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04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9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本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为能够阻挡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经所述连接面穿出所述外壳。本无线充电模块能够限制磁场的传播方向,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环境的磁场强度,且无线充电模块的成本较低,容易进行制造。进行制造。进行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磁场健康领域的研究,无线充电产生的磁场对于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磁场屏蔽。
[0003]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梳状滤波板来降低无线充电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但是其作用有限,对于整个空间环境中的磁场强度改善不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
[0006]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为能够阻挡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经所述连接面穿出所述外壳。
[0007]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上壳体上。
[0008]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形成在所述顶板的底部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0009]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形成在所述底板的顶部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0010]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板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0012]可选地,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条,所述插接条沿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插接条插入所述插接槽中。
[0013]可选地,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粘胶部,所述粘胶部沿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粘胶部与所述插接条粘接。
[0014]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线路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安装部和连接口,所
述线路板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具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口穿出所述外壳。
[0015]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口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外壳内热量经所述散热口导流出所述外壳。
[0016]可选地,所述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金属层采用电镀工艺覆盖于所述外壳。
[0017]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中控台,包括中控台本体和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连接面朝向上方。
[0018]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或者如上述的车辆中控台。
[001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实现与终端设备的接触连接,使得磁场能够穿出外壳,保证对终端设备的充电,另一部分设置金属层,实现对磁场的屏蔽,使得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定向穿出外壳,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环境的磁场强度,又能保证对终端设备的充电作用。通过在外壳上设置金属层,从而无线充电模块的重量轻,不会过多增加无线充电模块的重量,同时又不需要耗费过多金属材料,使得整个无线充电模块的成本较低,且容易进行制造,可以直接将金属材料附着在外壳上即可。
[002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外壳,11、上壳体,111、顶板,112、第一侧板,12、下壳体,121、底板,122、第二侧板,13、连接面,14、插接条,15、插接槽,16、粘胶部,17、安装部,18、连接口,19、散热口;
[0027]2、金属层;
[0028]3、线路板,31、连接导线;
[0029]4、散热器;
[0030]5、无线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2]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附图的图面的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34]随着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车辆内设置车载无线充电设备。随着磁场健康领域的研究,无线充电产生的磁场对于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磁场屏蔽。尤其在车辆的乘员舱内,由于空间小,驾乘人员密集,容易持续受到磁场的影响。
[0035]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梳状滤波板来降低无线充电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但是其作用有限,对于整个空间环境中的磁场强度改善不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0036]为此,如图1

图3所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1和无线充电线圈5。
[0037]无线充电线圈5连接在外壳1内,外壳1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13,无线充电线圈5平行于连接面13,外壳1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2,金属层2设置为能够阻挡无线充电线圈5产生的磁场,以使无线充电线圈5产生的磁场经连接面13穿出外壳1。
[0038]其中,无线充电线圈5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当终端设备与连接面13进行接触后,能够为终端设备充电。
[0039]其中,外壳1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的金属层2能够产生电磁屏蔽效应,能够阻挡磁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为能够阻挡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经所述连接面穿出所述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上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形成在所述顶板的底部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金属层;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形成在所述底板的顶部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板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条,所述插接条沿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