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属于搅拌车技术领域。它包括与电驱机构相连的搅拌罐,所述的电驱机构包括盘式电机和减速箱,还包括搅拌车发动机,所述的搅拌车发动机上连接有取力器,所述的取力器和盘式电机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盘式电机工作的动力传输机构。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通过动力传输机构连接与搅拌车发动机的取力器以及盘式电机能够将搅拌车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盘式电机,从而通过搅拌车发动机直接驱动盘式电机工作,起到应急救援的目的。起到应急救援的目的。起到应急救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
[0001]本技术属于搅拌车
,涉及一种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
技术介绍
[0002]搅拌车,指的是混凝土搅拌车,是用来运输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为了防止混凝土凝固,搅拌车的搅拌罐需要保持在低速运转状态,搅拌车的搅拌上装是由发动机驱动的,耗油高,为了解决搅拌上装的耗油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电机驱动上装转动,使得上装转动的驱动力不在依赖于发动机,从而有效降低油耗,但是,当为电机供电的蓄电池电量不足以供电机工作且搅拌车上的发电机无法正常工作时,需要通过应急救援的方式为电机供电或直接驱动搅拌罐转动,以防止搅拌罐内的混凝土凝固而导致搅拌车上装损坏;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搅拌车的应急救援装置和应急救援方法[申请号:202011284195.9],包括供电组件,包括供电电源,供电电源设有电源输出端;控制器,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线束,第一线束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通过第一线束向电动搅拌车的第一电机供电;第二线束,第二线束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第二线束与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线束与电源输出端的连接及断开,该专利通过在搅拌车上配备额外的供电电源的方式以在紧急情况下对电机进行供电;
[0004]但是,常备应急电源为增加成本且会占据搅拌车上的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低成本且无需外接其他救援设备的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包括与电驱机构相连的搅拌罐,所述的电驱机构包括盘式电机和减速箱,还包括搅拌车发动机,所述的搅拌车发动机上连接有取力器,所述的取力器和盘式电机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盘式电机工作的动力传输机构。
[0008]本技术中,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通过动力传输机构连接与搅拌车发动机的取力器以及盘式电机能够将搅拌车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盘式电机,从而通过搅拌车发动机直接驱动盘式电机工作,起到应急救援的目的,相较于采用在搅拌车上配置符合盘式电机工作功率及电压的应急电源用于对盘式电机进行外接救援的方式,能够降低成本且能减少对车上储存空间的占用;
[0009]其次,由于盘式电机的自重及轴向尺寸较短,采用盘式电机替代传统电机能够减小所需空间以及减轻减速箱外壳体所受到的应力。
[0010]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0011]一号传动轮,该一号传动轮预设在取力器的输出轴上;
[0012]二号传动轮,所述的盘式电机的传动轴内端贯穿定子并与盘式电机的后盖相连,该二号传动轮预设在传动轴上且位于后盖与定子之间;
[0013]还包括用于连接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的传动件。
[0014]搅拌车发动机能驱动取力器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一号传动轮转动,一号传动轮通过传动件能够带动二号传动轮转动从而驱动盘式电机的传动轴在不通电状态下进行工作,盘式电机的传动轴工作能通过减速箱驱动搅拌罐转动,实现了在紧急情况下从发电机取力接驳动力用于搅拌上装的救援而无需外接应急电源等救援设备;
[0015]取力器的输出轴上预设至一号传动轮以及在盘式电机的传动轴上预设二号传动轮不影响搅拌车正常行驶和搅拌上装的正常运转,且成本较低,搅拌上装需要接驳动力时只需通过传动件将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进行连接即可,不需要接驳动力时可将传动件拆下;
[0016]由于二号传动轮预设在传动轴上且位于后盖与定子之间,在连接传动件时只需将盘式电机的后盖拆下就能进行安装,传动件安装便捷。
[0017]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传动件包括皮带或链条。
[0018]皮带或链条均具备体积小、易携带、成本低的优点,且即装即用,不用时可拆除,不存在搅拌车和搅拌上装正常工作时出现搅拌车发动机和盘式电机互相干涉的问题或潜在的风险。
[0019]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后盖上还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端盖,所述的后端盖内具有用于容纳二号传动轮的腔体,所述的传动轴内端插入至腔体内且传动轴上的二号传动轮位于腔体内。由于盘式电机的轴向长度较短,为了满足预设二号传动轮的设置会需要将盘式电机的轴向长度进行延长,这需要对盘式电机进行改造,成本较高,而设置具有腔体的后端盖,能够利用后端盖内的腔体容纳二号传动轮,且在盘式电机改造时只需将盘式电机后端盖中心处切割处与腔体吻合的连接槽,再将后端盖安装到后盖上即可,从而降低盘式电机的改造成本。
[0020]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还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支撑座,所述的减速箱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上还设有用于增加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之间动力传动的稳定性的辅助传动结构。
[0021]由于取力器的输出轴常为水平设置,而盘式电机的传动轴是与搅拌罐轴心线平行即传动轴是倾斜设置,因此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会存在倾斜角,皮带安装后的稳定性较差,辅助传动结构能够增加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之间动力传动的稳定性。
[0022]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辅助传动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且可转动的辅助传动杆,所述的辅助传动杆上固连有三号传动轮和四号传动轮,所述的三号传动轮与一号传动轮通过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的四号传动轮与二号传动轮通过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的四号传动轮上设有倾斜设置且倾斜面与传动轴平行的环形连接槽,所述的皮带与环形连接槽相连。
[0023]一号传动轮转动能通过皮带带动三号传动轮转动,二号传动轮转动能带动辅助传动杆转动,辅助传动杆转动能带动四号传动轮转动,四号传动轮转动能通过皮带带动二号
传动轮转动,从而实现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之间的动力传输,四号传动轮上的环形连接槽能够增加四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之间皮带连接的稳定性。
[0024]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还包括涨紧度调节结构,所述的辅助传动杆通过涨紧度调节结构和支撑座相连。
[0025]涨紧度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皮带的涨紧度从而方便对皮带进行安装和拆卸,且能够在动力传递时保证皮带的涨紧度,防止皮带脱落。
[0026]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涨紧度调节结构包括与辅助传动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通过调节杆和支撑座相连且连接座固定在调节杆正中。
[0027]在上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中,所述的调节杆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且调节杆另一端与支撑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移动调节杆能驱动调节杆沿转轴周向转动。
[0028]皮带安装或拆卸时,将固定螺栓拆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包括与电驱机构相连的搅拌罐(1),所述的电驱机构包括盘式电机(2)和减速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车发动机(4),所述的搅拌车发动机(4)上连接有取力器(5),所述的取力器(5)和盘式电机(2)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盘式电机(2)工作的动力传输机构(6);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6)包括:一号传动轮(7),该一号传动轮(7)预设在取力器(5)的输出轴上;二号传动轮(8),所述的盘式电机(2)的传动轴(10)内端贯穿定子并与盘式电机(2)的后盖(9)相连,该二号传动轮(8)预设在传动轴(10)上且位于后盖(9)与定子之间;还包括用于连接一号传动轮(7)和二号传动轮(8)的传动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11)包括皮带或链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盖(9)上还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端盖(12),所述的后端盖(12)内具有用于容纳二号传动轮(8)的腔体,所述的传动轴(10)内端插入至腔体内且传动轴(10)上的二号传动轮(8)位于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2
‑
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低成本自救援结构的电驱动搅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3),所述的机架(13)上还设有支撑座(14),所述的减速箱(3)固定在支撑座(14)上,所述的支撑座(14)上还设有用于增加一号传动轮(7)和二号传动轮(8)之间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华,沈泽卓,傅东政,李霞,潘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