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872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包括复合基布、垫网和隔水薄膜,所述复合基布包括亲水布和疏水布,所述垫网设置于疏水布与隔水薄膜之间,所述垫网的各个网孔的两端分别由疏水布和隔水薄膜所封闭并形成留滞腔,所述亲水布设置在疏水布的远离垫网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隔水薄膜直接杜绝潮气和水穿透面料并渗入由面料所罩设的填充物之中,还可使垫网的各个网孔的两端被封闭并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储存潮气和水的留滞腔,同时利用亲水布和疏水布的亲水性和疏水性逐渐将位于留滞腔之中的潮气和水从内至外引出,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具有单向导湿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面料产生异味,十分适合于家纺生产之中的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的
,特别是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的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纺织品又叫装饰用纺织品,包括窗帘、靠垫、地毯和沙发套等,在居室装饰配套中被称为“软装饰”。传统的家用纺织品通常由棉纤维、毛纤维、丝纤维、麻纤维或合成纤维等纤维制成,功能较为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对家纺面料的质量、品种、花式和易护理等消费要求越来越高。以制备沙发套的家纺面料为例,其通常不具备导湿和防臭等功能,一方面导致外界的潮气或者不慎洒出的水很容易渗入沙发的填充物之中,另一方面潮气和水一旦渗入还难以排出,进而容易滋生细菌或发霉,最终产生异味,既难以处理,还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0003]为此,部分厂家选择采用具有抗菌效果的纤维进行家纺面料的制造,如公告号为CN205929646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抗菌防臭防螨婴儿用床品面料以及公告号为CN216068993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抗菌防臭的石墨烯丝绸面料。然而,此类家纺面料只能通过抑菌的方式进行除臭,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潮气或水的渗入以及加速潮气或水的排出,使用舒适性仍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具有单向导湿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面料产生异味,十分适合于家纺生产之中的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包括复合基布、垫网和隔水薄膜,所述复合基布包括亲水布和疏水布,所述垫网设置于疏水布与隔水薄膜之间,所述垫网的各个网孔的两端分别由疏水布和隔水薄膜所封闭并形成留滞腔,所述亲水布设置在疏水布的远离垫网的另一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亲水布由亲水纤维制成,所述疏水布由疏水纤维制成,所述隔水薄膜为高分子拒水薄膜。
[0007]作为优选,所述亲水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醋酸纤维、Lyocell纤维或粘胶纤维。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纤维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丙纶纤维或氯纶纤维。
[0009]作为优选,所述分子拒水薄膜为PET薄膜、PTFE薄膜、PE薄膜或PVC薄膜。
[0010]作为优选,所述垫网的网孔呈蜂窝状。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基布还包括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设置在亲水布和疏水布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层由抗菌纤维制成。
[0013]作为优选,所述菌纤维为竹纤维、竹炭纤维、铜氨纤维、壳聚糖纤维或石墨烯纤维。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基布之上还设有若干个从亲水布穿刺至疏水布的纤维交错纠
缠点。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将复合基布、垫网和隔水薄膜依次设置,可利用隔水薄膜直接杜绝潮气和水穿透面料并渗入由面料所罩设的填充物之中,还可使垫网的各个网孔的两端被封闭并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储存潮气和水的留滞腔,同时将亲水布和疏水布相配合以共同构成复合基布,从而利用二者的亲水性和疏水性逐渐将位于留滞腔之中的潮气和水从内至外引出,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具有单向导湿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面料产生异味,十分适合于家纺生产之中的应用;
[0017]2)通过在亲水布和疏水布之间增设抗菌层,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微生物于复合基布之上的生长;
[0018]3)通过在复合基布之上增设若干个从亲水布穿刺至疏水布的纤维交错纠缠点,可使亲水布内的部分亲水纤维随着穿刺伸入疏水布之中并与疏水纤维相纠缠,从而利用各个纤维交错纠缠点作为亲水布与疏水布之间的送水桥梁,加速潮气和水的排出。
[001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1]图2是实施例一的垫网的俯视图;
[0022]图3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3]图4是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0024]图中:1

亲水布、2疏水布、3

垫网、31

网孔、4

隔水薄膜、5

抗菌层、6

纤维交错纠缠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包括复合基布、垫网3和隔水薄膜4,所述复合基布包括亲水布1和疏水布2,所述垫网3设置于疏水布2与隔水薄膜4之间,所述垫网3的各个网孔的两端分别由疏水布2和隔水薄膜4所封闭并形成留滞腔,所述亲水布1设置在疏水布2的远离垫网3的另一侧。本技术通过将复合基布、垫网3和隔水薄膜4依次设置,可利用隔水薄膜4直接杜绝潮气和水穿透面料并渗入由面料所罩设的填充物之中,还可使垫网3的各个网孔的两端被封闭并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储存潮气和水的留滞腔,同时将亲水布1和疏水布2相配合以共同构成复合基布,从而利用二者的亲水性和疏水性逐渐将位于留滞腔之中的潮气和水从内至外引出,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具有单向导湿性,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面料产生异味,十分适合于家纺生产之中的应用。
[0027]所述亲水布1由亲水纤维制成,所述疏水布2由疏水纤维制成,所述隔水薄膜4为高分子拒水薄膜。
[0028]所述亲水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醋酸纤维、Lyocell纤维或粘胶纤维。其中,上述纤维可单一使用,亦可混纺使用。
[0029]所述疏水纤维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丙纶纤维或氯纶纤维。其中,上述
纤维可单一使用,亦可混纺使用。
[0030]所述高分子拒水薄膜为PET薄膜、PTFE薄膜、PE薄膜或PVC薄膜。
[0031]所述垫网3的网孔31呈蜂窝状。蜂窝状的网孔31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滞腔的强度,避免留滞腔塌陷。
[0032]在使用时,以制备沙发套为例,将带有隔水薄膜4的一侧朝内而带有亲水布1的一侧朝外设置。
[0033]实施例二:
[0034]参阅图 3,所述复合基布还包括抗菌层 5,所述抗菌层5设置在亲水布1和疏水布2之间。通过在亲水布1和疏水布2之间增设抗菌层5,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微生物于复合基布之上的生长。
[0035]所述抗菌层5由抗菌纤维制成。
[0036]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竹炭纤维、铜氨纤维、壳聚糖纤维或石墨烯纤维。其中,上述纤维可单一使用,亦可混纺使用。
[0037]其他同实施例一。
[0038]实施例三:
[0039]参阅图4,所述复合基布之上还设有若干个从亲水布1穿刺至疏水布2的纤维交错纠缠点6。本技术通过在复合基布之上增设若干个从亲水布1穿刺至疏水布2的纤维交错纠缠点6,可使亲水布1内的部分亲水纤维随着穿刺伸入疏水布2之中并与疏水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基布、垫网(3)和隔水薄膜(4),所述复合基布包括亲水布(1)和疏水布(2),所述垫网(3)设置于疏水布(2)与隔水薄膜(4)之间,所述垫网(3)的各个网孔的两端分别由疏水布(2)和隔水薄膜(4)所封闭并形成留滞腔,所述亲水布(1)设置在疏水布(2)的远离垫网(3)的另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布(1)由亲水纤维制成,所述疏水布(2)由疏水纤维制成,所述隔水薄膜(4)为高分子拒水薄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醋酸纤维、Lyocell纤维或粘胶纤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型单向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纤维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丙纶纤维或氯纶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荣华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