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692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包括:为现场质检人员配置的AR设备,其中,不同位置的AR设备之间通讯连接;后台终端;与AR设备通讯的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和/或外部网络与后台终端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探索AR在质量监督环节的应用,实现现场作业的质监人员与远程专家音视频双向交互。视频双向交互。视频双向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危化作业一般采用的是通过视频监控和对讲机实现现场和后方沟通交流等方式,这些装备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施工作业人员的效率,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0003](一)性能不够智能化,无法保障信息传输质量和实时性。指挥中心无法及时获取清晰的实时现场视频情况,不利于指挥人员的决策判断;传统通信工具在现场使用时,受现场环境噪音干扰,指挥员很难实现与前线作业人员的沟通,无法保证有效指挥;
[0004](二)灵活性机动性不足,无法满足复杂环境要求以及远程指导要求。目前利用监控系统等进行作业监控,存在图像传输能力有局限,灵活程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现场环境极具复杂性,固定式摄像头受安装位置的限值,在需要提供特殊区域作业图像信息时十分困难,互联系统可以机动灵活提供图像传输;
[0005](三)摄像头和对讲机系统仅能够提供音视频通讯服务,不具备远程资料传输能力,到达现场的作业人员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资料支撑,无法获得作业人员适时数据资料,也不具备大数据及时处理能力。作业人员由于对现场处理方案不清楚,需要与专家进行沟通获得指导时,无法实现数据和救援方案及时互通;密闭空间作业时,位于密闭空间之外的专家无法即时掌握密闭空间内情况;除作业之外,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时,专家难以时常亲临现场进行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需要提供一种联合供电方式,以满足施工场地的实际用电需求。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包括:为现场质检人员配置的AR设备,其中,不同位置的所述AR设备之间通讯连接;后台终端;与所述AR设备通讯的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和/或外部网络与所述后台终端通讯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后台终端采用PC设备或移动终端设备。
[0009]优选地,所述后台终端支持有限网络、WiFi无限网络和4G热点无线网络。
[0010]优选地,所述AR设备为头戴式AR设备。
[0011]优选地,所述AR设备支持包括CIF、VGA、720P和1080P可选的视频清晰度。
[0012]优选地,所述系统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和/或外部网络与多个后台终端同时通讯连接。
[0013]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所述后台终端与现场一个或多个AR设备构造为局部通讯链路。
[0014]优选地,所述后台终端向所述现场一个或多个AR设备发送图形化指令、和/或图片、和/或文档、和/或流程图和和/或文字。
[0015]优选地,所述AR设备具备摄像头和麦克风,其中,通过WiFi或其他无限网络实时分享现场视频、语音和图片。
[0016]优选地,所述AR设备还具备本地存储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本技术通过探索AR在质量监督环节的应用,实现现场作业的质监人员与远程专家音视频双向交互,针对复杂的质量问题,进行多个专业的专家同时在线,实现远程会诊,提高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可加强对现场监督的管控,提高运行标准化管理水平,引导、教育、督促一线人员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还可提高对复杂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减少差旅费用。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传统危化作业一般采用的是通过视频监控和对讲机实现现场和后方沟通交流等方式,这些装备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施工作业人员的效率,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0024](一)性能不够智能化,无法保障信息传输质量和实时性。指挥中心无法及时获取清晰的实时现场视频情况,不利于指挥人员的决策判断;传统通信工具在现场使用时,受现场环境噪音干扰,指挥员很难实现与前线作业人员的沟通,无法保证有效指挥;
[0025](二)灵活性机动性不足,无法满足复杂环境要求以及远程指导要求。目前利用监控系统等进行作业监控,存在图像传输能力有局限,灵活程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现场环境极具复杂性,固定式摄像头受安装位置的限值,在需要提供特殊区域作业图像信息时十分困难,互联系统可以机动灵活提供图像传输;
[0026](三)摄像头和对讲机系统仅能够提供音视频通讯服务,不具备远程资料传输能力,到达现场的作业人员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资料支撑,无法获得作业人员适时数据资料,也不具备大数据及时处理能力。作业人员由于对现场处理方案不清楚,需要与专家进行沟通获得指导时,无法实现数据和救援方案及时互通;密闭空间作业时,位于密闭空间之外的
专家无法即时掌握密闭空间内情况;除作业之外,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时,专家难以时常亲临现场进行指导。
[0027]随着高科技发展,智能终端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工程建设领域中,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已大面积应用,热成像识别、烟火识别、工作服安全帽等识别也在逐步应用推广。AR为“增强现实”,通过单目显示,为佩戴者提供强大的音视频资料支持,更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但大多新技术在安全领域方面应用较广,俗称“安全眼”,为更好提高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质量监督技术水平,急需探索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的质量监督作业环节中的应用。目前油气行业现场作业人员已经大大提升了防护装备的性能,但由于各种复杂作业日益增多,对作业人员防护装备功能和要求在不断提升。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质量监督系统包括:多个AR设备、与现场多个AR设备通讯连接的系统服务器、以及后台终端。每个位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检人员对应配置有相应的AR设备,使得每位现场人员能够利用AR设备完成关于自身的现场质量检测任务。后台终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后台指挥人员、专家人员配置相应的后台终端。其中,不同位置的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气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现场质检人员配置的AR设备,其中,不同位置的所述AR设备之间通讯连接;后台终端;与所述AR设备通讯的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和/或外部网络与所述后台终端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监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终端采用PC设备或移动终端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监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终端支持有限网络、WiFi无限网络和4G热点无线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监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设备为头戴式AR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监督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王国辉李建国王蔚汪洋梁子轩安蓓姚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