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引脚整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装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引脚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引脚间距更加微小密集,芯片在组装测试过程中,引脚容易变形,不管是人工焊接还是贴片机自动焊接,如果芯片引脚变形,均会导致焊接困难,甚至产生虚焊、漏焊等问题,造成整个线路板无法正常使用,返工费时费力,因此,在焊接前,需要对芯片的引脚进行整形。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47638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QFP芯片引脚整形工装,其主要针对未进行打弯处理的芯片进行后期打弯整形,不适合已经进行切筋、打弯等后道工序的芯片的引脚整形。授权公告号CN205211710U的技术专利公开一种DIP芯片引脚整形装置,该装置主要针对DIP封装的引脚进行整形,不适合贴片芯片引脚的整形。除此之外,上述整形装置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芯片进行整形,适用范围单一,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泛,且针对焊接前已经弯折的芯片引脚的整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引脚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龙门框架、升降气缸以及整形工装,其中,所述龙门框架底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龙门框架的上方中部,且升降气缸的推杆向下延伸穿过龙门框架,所述整形工装包括上整形组件和下整形组件,所述上整形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上转接板和上模,所述上支撑板连接在升降气缸的推杆上,所述上转接板和上模依次设置在上支撑板的下方,且上模通过上转接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支撑板上;所述下整形组件包括下支撑板、下转接板和下模,所述下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下转接板和下模依次设置在下支撑板上,且下模通过下转接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下支撑板上;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具有与芯片引脚的数量和形状匹配的整形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引脚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罩壳和上针座,所述上模罩壳中部设有上针座插孔,所述上针座插孔内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上针座的下端设有两排上整形针,相邻上整形针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芯片引脚的宽度,且小于芯片相邻两引脚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整形针的端部具有与芯片引脚相同的弯折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引脚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定位组件,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上定位柱和第二上定位柱,所述上针座的中部设有第一上定位孔,所述第一上定位柱设置在第一上定位孔内,且第一上定位柱上端通过弹簧抵接在上转接板上,所述上模罩壳的对角上设有第二上定位孔,所述第二上定位柱设置在第二上定位孔内,且第二上定位柱的上端固定在上转接板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引脚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罩壳、第一下针座、第二下针座和下底座,其中,所述下模罩壳的底部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下底座槽,所述下模罩壳的顶部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下针座槽,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下底座槽和第一下针座槽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二下针座槽,且第二下针座槽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贯穿下底座槽和第一下针座槽,所述下底座的中部设有燕尾形凹槽,所述第二下针座底部设有与燕尾形凹槽匹配的燕尾形凸起,所述第二下针座的燕尾形凸起插入下底座的燕尾形凹槽内,实现第二下针座与下底座的连接,所述第二下针座和下底座一起从下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家伟,韩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廷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