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3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刃部,所述柄部、刃部相互连接,所述刃部包括端刃、刃带、排屑槽,所述刃带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之间设有排屑槽,端刃包括端齿、容屑槽、后刀面,所述端齿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均连接有一刃带,端齿的一侧设有容屑槽,另一侧设有后刀面,相邻的容屑槽、后刀面连接,相邻的端齿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并通过排屑槽的槽深从靠近端刃的位置至靠近柄部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抗震。抗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加工制造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

技术介绍

[0002]整体硬质合金铣刀是指用硬质合金为材料制成的铣刀。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物(WC、TiC)微米级粉末为主要成分,以钴(Co)或镍(Ni)、钼(Mo)为粘结剂,在真空炉或氢气还原炉中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整体硬质合金铣刀一般主要用于数控加工中心,cnc雕刻机。
[0003]传统的铣刀在加工过程中,铣刀在旋转一周时间内,因端齿4存在相等延迟时间,所以在作业中会存在再生颤振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铣刀在加工过程中,铣刀在旋转一周时间内,因端齿4存在相等延迟时间,所以在作业中会存在再生颤振的可能的问题,本技术为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并通过排屑槽8的槽深从靠近端刃3的位置至靠近柄部1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
[0005]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0006]进一步的,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70
°‑
100
°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容屑槽5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且与排屑槽8连通,所述后刀面6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通过容屑槽5对孔屑进行一个暂存,通过后刀面6防干涉。
[0008]进一步的,后刀面6为倾斜设置,后刀面6与端齿4连接侧的高度大于后刀面6远离端齿4侧的高度,容屑槽5为倾斜设置,容屑槽5与后刀面6连接侧的高度大于容屑槽5与端齿4连接侧的高度。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排屑槽8的槽深从靠近端刃3的位置至靠近柄部1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
[0010]进一步的,排屑槽8成线性变换,BT的范围为0.8

5,BT为在100mm的长度来说逐渐减小的芯厚。
[0011]进一步的,刃带7与水平夹角为20
°‑
45
°

[0012]进一步的,每个刃带7的螺旋角、刃带7宽均不同,减少震刀。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为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并通过排屑槽8的槽深从靠近端刃3的位置至靠近柄部1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不等螺旋角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不等螺旋角铣刀的左视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0018][001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不等螺旋角铣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不等螺旋角铣刀的左视图。
[0021]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0022]进一步的,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70
°‑
100
°

[0023]进一步的,所述容屑槽5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且与排屑槽8连通,所述后刀
面6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通过容屑槽5对孔屑进行一个暂存,通过后刀面6防干涉。
[0024]进一步的,后刀面6为倾斜设置,后刀面6与端齿4连接侧的高度大于后刀面6远离端齿4侧的高度,容屑槽5为倾斜设置,容屑槽5与后刀面6连接侧的高度大于容屑槽5与端齿4连接侧的高度。
[002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排屑槽8的槽深从靠近端刃3的位置至靠近柄部1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
[0026]进一步的,排屑槽8成线性变换,BT的范围为0.8

5,BT为在100mm的长度来说逐渐减小的芯厚。
[0027]进一步的,刃带7与水平夹角为20
°‑
45
°

[0028]进一步的,每个刃带7的螺旋角、刃带7宽均不同,减少震刀。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为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并通过排屑槽8的槽深从靠近端刃3的位置至靠近柄部1的位置逐渐增大,利于排屑、抗震。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螺旋角铣刀,包括铣刀体,所述铣刀体包括柄部(1)、刃部(2),所述柄部(1)、刃部(2)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2)包括端刃(3)、刃带(7)、排屑槽(8),所述刃带(7)沿圆周平均分布并螺旋式延伸,相邻的刃带(7)之间设有排屑槽(8),端刃(3)包括端齿(4)、容屑槽(5)、后刀面(6),所述端齿(4)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每个端齿(4)均连接有一刃带(7),端齿(4)的一侧设有容屑槽(5),另一侧设有后刀面(6),相邻的容屑槽(5)、后刀面(6)连接,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不同,端齿(4)存在不相等延迟时间,从而达到减震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螺旋角铣刀,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端齿(4)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70
°‑
10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螺旋角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屑槽(5)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且与排屑槽(8)连通,所述后刀面(6)沿铣刀体的轴中心平均分布,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单延松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比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