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36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属于竹制品技术领域,该小径级竹吸管包括至少两个竹片,所述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公榫或母榫,相邻两个竹片通过公榫和母榫胶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小径级竹吸管,沿竹纤维生长方向开设公榫和母榫,即公榫和母榫的轴线与竹纤维生长方向一致,且公榫和母榫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胶接后有效避免了因应力导致的开裂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径级竹吸管


[0001]本技术属于竹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小径级竹吸管。

技术介绍

[0002]竹子作为一种生长快、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正伴随着“以竹代塑”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其中竹吸管作为一种“竹代塑”的产品前景广阔,目前市场常见的竹吸管多为利用竹圆棒钻孔制成,钻孔加工不但费时费力,且当所加工竹吸管的直径越大时,竹材料浪费就越多。公告号为CN21052070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竹制一次性吸管,该吸管利用公差接合方式实现上吸管和下吸管拼接,形成吸管结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这种结构若想实现稳定的无胶拼接,需要固定块的尺寸等于或大于固定槽,但由于竹子本身的纵向纤维结构,顺纹方向的抗剪强度低于垂直方向,当接合处纤维方向受剪切力超过竹材的剪切强度时,这种连接方式,极可能沿纤维方向出现开裂问题,导致吸管功能丧失,不易于工业化批量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片组合而成的小径级竹吸管,解决目前竹材用于加工竹吸管时利用率不高以及接合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包括至少两个竹片,所述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公榫或母榫,相邻两个竹片通过公榫和母榫胶接。
[0005]其中,所述竹片的厚度为0.5~2mm。
[0006]其中,所述公榫的宽度为竹吸管的壁厚的0.25~0.75倍。
[0007]其中,所述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或四边形。
[0008]其中,当所述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时,圆弧对应的角为45~200
°

[0009]其中,当竹片的数量为奇数时,一个所述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的一端面设有公榫另一端面设有母榫。
[0010]其中,当竹片的数量为偶数时,一个所述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公榫或均设有母榫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提供的小径级竹吸管,沿竹纤维生长方向开设公榫和母榫,即公榫和母榫的轴线与竹纤维生长方向一致,且公榫和母榫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胶接后有效避免了因应力导致的开裂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小径级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小径级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小径级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小径级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所示为图4的A处的放大图;
[0017]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小径级竹吸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小径级竹吸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竹片;2、公榫;3、母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竹片上沿竹纤维生长方向开设公榫和母榫,采用公母榫胶接的方式制成结构稳定不易开裂的小径级竹吸管。
[0022]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包括至少两个竹片,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公榫或母榫,相邻两个竹片通过公榫和母榫胶接。公榫和母榫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公榫或母榫处涂胶,将一竹片的公榫(母榫)与另一竹片的母榫(公榫)拼接,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后经进一步打磨,得到小径级竹吸管成品。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提供的小径级竹吸管,沿竹纤维生长方向开设公榫和母榫,即公榫和母榫的轴线与竹纤维生长方向一致,且公榫和母榫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胶接后有效避免了因应力导致的开裂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公榫和母榫的开设可直接采用在大片的竹片上压合产生,具体制备方法参考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2210021981.2的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有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适宜产业化生产;胶接采用食品级粘合剂,如淀粉类食品级粘合剂,目前食品级粘合剂食用安全,无需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0025]进一步地,竹片的厚度为0.5~2mm。
[0026]从上述描述可知,竹片的厚度决定竹吸管的管壁厚度,竹片的厚度不易过薄,由于胶接后还需要进行打磨,过薄易造成后期加工的破损;也不宜过厚,过厚的竹片制成的吸管使用不便,且加压过程中易开裂。
[0027]请参照图5所示,进一步地,公榫的宽度为竹吸管的壁厚的0.25~0.75倍。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公榫的宽度为壁厚的0.25~0.75倍较为适宜,该厚度范围内能够保证拼接后的稳定性,同时能减少胶接时胶水的使用。
[0029]请参照图6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或四边形。
[0030]当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四边形时,公榫最窄处的宽度至少为竹吸管的壁厚的0.5倍。由于采用胶接过小的公母榫不易于实现稳定连接。
[0031]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当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时,圆弧对应的角为45~200
°

[0032]从上述描述可知,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或四边形均能实现稳定的胶接,优选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这种结构的公榫更易实现均匀涂胶不易在转角处积胶。
[0033]进一步地,吸管的中空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优选地为圆形或椭圆形。
[0034]进一步地,当竹片的数量为奇数时,同一个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的一端面设有公榫另一端面设有母榫。当竹片的数量为偶数时,同一个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公榫或均设有母榫。
[0035]从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吸管的尺寸,模具的尺寸,竹片的尺寸可选择不同数量的竹片进行拼接。
[0036]本技术的小径级竹吸管外径小于或等于8mm。
[0037]本技术的小径级竹吸管为餐具使用,可替代纸吸管或塑料吸管使用。
[0038]实施例1:
[0039]参照图1所示,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包括两个竹片,一个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公榫,另一个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母榫,相邻两个竹片通过公榫和母榫胶接;
[0040]竹片的厚度为2mm;
[0041]公榫的宽度为竹吸管的壁厚的0.5倍;
[0042]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
[0043]当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时,圆弧对应的角为87
°

[0044]竹吸管的中空处的横截面为圆形。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径级竹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竹片,所述竹片垂直于竹纤维生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公榫或母榫,相邻两个竹片通过公榫和母榫胶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级竹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片的厚度为0.5~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级竹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的宽度为竹吸管的壁厚的0.25~0.7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级竹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榫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或四边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财姜应军王波林远春
申请(专利权)人: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