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74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包括激光发射单元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的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组成激光光路模组,激光发射单元为功率叠加的激光器,激光发射单元可以为360w激光器或480w激光器;360w激光器的激光器模组包括激光器模块以及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的第一棱镜,480w激光器的激光器模组包括激光器模块以及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第一棱镜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在黄光激发模组中设置黄光透镜和荧光轮的方式以及功率叠加方式,解决了荧光片的饱和现象,实现了高功率光源的技术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


[0001]本技术涉及荧光激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可见光激光照明光源按原理不同可分为蓝光激发荧光粉实现白光照明和红绿蓝激光合成白色激光或真彩色光照明。激光照明能大幅增加投射距离,同时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然而现有的激光照明光源虽然与LED相比各项性能都更为优秀,但其使用的传统荧光片存在饱和现象,照射功率存在上限值,只能实现低功率的光源设计,无法实现激光器部分功率叠,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解决荧光片的光饱和和热饱和现象以及激光器部分功率叠的光源,以促进荧光激光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光密度大,可实现超远距离照射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包括激光发射单元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的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所述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组成激光光路模组,所述激光光路模组内设有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光路镜片组件,所述激光发射单元为功率叠加的激光器,所述白光合光单元包括二向色镜、蓝光激发模组和黄光激发模组,所述激光散射单元和所述黄光激发模组位于所述二向色镜的相同一侧,所述白光出光单元和所述蓝光激发模组位于所二向色镜的相同另一侧;所述蓝光激发模组包括沿激光光束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蓝光透镜和蓝光陶瓷片,所述黄光激发模组包括沿激光光束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黄光透镜和荧光轮。
[0005]优选地,所述光路镜片组件包括第一大透镜、第一小透镜、反射镜、散射片、第三小透镜、第三大透镜、二向色镜、第二小透镜以及第二大透镜,所述蓝光透镜和蓝光陶瓷片安装在蓝光镜筒内,所述蓝光镜筒一侧设有蓝光热沉罩。
[0006]优选地,所述蓝光透镜包括第二大透镜和第二小透镜,所述蓝光激发模组还包括蓝光镜筒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在所述蓝光镜筒上的所述第二大透镜和所述第二小透镜,所述蓝光陶瓷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小透镜的后方;所述黄光透镜包括第三大透镜和第三小透镜,所述黄光激发模组包括黄光镜筒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在所述黄光镜筒上的所述第三大透镜和所述第三小透镜,所述荧光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小透镜的后方。
[0007]优选地,所述白光合光单元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二向色镜、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的第二支架,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均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均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蓝光陶瓷片设置在蓝光热沉罩内,所述蓝光热沉罩与所述蓝光镜筒螺纹连接,且所述蓝光热沉罩能带动所述
蓝光陶瓷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小透镜产生轴向位移;所述第二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小透镜的下方开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纳产生黄光的所述荧光轮。
[0008]优选地,所述黄光激发模组还包括荧光轮安装组件,所述荧光轮安装组件包括荧光轮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荧光轮支撑板上的荧光轮安装板,且所述荧光轮可相对所述荧光轮安装板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荧光轮安装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为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启闭提供温度参数的温控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控部设置在加热板外壳内。
[0010]优选地,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包括激光器模组和用于对激光光束进行聚焦的第一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直向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直向支撑板上的大透镜固定座,所述大透镜固定座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的第一大透镜和第一小透镜。
[0011]优选地,大透镜固定座内设有透镜压圈,可以通过透镜压圈将第一大透镜安装到大透镜固定座的相应安装位置,小透镜固定座内设有调节小镜筒,可以通过调节小镜筒将第一小透镜安装到小透镜固定座的相应安装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直向支撑板上设置有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反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射支架的斜面上的反射镜;优选的,所述激光散射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镜支架的竖直面上的散射片。
[0013]优选地,所述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还包括光源壳体,所述激光发射单元、所述激光散射单元、所述白光合光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光源壳体的内部,所述光源壳体由底板、侧边板以及上盖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壳体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在光源壳体的侧边板上安装有散热翅片,安装有所述散热翅片的侧边板内侧与所述光源壳体内设置的导热板抵接;所述白光出光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光源壳体上的出光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光口处的检测镜头,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白光合光单元并排设置在所述光源壳体的底板上,所述激光散射单元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上部,且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白光合光单元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激光发射单元为360w激光器或480w激光器;所述360w激光器的激光器模组包括激光器模块以及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的第一棱镜,360w激光器由3组2*4的激光器模块通过第一棱镜将光斑调节到直径为43mm的第一透镜组件的圆形区域内;所述480w激光器的激光器模组包括激光器模块以及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第一棱镜堆砌在激光器模块上,第二棱镜堆砌在第一棱镜上,第三棱镜堆砌在第二棱镜之间,480w激光器由4组2*4的激光器模块通过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将光斑调节到直径为43mm的第一透镜组件的圆形区域内。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在黄光激发模组中设置黄光透镜和荧光轮的方式,即采用荧光轮作为黄光激发部件,解决了荧光片的饱和现象,实现了高功率光源的技术目的,同时将黄光透镜的聚焦作用与荧光轮相结合,提高了光密度。
[0017]2、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在蓝光激发模组和黄光激发模组中均设置一大一小两透镜的方式,使得光束的聚集后形成的光斑更加的均匀,提高了光斑质量。
[0018]3、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蓝光镜筒能相对于第二支架产
生轴向位移的方式,调节蓝光小镜筒相对于二向色镜镜架安装座侧面的位置,从而实现蓝光光斑和黄光光斑重合度的调节;采用黄光镜筒能相对于第二支架产生轴向位移的方式,可以实现第三小透镜与荧光轮的荧光面之间的距离调节。
[0019]4、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在荧光轮安装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为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启闭提供温度参数的温控部的方式,通过预先启动加热装置对荧光轮安装板进行加热,热量传导至荧光轮中,实现对荧光轮的加热,可以解决荧光轮在低温下可能无法启动的问题。
[0020]5、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将激光发射单元和白光合光单元并排设置在光源壳体的底板上的方式,使得结构体积减小,避免了结构体积过大导致安装、使用不便等问题。
[0021]6、本技术提供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中,采用在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单元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的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所述激光散射单元、白光合光单元和白光出光单元组成激光光路模组,所述激光光路模组内设有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光路镜片组件,所述激光发射单元为功率叠加的激光器,所述白光合光单元包括二向色镜、蓝光激发模组和黄光激发模组,所述激光散射单元和所述黄光激发模组位于所述二向色镜的相同一侧,所述白光出光单元和所述蓝光激发模组位于所二向色镜的相同另一侧;所述蓝光激发模组包括沿激光光束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蓝光透镜和蓝光陶瓷片,所述黄光激发模组包括沿激光光束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黄光透镜和荧光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镜片组件包括第一大透镜、第一小透镜、反射镜、散射片、第三小透镜、第三大透镜、二向色镜、第二小透镜以及第二大透镜,所述蓝光透镜和蓝光陶瓷片安装在蓝光镜筒内,所述蓝光镜筒一侧设有蓝光热沉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透镜包括第二大透镜和第二小透镜,所述蓝光激发模组还包括蓝光镜筒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在所述蓝光镜筒上的所述第二大透镜和所述第二小透镜,所述蓝光陶瓷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小透镜的后方;所述黄光透镜包括第三大透镜和第三小透镜,所述黄光激发模组包括黄光镜筒以及沿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依次布置在所述黄光镜筒上的所述第三大透镜和所述第三小透镜,所述荧光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小透镜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合光单元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二向色镜、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的第二支架,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均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蓝光镜筒和所述黄光镜筒均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蓝光陶瓷片设置在蓝光热沉罩内,所述蓝光热沉罩与所述蓝光镜筒螺纹连接,且所述蓝光热沉罩能带动所述蓝光陶瓷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小透镜产生轴向位移;所述第二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小透镜的下方开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纳产生黄光的所述荧光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光激发模组还包括荧光轮安装组件,所述荧光轮安装组件包括荧光轮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荧光轮支撑板上的荧光轮安装板,且所述荧光轮相对于所述荧光轮安装板转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泉珂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芯成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