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77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基座,断路器基座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静触头,静触头设置于断路器基座上,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在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爬电方向为静触头与导电部件的排列方向;导电部件为断路器的底板或接线排。上述断路器,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以便于在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直线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能。全性能。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光伏及储能系统对电压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交流侧普遍使用AC800~1000V,而直流侧更是将电压提高到了DC1000~DC1500V,并从发展趋势看将来还会增加到DC2000V,这无疑使得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低压断路器无法满足要求。
[0003]断路器的底板一般为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为了满足断路器的静触头与断路器的底板的绝缘要求,需要增大断路器的静触头与断路器的底板之间的爬电距离;并且,断路器的接线排上具有金属材料件,为了满足断路器的接线排与断路器的静触头之间的绝缘要求,需要增大断路器的接线排与断路器的静触头之间的爬电距离。但是,这无疑对断路器的尺寸控制增加了困难,而过小的爬电距离则会增加击穿的可能性导致断路器的绝缘出现问题,对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巨大的危险,影响使用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以提高使用安全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断路器,包括:
[0007]断路器基座,所述断路器基座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
[0008]静触头,所述静触头设置于所述断路器基座上,所述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在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所述爬电方向为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导电部件的排列方向;所述导电部件为所述断路器的底板或接线排。
[0009]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具有一组锯齿形结构,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凸起部及其凹陷部沿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延伸方向排列;
[0010]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相同。
[0011]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具有多组锯齿形结构;
[0012]多组所述锯齿形结构沿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排列。
[0013]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锯齿形结构中包括至少两个凸起部,至少两个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
[0014]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凸起部交替设置。
[0015]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锯齿形结构中包括至少两个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的结构相同。
[0016]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为所述断路器基座的外表面。
[0017]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断路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及安装于所述基座本体的
爬电距离增加块,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位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块;
[0018]所述爬电距离增加块具有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的第一安装部及背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的第二安装部;
[0019]所述基座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配合安装的第一配合部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安装的第二配合部。
[0020]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部为能够嵌入所述第一配合部内的凸起部;
[0021]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能够嵌入所述第二配合部内的凸起部。
[0022]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梯形槽;
[0023]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的梯形块,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由所述梯形槽的开口结构进入所述梯形槽内。
[0024]可选地,上述断路器中,所述爬电距离增加块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面为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支撑面。
[0025]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静触头设置于断路器基座上,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在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间距小于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即,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以便于在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间距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静触头与导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爬电距离增加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爬电距离增加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爬电距离增加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爬电距离增加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以提高使用安全性能。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基座及静触
头1。断路器基座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静触头1设置于断路器基座3上,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在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爬电方向为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的排列方向;导电部件为断路器的底板或接线排。
[00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静触头1设置于断路器基座3上,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在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间距小于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即,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以便于在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间距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能。
[0037]其中,由于爬电距离是两个导电零部件(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一个导电零部件的电子到另一个导电零部件的最短路径。因此,由于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因此,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且非平面的凹凸结构沿爬电方向设置。
[003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爬电距离增加面为断路器基座的表面,其位于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因此,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电子在达静触头1与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基座,所述断路器基座具有爬电距离增加面,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为非平面;静触头(1),所述静触头(1)设置于所述断路器基座上,所述静触头(1)与导电部件之间具有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在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中,所述静触头(1)与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距离;所述爬电方向为所述静触头(1)与所述导电部件的排列方向;所述导电部件为所述断路器的底板或接线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具有一组锯齿形结构,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凸起部及其凹陷部沿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锯齿形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具有多组锯齿形结构;多组所述锯齿形结构沿所述爬电距离增加面的爬电方向排列。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结构中包括至少两个凸起部,至少两个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交替设置。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结构中包括至少两个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的结构相同。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学峰韩畅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