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89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具体涉及钢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钢丝本体,所述钢丝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钢丝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柱块,所述圆柱块与钢丝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钢丝本体远离圆柱块的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柱块靠近圆槽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圆柱块的表面与圆槽的内壁滑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得钢丝本体的两端可进行快捷的连接固定使钢丝本体快速成圈,减少了人员需要对钢丝本体进行二次焊接成圈较为耗费人力的情况,并且可将钢丝本体与另一个钢丝本体进行卡接增加长度,提高钢丝本体的连接便捷性和灵活性。和灵活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


[0001]本技术涉及钢丝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的PE复合管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常需要用到覆铜钢丝,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通过将多根覆铜钢丝组合成的钢丝网融合进复合管内部对复合管进行加固。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PE复合管内部加固使用的钢丝网多采用将钢丝本体弯曲成一个圈并将钢丝本体两端连接处焊接,然后将多根钢丝本体与钢丝圈穿插并通过焊接形成钢丝笼,但是在人员对弯曲成圈的钢丝本体进行连接固定时可能需要人员增加一道焊接工序导致对钢丝本体生产加工时较为消耗人力的情况。
[0004]为了解决人员对弯曲成圈的钢丝本体进行连接固定时可能需要人员增加一道焊接工序导致对钢丝本体生产加工时较为消耗人力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将钢丝本体放入特定机器内将钢丝本体弯曲成圈并焊接的方式进行处理,本申请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人员对弯曲成圈的钢丝本体进行连接固定时可能需要人员增加一道焊接工序导致对钢丝本体生产加工时较为消耗人力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将钢丝本体放入特定机器内将钢丝本体弯曲成圈并焊接的方式进行处理,本申请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所提出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包括钢丝本体,所述钢丝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钢丝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柱块,所述圆柱块与钢丝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钢丝本体远离圆柱块的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柱块靠近圆槽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圆柱块的表面与圆槽的内壁滑插连接,所述矩形孔的内壁大小和限位块的表面大小相适配。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得人员可通过弯曲钢丝本体靠近圆柱块的一端带动圆柱块移动,使得圆柱块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圆柱块可移动到插入圆槽内部并使限位块卡入矩形孔内部位置,进而圆柱块可在圆槽内部限位,使得钢丝本体的两端可进行快捷的连接固定使钢丝本体快速成圈,减少了人员需要对钢丝本体进行二次焊接成圈较为耗费人力的情况,并且可将钢丝本体与另一个钢丝本体进行卡接增加长度,提高钢丝本体的连接便捷性和灵活性。
[0008]优选的,所述圆柱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块,多个所述弧形块呈等间距排列。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弧形块,使得弧形块可跟随圆柱块插入圆槽内部对圆槽内壁挤压,使得圆柱块在圆槽内部更加稳定,减少圆柱块发生左右晃动的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圆柱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卡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使得卡块可插入卡槽的内部对圆柱块限位,使得圆柱块在圆槽内部可减少发生转动的情况,提高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圆槽的内壁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槽,使得限位块可在辅助槽的作用下快速插入圆槽内,从而使得限位块可快速卡入矩形孔内部,提高了人员推动限位块卡入矩形孔内部的便捷性。
[0014]优选的,所述圆柱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圆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矩形块的表面与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滑插连接。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槽和矩形块,使得矩形块配合第一矩形槽可对圆柱块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减少圆柱块在圆槽内部移动时出现转动导致位置校对不便,影响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和限位块卡入矩形孔内部的情况。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开设在钢丝本体一侧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带,所述钢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型块,所述凸型块的表面与限位槽和第二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得人员可在第二矩形槽、限位槽和凸型块的作用下将钢带挑起,使得刚到呈凸起状,使得人员可将另一个钢丝本体插入钢带内侧进行快捷限位,提高了人员将钢丝本体和另一个钢丝本体进行连接的便捷性。
[0018]优选的,所述钢带远离凸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与第二矩形槽内壁固定连接。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加固块,使得加固块可增加钢带与第二矩形槽内壁的连接强度,减少钢带在使用过程中与第二矩形槽内壁发生分离的情况。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得人员可通过弯曲钢丝本体靠近圆柱块的一端带动圆柱块移动,使得圆柱块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圆柱块可移动到插入圆槽内部并使限位块卡入矩形孔内部位置,进而圆柱块可在圆槽内部限位,使得钢丝本体的两端可进行快捷的连接固定使钢丝本体快速成圈,减少了人员需要对钢丝本体进行二次焊接成圈较为耗费人力的情况,并且可将钢丝本体与另一个钢丝本体进行卡接增加长度,提高钢丝本体的连接便捷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钢丝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圆柱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圆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二矩形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钢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钢丝本体;2、连接装置;21、圆柱块;22、限位块;23、弧形块;24、卡槽;25、矩形
块;26、圆槽;27、矩形孔;28、卡块;29、第一矩形槽;210、辅助槽;3、限位装置;31、第二矩形槽;32、限位槽;33、凸型块;34、钢带;35、加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包括钢丝本体1,钢丝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2,钢丝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3,连接装置2包括圆柱块21,圆柱块21与钢丝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钢丝本体1远离圆柱块21的一端开设有圆槽26,圆柱块21靠近圆槽26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27,圆柱块21的表面与圆槽26的内壁滑插连接,矩形孔27的内壁大小和限位块22的表面大小相适配,通过设置连接装置2,使得人员可通过弯曲钢丝本体1靠近圆柱块21的一端带动圆柱块21移动,使得圆柱块21带动限位块22移动,使得圆柱块21可移动到插入圆槽26内部并使限位块22卡入矩形孔27内部位置,进而圆柱块21可在圆槽26内部限位,使得钢丝本体1的两端可进行快捷的连接固定使钢丝本体1快速成圈,减少了人员需要对钢丝本体1进行二次焊接成圈较为耗费人力的情况,并且可将钢丝本体1与另一个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包括钢丝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2),所述钢丝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圆柱块(21),所述圆柱块(21)与钢丝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钢丝本体(1)远离圆柱块(21)的一端开设有圆槽(26),所述圆柱块(21)靠近圆槽(26)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27),所述圆柱块(21)的表面与圆槽(26)的内壁滑插连接,所述矩形孔(27)的内壁大小和限位块(22)的表面大小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块(23),多个所述弧形块(23)呈等间距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块(2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4),所述圆槽(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的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卡槽(2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文海朱鹏程李伟孙忠超曲浩孙海波张云腾吕永涛王国其蒋从训姜永明盖炳强董日红李广友王志兴李军刘波闫升伟解民臧建坤李琪李晓良宋鹏波赵帅王俊寿黄绍峰郝亭李溪鑫赵文通陈跃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鑫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