底部滚轮,水泥箱后部挂钩,可以实现水泥箱相对于运输车板可拆卸,通过水泥箱前端开口并设置挡板,可以实现方便倾倒水泥,倾倒时只需将挡块打开即可。
[0006]针对现有公开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0007]1、现有的水泥生料运输车大多都是人为来将内部的物料进行搬出,但一般不便于对底部的物料进行卸料影响使用,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整体的工作量;
[0008]2、目前的水泥生料运输车大多都是直接对物料进行运输,不具有一定的缓冲性,从而容易因路途的颠簸而造成物料从运输车内部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包括移动座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柱、凹槽、滑轨、电动推杆、套筒、横板、调节杆、滑轮和传动架,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套筒。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架与电动推杆之间呈固定连接,且横板通过传动架与电动推杆构成升降结构,通过横板与传动架和电动推杆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带动横板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将底部的水泥生料进行传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收集。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通过传动架和滑轮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横板与传动架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横板与传动架和滑轮与滑轨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提升横板移动的顺滑性,提升一定的稳定性。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杆通过横板与套筒构成伸缩结构,且调节杆的外部尺寸与套筒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通过调节杆与横板和套筒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提升横板移动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框、弹簧、缓冲柱、连接板和阻尼器,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且缓冲柱通过弹簧与安装框构成伸缩结构,通过缓冲柱与弹簧和安装框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提升一定的缓冲性。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且阻尼器与移动座之间呈固定连接,在阻尼器的作用下避免在弹簧的伸缩与回弹下发生持续性晃动。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储箱,且套筒与存储箱呈固定连接,通过套筒与存储箱呈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提升套筒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以移动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移动轮与移动座之间的配合,在使用时便于带动移动座进行位置移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采用升降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物料进行自动升降的效果,通过开启电动推杆来带动横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将横板从运输车的内部进行升出,从而便于将运输车内部的物料进行取出的效果,尽量避免因水泥过重而造成取出的不便,从而尽量的让该运输车在使用时更加的便捷,同时也尽量的避免因物料过重而造成物料不便于取出的问题,尽量提升了该运输车整体的使用效果,提升了该运输车的适应性,解决了需要人为来将物料进行搬出的问题,达到了对物料进行自动升降的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采用缓冲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运输
车进行减震的效果,利用弹簧的伸缩与回弹来便于将运输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从而尽量的避免因路途的颠簸而造成运输车整体的倒塌,同时也尽量的避免因路途的颠簸而造成物料在运输车内部掉落的问题,提升了该运输车的适应性,解决了物料容易从运输车内部发生掉落的问题,达到了对运输车进行减震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的安装框和缓冲柱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移动座;2、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和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连接柱(401)、凹槽(402)、滑轨(403)、电动推杆(404)、套筒(405)、横板(406)、调节杆(407)、滑轮(408)和传动架(409),所述连接柱(4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02),所述凹槽(402)的一侧开设有滑轨(403),所述凹槽(40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04),所述滑轨(4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轮(408),所述滑轮(4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架(409);所述传动架(4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406),所述横板(4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407),所述调节杆(4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套筒(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409)与电动推杆(404)之间呈固定连接,且横板(406)通过传动架(409)与电动推杆(404)构成升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06)通过传动架(409)和滑轮(408)与滑轨(403)构成滑动结构,且横板(406)与传动架(409)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红狮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