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25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涉及高定位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贴合连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出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电机带动螺纹柱在方形柱内旋转,使调节螺母在螺纹柱的顶端旋转,经限位槽对环形板的内侧两端限位,在设备调节过程中,使环形板带动多个上模具竖直升降,促使上模具的底部和下模具的顶部贴合,通过方形柱对外箱体的底部固定,使外箱体对原料箱的底部收纳安装,经防尘盖对原料箱的顶部封闭,避免使用中设备落入灰尘,对线路接口腐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高定位模具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模型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定位治具对模具模型进行定位加固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一般是将模具模型放置在定位治具内并通过上盖进行夹持固定,但是对不同加工工位的加工,需要设计不同的上盖结构进行配合,较为繁琐,因模具导柱和导套之间存在间隙,定位不准确引起的磨损和破损,加工的效率较低,同时存在一定的浪费。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122978567.4中公开有一种模型制作成型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固定盘底部侧壁连接有衔接板,衔接板的底部连接有从动柱,从动柱远离固定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球,转动球底部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底端设立有调节环。该模型制作成型定位装置,在模型制造过程中,不能同时注塑多个模型,设备在多次往复生产后,需要频繁的调节模型的位置转向,使设备零件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模具之间的定位误差增大,定位不准确引起成品模型的磨损和破损,进而降低模具的注塑成型效率。
[0004]因此,提出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模型制作成型定位装置,在模型制造过程中,不能同时注塑多个模型,设备在多次往复生产后,需要频繁的调节模型的位置转向,使设备零件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模具之间的定位误差增大,定位不准确引起成品模型的磨损和破损,进而降低模具的注塑成型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贴合连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出机,多个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模具,多个所述内模具的底部贴合连接有顶出板,多个所述顶出机的顶部贯穿底板并和顶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柱,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贯穿底板位于方形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
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0012]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柱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调节螺母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部两侧和限位槽内壁贴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多个所述上模具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有内模具,多个所述上模具一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端内部贴合连接有原料箱,所述外箱体的顶部位于原料箱的外侧贴合连接有防尘盖。
[0015]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上模具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阻断阀,多个所述阻断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箱的顶端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增压泵,四个所述增压泵的顶部和输料管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箱的底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收纳槽,四个所述收纳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8]进一步地,四个所述输料管底端贯穿外箱体的一侧位于收纳槽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四个所述活动环的顶部和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技术,通过底板顶部两侧的定位柱对下模具一端两侧的安装板定位安装,避免在模具注塑过程中出现偏移,经底板底部两侧的顶出机和顶出板的配合设置,使多个不同形状的内模具安装在下模具的内部,在模具注塑成型后经顶出板顶出,方便模型冷却后快速取出。
[0022]2、本技术,通过调节电机带动螺纹柱在方形柱内旋转,使调节螺母在螺纹柱的顶端旋转,经限位槽对环形板的内侧两端限位,在设备调节过程中,使环形板带动多个上模具竖直升降,促使上模具的底部和下模具的顶部贴合,通过方形柱对外箱体的底部固定,使外箱体对原料箱的底部收纳安装,经防尘盖对原料箱的顶部封闭,避免使用中设备落入灰尘,对线路接口腐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3]3、本技术,通过上模具一侧两侧的定位杆与定位柱的顶端内部连接,避免注塑过程中模具偏移造成产品的表面出现褶皱,从而影响成品质量,通过增压泵对原料箱内的注塑原料抽取,经输料管和阻断阀输入上模具内部,通过收纳槽内的复位弹簧连接输料管中端的活动环,使输料管根据调节产生一定的形变后能快速复位,防止管体过长时发生缠绕。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仰视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底板;2、定位柱;3、安装板;4、下模具;5、顶出机;6、内模具;7、顶出板;8、方形柱;9、调节电机;10、螺纹柱;11、限位槽;12、调节螺母;13、环形板;14、上模具;
15、原料箱;16、外箱体;17、防尘盖;18、定位杆;19、阻断阀;20、输料管;21、增压泵;22、收纳槽;23、复位弹簧;24、活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

4,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多个定位柱2的顶端贴合连接有安装板3,多个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底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出机5,多个下模具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模具6,多个内模具6的底部贴合连接有顶出板7,多个顶出机5的顶部贯穿底板1并和顶出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通过底板1顶部两侧的定位柱2对下模具4一端两侧的安装板3定位安装,避免在模具注塑过程中出现偏移,经底板1底部两侧的顶出机5和顶出板7的配合设置,使多个不同形状的内模具6安装在下模具4的内部,在模具注塑成型后经顶出板7顶出,方便模型冷却后快速取出,安装板3的中部设有和定位柱2相适配的通孔,四个下模具4呈矩形阵列分布。
[0033]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多个所述定位柱(2)的顶端贴合连接有安装板(3),多个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所述底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出机(5),多个所述下模具(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模具(6),多个所述内模具(6)的底部贴合连接有顶出板(7),多个所述顶出机(5)的顶部贯穿底板(1)并和顶出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柱(8),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贯穿底板(1)位于方形柱(8)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所述螺纹柱(10)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柱(8)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调节螺母(1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3),所述环形板(13)的内部两侧和限位槽(11)内壁贴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型组装智能制造高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3)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晨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弘晟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